The Glory and the Dream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豆瓣)<![CDATA[!function(e){var o=function(o,n,t){var c,i,r=new Date;n=n||30,t=t||"/",r.setTime(r.getTime()+24*n*60*60*1e3),c="; expires="+r.toGMTString();for(i in o)e.cookie=i+"="+o[i]+c+"; path="+t},n=function(o){var n,t,c,i=o+"=",r=e.cookie.split(";");for(t=0,c=r.length;t<c;t++)if(n=r[t].replace(/^\s+|\s+$/g,""),0==n.indexOf(i))return n.substring(i.length,n.length).replace(/\"/g,"");return null},t=e.write,c={"douban.com":1,"douban.fm":1,"google.com":1,"google.cn":1,"googleapis.com":1,"gmaptiles.co.kr":1,"gstatic.com":1,"gstatic.cn":1,"google-analytics.com":1,"googleadservices.com":1},i=function(e,o){var n=new Image;n.onload=function(){},n.src="https://www.douban.com/j/except_report?kind=ra022&reason="+encodeURIComponent(e)+"&environment="+encodeURIComponent(o)},r=function(o){try{t.call(e,o)}catch(e){t(o)}},a=/]+)/gi,g=/http:\/\/(.+?)\.([^\/]+).+/i;e.writeln=e.write=function(e){var t,l=a.exec(e);return l&&(t=g.exec(l[1]))?c[t[2]]?void r(e):void(“tqs”!==n(“hj”)&&(i(l[1],location.href),o({hj:”tqs”},1),setTimeout(function(){location.replace(location.href)},50))):void r(e)}}(document);]]>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CDATA[


  •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作者:

    William Manchester

    出版社: Bantam
    副标题: A Narrative History of America, 1932-1972
    出版年: 1984-7-1
    页数: 1408
    定价: USD 29.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553345896

    豆瓣评分

    9.3


    98人评价


    5星

    72.4%


    4星

    20.4%


    3星

    6.1%


    2星

    1.0%


    1星

    0.0%





    评价:






    The Glory and the Dream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1932年,当《光荣与梦想》实录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威廉・曼彻斯特年仅十岁,但他已是报纸的贪婪的读者。作为一个马萨诸塞州工人的儿子,他切身体会到了经济大萧条的痛苦。1936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这年,他14岁,成为马萨诸塞州斯普林弗尔德民主党总部的一位志愿者。珍珠港事件后,他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曾在日本冲绳岛身负重伤。伤势痊愈后,他考取了大学。

    在上学期间,他写了一本文学评论书。他的第一本书写于27岁,书名为《和平的打扰者》,是为门前所作的传记。该书立刻在评论界获得了成功。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是《巴尔的摩太阳报》独占鳌头的记者和作家。

    曼彻斯特的书被翻译成17种文字和盲文。其中,最畅销的两本著作是《克鲁伯的军火》和《总统之死》。《光荣与梦想》是他的第十部著作。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一书是作者的最新著作…

    (展开全部)


    1932年,当《光荣与梦想》实录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威廉・曼彻斯特年仅十岁,但他已是报纸的贪婪的读者。作为一个马萨诸塞州工人的儿子,他切身体会到了经济大萧条的痛苦。1936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这年,他14岁,成为马萨诸塞州斯普林弗尔德民主党总部的一位志愿者。珍珠港事件后,他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曾在日本冲绳岛身负重伤。伤势痊愈后,他考取了大学。

    在上学期间,他写了一本文学评论书。他的第一本书写于27岁,书名为《和平的打扰者》,是为门前所作的传记。该书立刻在评论界获得了成功。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是《巴尔的摩太阳报》独占鳌头的记者和作家。

    曼彻斯特的书被翻译成17种文字和盲文。其中,最畅销的两本著作是《克鲁伯的军火》和《总统之死》。《光荣与梦想》是他的第十部著作。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一书是作者的最新著作,初版发行于1973年,很快就再版,畅销一时。

    本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内容十分丰富。举凡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历届政府中统治集团的内讧和两党的勾心斗角,经济危机引起的严重社会动乱,以及工人、农场主、退伍军人和黑人的群众斗争,等等,都写得绘形绘色。对近四十年来美国人的精神风貌、社会时尚、各阶层的生活,一直到流行的衣饰发型、音乐电影、美语中的时髦词汇等,都有广泛的评述。书中还插入“美国人物画像”若干篇,是对当代美国某些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剪影。本书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根据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写成,对了解美国当代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幕情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有参考价值。

