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玄学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正始玄学 (豆瓣)<![CDATA[!function(e){var o=function(o,n,t){var c,i,r=new Date;n=n||30,t=t||"/",r.setTime(r.getTime()+24*n*60*60*1e3),c="; expires="+r.toGMTString();for(i in o)e.cookie=i+"="+o[i]+c+"; path="+t},n=function(o){var n,t,c,i=o+"=",r=e.cookie.split(";");for(t=0,c=r.length;t<c;t++)if(n=r[t].replace(/^\s+|\s+$/g,""),0==n.indexOf(i))return n.substring(i.length,n.length).replace(/\"/g,"");return null},t=e.write,c={"douban.com":1,"douban.fm":1,"google.com":1,"google.cn":1,"googleapis.com":1,"gmaptiles.co.kr":1,"gstatic.com":1,"gstatic.cn":1,"google-analytics.com":1,"googleadservices.com":1},i=function(e,o){var n=new Image;n.onload=function(){},n.src="https://www.douban.com/j/except_report?kind=ra022&reason="+encodeURIComponent(e)+"&environment="+encodeURIComponent(o)},r=function(o){try{t.call(e,o)}catch(e){t(o)}},a=/]+)/gi,g=/http:\/\/(.+?)\.([^\/]+).+/i;e.writeln=e.write=function(e){var t,l=a.exec(e);return l&&(t=g.exec(l[1]))?c[t[2]]?void r(e):void(“tqs”!==n(“hj”)&&(i(l[1],location.href),o({hj:”tqs”},1),setTimeout(function(){location.replace(location.href)},50))):void r(e)}}(document);]]>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CDATA[


  •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正始玄学


    正始玄学


    作者:

    王葆玹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出版年: 1987-9
    页数: 432
    定价: 3.75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
    ISBN: 9787533300241

    豆瓣评分

    8.8


    94人评价


    5星

    58.5%


    4星

    34.0%


    3星

    6.4%


    2星

    1.1%


    1星

    0.0%





    评价:






    正始玄学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探赜索隐、畅玄论经——王葆玹先生简介

    王葆玹,男,1946年11月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自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现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指导中国学生及国外留学生。

    王葆玹先生自幼受其父亲的影响,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靠自学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他目前的研究范围侧重于春秋晚期至唐代的经学各派、道家和玄学及新近出土文献,涵盖哲学、历史学、文化学、文献学、文字学等学科。在研究方法上致力于考辨和义理的有机结合;在考辨文献资料和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分析,并与西方哲学加以比较;在阐微现幽的基础上,注重宏观把握。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正始玄学》(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西汉经学源流》(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玄学通论》…

    (展开全部)


    探赜索隐、畅玄论经——王葆玹先生简介

    王葆玹,男,1946年11月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自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现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指导中国学生及国外留学生。

    王葆玹先生自幼受其父亲的影响,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靠自学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他目前的研究范围侧重于春秋晚期至唐代的经学各派、道家和玄学及新近出土文献,涵盖哲学、历史学、文化学、文献学、文字学等学科。在研究方法上致力于考辨和义理的有机结合;在考辨文献资料和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分析,并与西方哲学加以比较;在阐微现幽的基础上,注重宏观把握。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正始玄学》(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西汉经学源流》(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玄学通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今古文经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合著,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王弼评传》(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已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中国学术从百家争鸣向独尊儒术时期的转变》(《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天人三策与西汉中叶的官方学术》(《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老子与稷下黄老之学》(《哲学研究》1990增刊)、《从马王堆帛书本看系辞与老子学派的关系》(《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帛书要与易之义的撰作年代及其与系辞的关系》(《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意义》,(《中国哲学》第22辑)等30余篇。

