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CDATA[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犹记风吹水上鳞
作者:
余英時
出版社: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副标题: 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
出版年: 1991-10
页数: 266
定价: NTD三元五角六分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1418292
豆瓣评分
9.2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犹记风吹水上鳞的创作者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余英时,1930年生。美国哈佛学史学博士。历任哈佛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2001年,自普林斯顿大学校聘讲座教授荣退。
目录
· · · · · ·
自序
犹记风吹水上鱗
一生為故國招魂
錢穆與新儒家
《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繫年》互校记(附《跋語》)
《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啟示
· · · · · ·
(更多)
自序
犹记风吹水上鱗
一生為故國招魂
錢穆與新儒家
《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繫年》互校记(附《跋語》)
《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啟示
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
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
《錢穆先生八十歲紀念論文集》弁言
壽錢賓四師九十
附錄:錢賓四先生論學書簡
錢賓四先生論學書簡原文
· · · · · · (收起)
喜欢读”犹记风吹水上鳞”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
8.8
-
-
洪宪纪事诗三种
8.6
-
-
吴宓的精神世界
8.7
-
-
未盡的才情
8.6
-
-
李鸿章年谱长编
7.2
-
-
明清史研究叢稿
9.0
-
-
朱熹的歷史世界(上篇)
8.9
短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
0
有用
上巳
2015-10-25 20:20:43
亲切感人。余老的文笔在史学家中谁人可比。
-
0
有用
Nicola Ivanez
2011-03-24 11:24:22
抄袭案动机有意思。
-
0
有用
跳着唱x1
2012-01-27 15:00:04
各种强力吐槽。
-
0
有用
徐旷来
2014-11-02 17:02:51
浅谈
-
0
有用
一灯续日月
2016-02-04 19:16:37
很好。钱先生的信很有味道。
我要写书评
犹记风吹水上鳞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钱穆,繁华中落寞的老者
【读品】有容乃大/文 钱穆在我印象中一直是繁华的,几乎繁华到了得意忘形的地步:他不过中学毕业,却自修成为国学大师,从容执教北大;他的著作几乎部部为经典,不唯畅销而且常销;甚至于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对他的勃然大骂…
(展开)

余英时记钱穆:犹记风吹水上鳞
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 文/余英时 海滨回首隔前尘,犹记风吹水上鳞。 避地难求三户楚,占天曾说十年秦。 河间格义心如故,伏壁藏经世已新。 愧负当时传法意,唯余短发报长春。 八月三十一日深夜一时,入睡以后突得台北长途电话,惊悉钱宾四师逝世。悲痛之余,心潮汹涌…
(展开)

历史的体温
钱宾四先生之书,大概是每个学历史的都要看的。他又众体兼备,博专得擅,有高深研索,也有通俗讲义,初学之时,正好读之以养精神,以见高明,以知历史之体用。钱先生为文简蔚,泊泊如水,立论严峻,朗朗如山,无论赞同与否,都是绕他不开。我高中草草读过一些,有所感动,虽不…
(展开)

读书随记
《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台湾版由台北三民书局出版,家里有一本。余英时之于钱穆,仿佛辛德勇之于黄永年。《钱穆与新儒家》这一篇有些难读,日后定当再阅一遍。这篇大概是整本书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对给钱穆先生立门户的人予以回击。此书有助于理解…
(展开)

一生为故国招魂
在书中,余英时先生说:“钱先生无疑是带着很深的失望离开这个世界的,然而他并没有绝望。他一生为中国招魂虽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钱先生所追求的从来不是中国旧魂原封不动地还阳,而是旧魂引生新魂。他曾说过:‘古来大伟人,其身虽死,其骨虽朽,其魂气当已散失于天壤之间…
(展开)

学术与思想的两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及至今日,社会达尔文主义还在支配着我们可怜的头脑和学术,一百年前借用西方术语化约而成的激进主义仍然在不断变异中支配着我们,如果说中东回教世界走不出奥斯曼帝国解体产生的碎片化余渣,我们何尝又能走出清末民国的求新求进的蒙障? “今学者于道管中窥天,少有所见即自足…
(展开)

君子之德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次觉得frustrated的时候,都想读钱先生的书,钱先生大多数的著作,读或者重读,都是借助这些频繁的frustrated moment完成的。昨日本来想读《湖上闲思录》,又想起多年前在大学图书馆,在空调机嗡嗡嗡的声音下,坐在港台图书室地上读余英时先生的这本书,似乎都能闻到昔日的灰…
(展开)

中国现代思想“稳健派”的困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纪念钱穆先生的文集篇幅不长,但是看点不少。余英时先生记述与钱穆先生交情的文字情感真挚,旧学人间“君子之交”令人动容。郭沫若抄袭钱先生的学案引人好奇,但限于在下国学水平低鄙,难以评论。另外通过本书初次读到余先生写的旧体诗,“犹记风吹水上麟”一句即显功力。 …
(展开)

杨祖汉: 论余英时对新儒家的批评
余英时先生〈钱穆与新儒家〉一长文[1],以钱先生的亲近弟子的身份,对钱先生与熊十力、唐君毅、徐复观及牟宗三诸先生,即一般所谓当代新儒家的主流的关系,有所说明,并强调彼此有许多见解上的不同,以证钱穆并不愿居于新儒家之列。然后余先生发表其个人对熊先生一系的一些主张…
(展开)

深情的回忆
在火车上粗略翻过一遍,这套灰色封皮的书,对于当年的自己颇有启蒙之功。这本书真正写钱穆的也就三篇而已,写作时值钱先生刚去世几天,多褒扬发挥,其他多是关于现代中国学术不同侧面的述评。《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一文读来尤令人唏嘘不已,思想上的激进再激进,传…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余英时的身心,还沉浸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胜败怨… | 来自豆友191010060 | 2021-05-20 12:19:2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8.7分 489人读过
-
9.2分 34人读过
-
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 图书馆合作–>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余先生英時港臺版本著述
(Marcel·不廢弦歌) - 《巨流河》参考书目
(RMR) - 余英时著作
(一晌贪欢) - 港台书目列
(巽) - 中國文化把脈【1】
(南池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嘞馬德钱没勒
8月18日 读过
崂山居士
8月13日 读过
后来没有如果啊
6月18日 想读
电子猫咪
6月12日 想读
> 29人在读
> 150人读过
> 453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 · · · · ·
订阅关于犹记风吹水上鳞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自序
犹记风吹水上鱗
一生為故國招魂
錢穆與新儒家
《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繫年》互校记(附《跋語》)
《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啟示
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
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
《錢穆先生八十歲紀念論文集》弁言
壽錢賓四師九十
附錄:錢賓四先生論學書簡
錢賓四先生論學書簡原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