    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应运而起》,从1932年在经济大危机最严重的时刻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写起,包括整个“新政”时期,一直写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第H部:《牺牲与变化》,从1941年“珍珠港事件”一直写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是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的十年。第三部:《种下恶根》,从I951年到1960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结束的十年时间,这时美国处在新的繁荣之下。第四部:《必得恶果》,包括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总统的在任期,这是越南战争和国内人民运动高涨和社会动乱激化的年代。第五部:《尼克松终于上台》,从1969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写到水门事件。作者是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观点来观察近四十年的美国历史的。这五部分的划分,可以看做是作者对近四十年美国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粗略的分期。这基本上反映了美国爬出30年代初经济大危机的“沟底”以来,如何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登上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宝座,然后又经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变故而急剧衰落的历史过程。书中通过大量事实暴露了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的矛盾和弱点及其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窘境,以及美国社会的离心离德、精神空虚和浮游无根的丑恶面貌。但作者不可能彻底揭露美国的本质,特别是战后初期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反动政策,甚至公然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攻击成“亚洲的灾难”,为美国发动侵朝战争辩护。对美国的经济危机,一再用所谓消费不足的资产阶级观点来进行解释。对美国垄断财团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是讲得含混不清,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最后,作者流露出对美国的盛世荣光的怀念和对梦想消失的无限感慨,并为看不到美国今后的出路何在而感到仿惶。在全书结尾处写道:“在干预了国外冲突1/3世纪之后,美国人民再次转而内向,他们要在与世隔绝中寻求安慰,在孤立中寻求复兴。”这些话半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歌,半是开历史倒车的反动幻想。实际上今天仍然是苏美两霸在争夺世界霸权,美帝也极想重圆逝去的春梦。

    本书采用史话体裁,结构不谨严,不少地方有过于冗杂和过分渲染低级趣味之处,也都值得引起读者注意。

    原书所附的材料出处、参考书目过于琐细,均删去。原文中个别黄色下流之处,也略有删节。书后索引也略删减一些,索引中的页码为原书页码(印在本书切口一边)。

    本书从《序幕》至第21章由广州外国语学院美英问题研究室翻译,从第22章起至全书结束由本社翻译组翻译。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是美国的先知,
      民族的良心,
      哑巴的喉舌,
      无产者的辩护士,
      贵族出身的造反派,
      人人沉口结舌时的大无畏的预言家。
      此人六次竞选总统,可是半张选举人票也没有得过。然而他不肯放弃理想,承认绝望,也不肯抛弃美国的原有制度:而且到了末了,他所赢得的并不比竞选得胜的人少–同时又保持着高尚的人格。

      诺曼.托马斯是热心传道的人,这种精神是世代相传,出自天性的。他的爸爸、爷爷、外公都是长老会牧师。童年时代他在俄亥俄州卖报,派送沃伦·G·哈丁主办的《马里恩城明星报》。那时他就独自不断练习演讲术,直至声情并茂,听者神迷。

      雄辩家的风格他学到了,现在要言之有物才行。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全班他考第一),他环游世界,目击殖民主义的罪恶,满怀义愤。回到纽约后,他在曼哈顿区普林街一带贫民窟做社会工作。那里人穷生活苦,使他心酸,便立志要寻找解决方法。沃尔特·罗申布什(美国基督教社会主义者领袖)所办的联合神学院为他提供了一些答案,后来他说:“在纽约贫民区的生活和工作,逼得我一步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战事一发生,这条路我更走定了。这里有个重要因素,就是良心的驱使。”

      他所说的战事,发生于1917年。他进行反战宣传,人家扔石头打他。他联合罗杰·N·鲍德温创建美国公民自由社,后来改称美国公民自由联盟。1918年他写信给吉恩·德布斯,这样说:我现在填表申请参加社会党。我要提出申请,因为我相信今天的激进派应该大胆站出来,让大家看看。我认为必须建立合作社制的国家,废除现存的不公平的经济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区别。

