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CDATA[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Girl in a Band
作者:
Kim Gordon
出版社: Dey Street Books
副标题: A Memoir
出版年: 2015-2-24
页数: 288
定价: USD 27.99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062295897
豆瓣评分
8.9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金·戈登,生于1953年,美国实验后朋克乐队“音速青年”创始成员兼主唱和贝斯手,被视作女权主义力量的灯塔,有“后朋克女神”之称。
出现于纽约的“音速青年”,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乐队之一,他们的传奇持续影响着独立摇滚和美国流行文化。戈登多年来在舞台上以神秘而疏离的气质著称,毫无女孩气,也不倒向男人气,与这支男性主导的纽约噪音乐队共同奋斗三十余年,更将自己的活动扩展至时尚、表演和艺术等领域,成为女性力量存在的鲜活证明。
2011年“音速青年”解散后,戈登组建了乐队“身体/头脑”(Body/Head)。2014年,出版艺术评论文集《这是我的身体吗?》(Is It My Body?),并在洛杉矶高古轩画廊(Gagosian Gallery)、纽约白色廊柱画廊(White Columns)、纽约303画廊(303 Gallery)举行个人艺术展。
戈登目前…
作者:金·戈登,生于1953年,美国实验后朋克乐队“音速青年”创始成员兼主唱和贝斯手,被视作女权主义力量的灯塔,有“后朋克女神”之称。
出现于纽约的“音速青年”,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乐队之一,他们的传奇持续影响着独立摇滚和美国流行文化。戈登多年来在舞台上以神秘而疏离的气质著称,毫无女孩气,也不倒向男人气,与这支男性主导的纽约噪音乐队共同奋斗三十余年,更将自己的活动扩展至时尚、表演和艺术等领域,成为女性力量存在的鲜活证明。
2011年“音速青年”解散后,戈登组建了乐队“身体/头脑”(Body/Head)。2014年,出版艺术评论文集《这是我的身体吗?》(Is It My Body?),并在洛杉矶高古轩画廊(Gagosian Gallery)、纽约白色廊柱画廊(White Columns)、纽约303画廊(303 Gallery)举行个人艺术展。
戈登目前生活在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纽约和洛杉矶。
译者:董楠,自由译者,翻译了诸多摇滚乐书籍和传记,包括:《此地无人生还》(No One Here Gets Out Alive,杰里·霍普金斯[Jerry Hopkins]、丹尼·萨格曼[Danny Sugerman]著),《滚吧,生活》(Life,基思•理查兹[Keith Richards]、詹姆斯•福克斯[James Fox]),《老美国志异》,(The Old, Weird America,格雷尔·马库斯[Greil Marcus]著),《披头士》(The Beatles,鲍勃·施皮茨[Bob Spitz]著),《穿越火焰》(Pass Thru Fire,卢•里德[Lou Reed]著),《聆听大门》(The Doors: A Lifetime of Listening to Five Mean Years,格雷尔·马库斯著),《大卫·鲍伊》(David Bowie: A Life in Pictures,克里斯·韦尔奇[Chris Welch]著)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那个把一切都放在心底,在音乐里释放全部的女孩。要不是这样,我可能会成为一个反社会的人。 (查看原文)

tiva
3赞
2021-07-04 22:09:25—— 引自第165页
-
和作家或者画家不一样,乐手一旦登上舞台便无法逃避他人,甚至无法逃避自己。
……。不久前,我正好学到“maskenfreiheit”这么一个词,意思是“面具所赋予的自由”。 (查看原文)

南野文
2赞
2019-05-26 20:04:08—— 引自第1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Girl in a Band”的人也喜欢
· · · · · ·
-
-
Autobiography
8.8
-
-
To the Wedding
8.9
-
-
Inherent Vice
8.3
-
-
Just Kids
9.1
-
-
How to be both
8.1
短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
2
有用
DT
2015-06-21 04:34:53
love her writings, so candid. 看完觉得live the life you believe in真的很重要,60多岁还是可以很酷炫.