    王葆玹先生初以研究正始玄学而知名于学术界。他不仅详细论说了玄学发生的思想渊源,而且着重指出玄学的发生有它深刻复杂的社会政治原因,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五行三统说和三代道统说被最高统治者所摈弃, “追踪上古”、“ 参迹三皇”、 向往“通远”的政治思潮逐渐流行,鼓励了玄学的诞生。更为重要的是,早期玄学家们曾直接发起“正始改制”的运动,玄学思潮则直接诞生于这一运动之中。王先生的这些看法已被海内外学术界普遍接受和广泛征引。汤用彤先生指出魏晋玄为本体论,汉代哲学为宇宙论,被学界奉为圭臬。王葆玹先生发展了汤先生的思想,认为“体用”、“本末”的概念有一个演变的过程。王弼的本体论在他的《老》学中接近于普罗提诺的的哲学,而他的《易》学中的本体论才真正接近于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王葆玹先生在解释清谈的形式、考辨竹林七贤、论述嵇康的音乐理论、剖析向郭《庄学》等方面也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王先生进而在整体上对玄学的名称、性质、分期、人物、流派、论题及学说体系、影响等作出了精当研判,还发掘出了玄学方面不少的佚文,被称赞为“目光如炬、动中肯綮”。

    对于儒家的历史地位,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王葆玹先生从整个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的演变之中考察了“独尊儒术”的历史过程和具体事件,通过甄别大量史料,证明汉武帝时的文化政策实际上是以儒家为主,兼容百家。汉成帝时,罢免包括诸子的传记博士,才是“独尊儒术”的历史起点,同时也是“汉承秦制”的终点。和这一问题有关,王先生指出刘邦、项羽楚汉之争的文化意义是齐文化、秦文化与楚文化、鲁文化的较量,汉初以来的儒学史是旨在革除秦制、排斥秦文化,发扬鲁文化的历史。

    有关老子思想的文化属性,学界通行的看法是把老子学说视为楚文化的代表。王葆玹先生则论证认为老子是陈国人,而陈是有虞氏舜的后裔。《论语》中记载舜“无为而治”“恭己正南面而已”。老子讲“无为”、“无为而治”正是秉承了舜的思想;虞舜时代为小邦寡民,且陈又为小国,因而老子才有小邦寡民的理想社会;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陈国风俗是“妇人尊贵”。由此可以知道老子为什么有“知其雄、守其雌”这样奇特的命题。王葆玹先生的这一构想,被学者肯定为“很合理的、也是很有启发性的”。

    1973年以来,马王堆帛书、定州汉墓竹简、郭店楚墓竹简等地下文献陆续面世,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王葆玹先生对这些文献也非常重视,并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尤其在帛书易传的研究中,他所主张的帛书《系辞》与其卷后的《易之义》为不同学派的作品,前者属道家,可能是战国晚期老子学派的作品,后者属儒家,是秦代后期儒家鲁学的作品;帛书《系辞》中的“大恒”为原文,今本《系辞》中的“太极”为汉儒回避汉文帝名讳而改;帛书本《系辞》所缺“大衍之数”章乃原本如此,今本“大衍之数”章为汉儒所加等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很大反响。1992年前后,学术界正在为《周易》的学派归属展开激烈争论,王葆玹先生在辨明帛书《系辞》属道家作品的同时,强调通行本《系辞》乃至整个通行本《易传》,都是儒家作品,儒家思想始终在整个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

    近年来,王葆玹先生对经学问题十分关注。他认为,世界上较重要的民族无不有其独特的经典,在两千余年的中国史上,各种典籍以五经为核心,各种学问以经学为核心,重要的思想无不以解经的方式提出(即使是最富有反抗性和创造性的思想家也不能例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经学模式”,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可以概括为“经学思维模式”。 王葆玹先生特别指出,当今学者对五经与经学的看法,主要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以为五经以《周易》为首,所讲的主要是道德形上学,而未意识到先秦儒家的主张本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易》在其中的地位并不显著。王葆玹先生把经学分为三大派系:今文经学的系统、古文经学的系统和形上学化的经学系统(包括魏晋玄学、隋唐经学、宋代理学及明代心学等)。自先秦以来,经学史上发生了几个重大的转折点,第一,是汉武帝尊崇儒术、设置五经博士,使经学取代黄老学而处于官方学术中的主流地位。第二,是汉成帝从事礼制革新,以致罢黜百家,形成独尊今文经学的局面。第三,是西汉哀平时期刘歆等人创建古文经学,开启了今古文经学纷争的历史。第四,是曹魏正始时期玄学的兴起,是经学中的《易》学玄学化,使礼乐文化趋于衰落。王葆玹先生的这些看法在经学研究日益被看重的形势下,影响日益扩大。王先生目前正在从事《周易》与传统文化、郭店楚墓竹简与经学等课题的研究。