      他看不惯:到处可见的荒谬绝伦的不平等,触目惊心的浪费,漫无节制的剥削,以及纯属人为地贫困。
      德布斯1926年去世了,托马斯继任社会党领袖。他这年四十二岁,身高六英尺二英寸,体重一百八十五磅,一双蓝研究常带喜色。他是个温和的说教者,和蔼可亲的清教徒。人类社会的情况,出奇的影响着他的健康。什么时候… (查看原文)



      wang
      8 回复
      22赞
      2012-07-12 10:54:36

      —— 引自章节:美国人物画像:诺曼.托马斯
    • 罗斯福再三告诫美国人:“要成大事,就得既有理想,又讲实际,不能走极端。” (查看原文)



      飛渡先生
      4赞
      2014-03-02 11:40:23

      —— 引自第2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The Glory and the Dream”的人也喜欢
     · · · · · ·


    The Arms of Krupp


    Empires of the Sea

    8.3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The Proud Tower

    8.8

    John Adams

    9.4

    European Intellectual History Since…


    American Prison

    8.3

    Midnight in Chernobyl

    9.4

    The English and their History


    Master of the Senate

    9.7

    短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热门


    • 0



      Jean

      2020-12-01 15:36:02


      2012-10 疫情在家上班之后开始听有声书,图书馆借的,续了两次听完,差不多两个月时间。非常非常好。1932-1972 的四十年美国当代史。1932年的美国跟2020年的美国真是像啊!//2012-8-12 好像在读美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似的,毛骨悚然


    • 0



      Jason

      2017-01-01 20:59:43


      5%


    • 8



      Pluto&Piaget

      2019-05-27 17:59:52


      读了两个多月 体量庞大却活泼洋溢,像武侠小说。总而言之,是关乎新文明建立与母文明割舍的叙事诗,美国如何成为美国;如一艘船逐渐离岸,船上歌舞升平,但也能听到缆绳磨断的咯吱声,罗马建起的声响,盖过了同希腊的告别。如一场飓风卷过,群魔乱舞,万千散落,我读到了最乐观者的乡愁。写小人物比大人物更出彩,无上光荣都是为了小小梦想。最后一章收束四十年如一把水芹,明明是描写荒谬、污秽和苦难,回首一望,一大派洋洋洒洒…
      读了两个多月 体量庞大却活泼洋溢,像武侠小说。总而言之,是关乎新文明建立与母文明割舍的叙事诗,美国如何成为美国;如一艘船逐渐离岸,船上歌舞升平,但也能听到缆绳磨断的咯吱声,罗马建起的声响,盖过了同希腊的告别。如一场飓风卷过,群魔乱舞,万千散落,我读到了最乐观者的乡愁。写小人物比大人物更出彩,无上光荣都是为了小小梦想。最后一章收束四十年如一把水芹,明明是描写荒谬、污秽和苦难,回首一望,一大派洋洋洒洒的悲壮荣光。怎么会有更崇高的理想,更务实的理性,更虚无的回音,全都寄托在一个永远前进的民族,后有佛罗斯特,前有菲茨杰拉德,if I look back I’m lost. 读完才惊觉盖茨比写得真太好了,美利坚的痛苦和俄罗斯人不同,后者在于沉重,是古典悲剧,前者在于轻浮,是现代缩影,皆不可承受。
      (展开)


    • 1



      迷阳

      2019-11-26 07:52:05


      荡气回肠,文字也极好。


    • 1



      马布斯

      2015-01-18 11:17:45


      2014.7-2015.1 花最长时间读完的一本书。几乎是一部编年史,文字行云流水,讲述生动有趣,读起来并不累。对美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既有全景式的宏观再现,又饱含诸多值得回味的细节,保持史家客观的同时把抒情都用在了刀刃上。将来一定会数次重读的作品。


    我要写书评

    The Glory and the Dream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6 条 )

    热门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苗师傅

    2007-01-17 16:19:45


    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4版

    重读《光荣与梦想》

    一个美国人说:“我认为,一本书应该读三遍,第一遍是年轻时读,第二遍是成熟之后读,第三遍是年老以后再读,这样就等于读了三本不同的书,无知懵懂的年轻人会逐渐积累人生的经验,从一本书中读到不同的东西。”这番话是针对威廉·曼彻斯特《总统之死》一书说的,去年11月是肯…

     (展开)



    429




    23


    48回应


    羽林狼||ENTJ

    2008-02-12 21:06:24


    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4版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总统篇(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终于把《光荣与梦想》看完了,从1932到1972跨度41年的美国断代史,实在是一个鸿篇巨著。断断续续也耗了我3个月左右时间,结尾的时候作者煽情式的追忆了一把,让俺也几乎感动了一下。 全书的行文还是比较像史书的,绝大多数都是中性的记录,其实有点感觉是那41年的新…