-
0
有用
Heidegger
2016-04-16 12:39:35
库露怎么写~
-
1
有用
nomad
2015-02-27 14:27:49
tricky hilarious
-
8
有用
Stella
2015-03-22 18:12:41
谁没有个girl in band的梦想哎。
-
3
有用
sofia_lana
2015-11-09 13:01:00
“Someone once wrote that in between the lives we lead and the lives we fantasize about living is the place in our heads where most of us actually live.” “The best kind of music comes when you’re being…
我要写书评
Girl in a Band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朋克女王的前半生
她前半生的故事——准确地说,并不是她一个人的故事——是歌迷们所熟悉的,不妨这样来讲述: 从1981年创立伊始,“音速青年”(Sonic Youth)的经历看上去并不像一个典型的摇滚乐的故事。 没有你在每一本摇滚乐传记中都会看到的戏剧性情节、激烈的人格冲突、酒精、毒品与直逼灵…
(展开)
看到评论里有人说想看“那个女人”的照片 =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其实我为这件事写过一段话…… 如果你关注过我翻译的摇滚书,就会知道我特别喜欢写译注,不光是乐队、乐手、专辑、歌曲这种条目式的注释,背后的摇滚典故,文化指涉甚至是八卦也常常考证。Kim在书中始终用 “that woman” (注意不是福尔摩斯里的“the woman”)称呼那个介入她…
(展开)
随时击出一记本垒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本来都要睡了,关机前看到snapline单曲发了。 他们上次发歌是2012年,我大学毕业时候的事儿。 这篇文可能看起来和这本书的内容没什么关系。但有种感觉,我在红眼航班上读完它就一直延宕着,到一周后的今天听到粉笔线时隔6年的一首歌终于高潮了。 它们仿佛是相通的。 激动、充…
(展开)
所以我真的做到了第一评
总共看了三天,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看完了,算作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堪称不俗。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听说Sonic Youth。我那时候大一,我和毛毛以及重协主席一起过马路从东区走到光滑楼,那也是我刚认识主席。话题不知道怎么扯到摇滚乐上,他提了几个名字,我现在唯一能记得的就…
(展开)
因为真实自有其万钧之力
所有传记,日期和姓名,那种不加掩饰,都构成了偷窥的快感。想象突然出现的一扇通向过去的小窗,供你窥视,这件事怎么可能没有魅力呢? 我喜欢Sonic Youth,我觉得他们与众不同,理所当然的,我想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我以为这会是摇滚明星的故事。 所以Kim Gordon在书里谈到用…
(展开)
乐手交流指南
只有排练室里气急败坏的 才是真心话 排练后的夸奖不过恭维或者安慰 床上的话就更不用想 为了你们的音乐和艺术 永远不要和队友上床 —————————————真书评的分割线————————————– “刚开始登台演出时,我的自我意识还比较强烈…
(展开)
“我喜欢置身一个软弱的位置,然后让它强大起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金的乐队生涯跟婚姻在2011年一并走到尽头,或许间接催生了这本自传。自传以音速青年的最后一场巡演开头,满含金对背叛强烈的嫌恶和愤怒。 金来自一个中产阶级学术家庭,社会学教授的女儿,5岁就立志当艺术家。其个性扭捏之处归咎于原生家庭,而非视野受限。加州游荡的艺术圈怪…
(展开)
KoolThing
Kim Gordon写得不是很“专业”,但所有人都应该这样写自传或传记。这本书写得就是:人是怎样回忆生命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的。虽然我坚信有很多事她故意没有写(可能因为回忆起来太难受了,所以都用隐晦的词写成歌了),但是写出来的事都特别真诚。在享受艺术时,更在躲进…
(展开)
随便写写
今天晚上读完了kim gordon的自传,讲述了音速青年的成长变化、摇滚圈子的气氛,还有kim和Thurston的恋爱分开的一些事。 这绝对是值得再看几遍的书。给我带来好多方面的enlightenment。kim所处的世界是和我完全不一样的,而我们唯一的连结就是摇滚乐了,读到她关于kurt,pixies…
(展开)
girls, girls, labels, labels
totally not a fan of Sonic Youth first of all. i laid my eyes on this book for solely instrumental reason: i wanted to find out if her experience could somehow enlighten my own personal way of this half figuring out the mess, half self achieving process a l…
(展开)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 送 | 来自oOoOo | 3 回应 | 2016-03-14 22:20:5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8.2分 1453人读过
-
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关于摇滚乐的书
(双向扭曲) - 购书单-音乐
(EDisonZa YC) - Emma Roberts’ Reading List
(微 曇) - Booklist 2015
(九间) - 书单 | Non-Fiction 9.0+
(Sheryl)
谁读这本书?
· · · · · ·
![]()
outtathewooz
9月14日 想读
![]()
閑
8月21日 想读
![]()
黄喉好吃吗
7月25日 想读
![]()
angryboo
7月13日 想读
> 27人在读
> 113人读过
> 550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 · · · · ·
订阅关于Girl in a Band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原文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