    王葆玹先生对朋友、对学生皆以赤诚相待,认为做真学问必须摆脱眼前利害的纠缠。平时喜欢围棋、太极拳、中医、中外经典电影等,尤其对西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认为其中蕴含着极高的人生境界,至少可以提高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他同时认为未来中国文化的复兴,应立足于礼乐文化的复兴。(平复)

    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wbxjianjie.htm

    丛书信息
     · · · · · ·

      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天理与人欲–理学理欲观演变的逻辑过程》《《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汉代道家的政治思想和直觉体悟》《何晏王弼玄学新探》《道旨论》

    喜欢读”正始玄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黄老与老庄

    7.6

    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


    《道教义枢》研究

    9.2

    何晏王弼玄学新探

    8.6

    道法縱橫


    道家形而上学研究

    8.8

    集古今佛道論衡校註

    8.1

    唐代道宣著作两种校释


    太平经合校


    断裂与建构

    9.2

    短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热门


    • 1



      陆秋槎

      2009-09-13 13:20:42


      改制说


    • 3



      繁体船

      2017-09-16 10:45:20


      非常扎实,重视推源溯流,今天看来诸多判断仍有新意。但文献资料的扎实并不能掩盖考辨、解读方面的问题。“正始改制”不成立,过于依赖历史语义学整合学术史脉络,学术思想与政治行为比附过度,等等,甚至还觉得文献使用范围稍窄。然而本书仍然能提供重要启发,尤其是对于今日玄学研究的困境。


    • 0



      仙林野人

      2023-07-06 01:39:12
      江苏

      思路上有启发。论述牵强之处不少,材料释读也有问题,一片叫好的人真的有好好琢磨过引用材料和论述之间的关系吗?


    • 0



      门松秋零

      2024-08-17 20:45:15
      湖南

      改制说串起正始玄学,全书都透着八十年代气息


    • 13



      越石赋扶风

      2019-01-13 23:47:40


      应该是研究正始玄学(作者还有一本《玄学通论》,整体论述玄学的发展)最好的一本书,作者颇为自负,全书基本不引用现代学者的观点,全是自家之言,功力深厚;对正始改制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如正始学者主张追踪上古不法三代。与主流观点认为王弼“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不同,认为王弼实际上以“以有为体,以无为用”。ps:读思想史太痛苦了,看完还是一头雾水草草翻阅,以后有机会再看几遍吧


    我要写书评

    正始玄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热门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朴朴超市

    2023-02-26 22:57:09

    王葆玹——中国的Quentin Skinner

    一、章节内容与延伸 第一章辨析玄学内涵,重新解释了正始玄学的思想渊源,除了核心的三玄(易老庄)还发掘了《太玄》《论衡》。关于《太玄》有两条传承脉络,宋忠以降李譔、王肃偏义理,虞翻、陆绩、陆凯、范望偏考据。过往以为玄学代表如王弼是继承义理一脉的王肃,但王葆玹认…

     (展开)



    3






    0回应


    >

    更多书评
    1篇

    论坛
     · · · · ·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 图书馆合作–>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
    9月3日 想读

    HAL9000
    HAL9000
    8月27日 想读

    罔非天胤
    罔非天胤
    8月23日 想读

    寧歌
    寧歌
    8月19日 想读

    > 29人在读

    > 104人读过

    > 826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正始玄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