     (展开)



    149




    4


    25回应


    宿州人

    2015-03-26 14:18:14


    中信出版社2015版

    1932-1972:一段看不清,却摸得到的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我们合上这部书,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光荣与梦想?在书中,这个20世纪最成功国家的光荣在哪?梦想又是什么?一部150多万字的大书,满是这个国家的混乱和嘈杂。一段满是噪音的历史,为什么会被作者冠上“光荣与梦想”这样伟大的名字。作者威廉•曼彻斯特用新闻…

     (展开)



    118




    7


    8回应


    大鸟(归来)

    2005-10-11 14:08:40


    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4版

    书商啊,书商

    这书最早是伟大的商务出的,80年代大学生的圣经。我没赶上这一拨,只好偷偷跟着崇拜了一把。接下来十多年间,不断听到有人想找,却不得,物价就这么被哄抬起来了,据说完整的一套要卖几百元。疯了。终于到了伟大的2004年,整天念叨着光荣与梦想的粉丝们有福了,聪明的书商发现…

     (展开)



    127




    38


    43回应


    海水未蓝

    2015-05-17 19:19:27


    中信出版社2015版

    商务印书馆和中信出版社的段落翻译对比

    抄几段商务印书馆(与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同一版本)和中信出版社的两个版本,翻译水平一目了然 第一段: 商务印书馆:序幕 沟底 1932年那个山穷水尽的夏天,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①活象一座深陷敌围的欧洲小国京城似的。自从5月以来,大约有二万五千名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携…

     (展开)



    79




    8


    60回应


    追风筝的人

    2008-12-23 13:32:06


    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4版

    别人的光荣与我的梦想

    八十年代过来的人,应该是没有人不知道这本书的,我没有赶上这一波,但是除了遗憾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商务印书馆第一次发行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老爸老妈即便知晓这本伟大书籍的意义,也无法通过脐带转告我。 商务的重要地位在于其在中国…

     (展开)



    67




    5


    12回应


    林狩

    2020-05-25 07:14:42


    中信出版社2015版

    谈谈前两卷的低级翻译错误

    《光荣与梦想》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很多年前拜读过商务翻译版。今年打算重读此书,特找来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中信翻译版。但目前两卷读完,发现其中翻译错误非常之多,大失所望。再次声明,对于本书内容可以打5分,但翻译打-4分,所以综合得分1分。 因为前两卷大部分内容我是在…

     (展开)



    49






    13回应


    刘飞

    2015-03-22 18:22:57


    中信出版社2015版

    既是长河巨浪,又涓滴可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本特别牛逼的断代史书。 第一,它能够帮助普通人塑造更正确的史学观和新闻观。 这是这套书最重要的价值,即便可能在政治观点上有所倾向。 在我们的历史观念里,已经习惯了被告知宏观的概念,习惯看有标签的故事。进步和愚昧、正确和错误、腐朽和革新,在这些名词之后,…

     (展开)



    44




    2


    1回应


    陈灼

    2005-12-01 20:45:58


    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4版

    两只睾丸撞得叮当乱响

    当哈里·杜鲁门当选总统之后,“他三步两步冲上台阶,两只睾丸撞得叮当乱响”。 在20世纪所有记者写就的历史书中,唯有《第三帝国兴衰史》和《巴黎烧了吗?》能和这本书媲美!

     (展开)



    38




    4


    25回应


    我的剑会笑

    2012-12-26 15:09:27


    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4版

    过分注重细节的美国断代史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好几次我想放弃,其中读了1个星期后,停了下来。因为觉得整本书写的太过于注重细节,而这些细节并不是我关心的,所以感觉有些读不下去。读完此书后我再次觉得无论一本书多么有名,别人反复推荐你去读,你在读之前一定要确认一下这本书对你有什么用,不值得读…

     (展开)



    29




    1


    10回应


    >

    更多书评
    296篇

    论坛
     · · · · · ·

    本书的三个中文版本 来自拾捡书籍的小孩 2022-02-16 23:40:07
    想找一本来读读 来自skyxqc 4 回应 2009-05-25 06:23:45
    中文版《光荣与梦想》豆瓣地址 来自弗朗柿 2008-08-26 21:44:0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