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CDATA[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
作者:
陈爽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8-12-1
页数: 232
定价: 1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ISBN: 9787500423065
豆瓣评分
8.7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从“改降五等”到“分定姓族”:北朝门阀体制确立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关于崔浩“先复五等”之议
第二节 “改降五等”始末
第三节 “分定姓族”与太和改制的历史遗留问题
第二章 “四姓”辨疑:北朝门阀体制的确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节 有关“四姓”的异说种种
· · · · · ·
(更多)
第一章 从“改降五等”到“分定姓族”:北朝门阀体制确立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关于崔浩“先复五等”之议
第二节 “改降五等”始末
第三节 “分定姓族”与太和改制的历史遗留问题
第二章 “四姓”辨疑:北朝门阀体制的确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节 有关“四姓”的异说种种
第二节 柳芳“四姓”说献疑
第三节 “四姓”之称的历史渊源
第四节 《通鉴》“四姓”说辨证
第五节 北魏“四姓”的确立与“五姓”婚姻集团的形成
第六节 从北魏“四姓”到唐代的“七姓十家”
一、太原王氏与陇西李氏
二、博陵崔氏与赵郡李氏
三、“五姓”中各支系的有关问题
第三章 范阳卢氏在北朝的分合:个案研究之一
第一节 卢溥起兵始末
一、永嘉之乱后范阳卢氏的活动
二、后燕时期幽州地区的地理与军事格局
三、后燕败亡之际的幽州与范阳卢氏
四、卢溥起兵及其后果
第二节 北魏时期的范阳卢氏
一、从“首应旌命”到入居“四姓”
二、北魏后期卢氏门风的衰落
三、北魏后期的卢氏“旁支”
第三节 东西分立中的范阳卢氏
一、东西分立后卢氏家族成员的动向
二、北朝后期的卢氏与范阳地方势力
第四章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个案研究之二
第一节 王慧龙的北奔及其家族背景
第二节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及其门风的转变
第三节 “中山王氏”与并州地方势力
第五章 南北对峙与胡汉融合中的荥阳郑氏:个案研究之三
第一节 永嘉之乱后荥阳郑氏的向背
第二节 北魏中期的南北关系与荥阳郑氏崛起
第三节 北魏末年荥阳郑氏与鲜卑权贵的合流
第六章 《关东风俗传》所见诸豪试释:个案研究之四
第一节 关于宋孝王与《关东风俗传》
第二节 《关东风俗传》中的青齐诸豪
一、“羊、毕诸豪”
二、“赢、冀诸刘”
三、“清河张、宋”
四、“并州王氏”
五、“濮阳侯族”
第三节 《关东风俗传》中的“赵魏之豪”
一、高乾邕(高乾)、高敖曹(高昂)
二、封隆之
三、李元诚(忠)
四、卢文伟
五、崔祖禽(螭)
第四节 北魏末年的青齐问题
第五节 高欢与河北大族
第六节 余论
第七章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综论
第一节 “豪族”与“名家”:北朝世家大族的不同形态
第二节 士族与贵族:北朝世家大族的政治角色
第三节 都邑与乡里:北朝世家大族的宗族结构
第四节 官学与私学:北朝世家大族的家学门风
第五节 士族与官僚:北朝世家大族的“官僚化”
附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降异姓王公封爵,史称改降五等或开建五等;太和十九年,诏定姓族,以为大选之始,史称制定姓族或分定姓族。二者都是北魏政治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
在北魏历史上,这两件事孝文帝都不是始作俑者。
北魏前期的政治体制具有浓厚的贵族政治的色彩,北魏政权统治的核心,是以“帝室十姓”和鲜卑“勋臣八姓”为主干的国人;与国人平行的,还有贺兰部、宇文部、独孤部、铁弗部、白部等,他们与拓跋氏有着世婚、属臣乃至世仇的关系。
北魏前期爵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爵位与官品相通。
道武帝天赐元年(404)颁布诏令,对爵制进行了规范化的整理。天赐元年的爵制变革,是北魏政权由部族联盟进入国家政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每当王位更替或战争与扩张升级之时,元功上勋就会源源不断出现,异姓封王公便会不断产生。
北魏前期,皇权不固,皇位更替多以宫廷政变等非正常方式解决,作为贵族间权利重新分配的结果,异姓王公伴随着新王即位而大量出现。
这一时期,汉人大族在统治集团中地位较低,而且较不稳定。崔浩提出分明姓族的政治主张,其矛头显然是针对当时居高官显位而少文化的代北贵族。
北魏初年,尽管在爵位中沿用了西晋的名号,但实际内容与西晋爵制相去甚远,其中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没有突出体现重用宗室的原则。崔浩提出先复五等的实质,在于以提高宗室地位的方式加强皇权,借重皇权的力量排抑其他鲜卑贵族,提高汉族士人的政治地位,以达到分明姓族的最终目的。 (查看原文)
白日忽西幽
2赞
2014-02-05 23:34:43—— 引自章节:关于崔浩先复五等之议
-
太和改制的初衷,在于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这两类具有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的人物整合到统一的政权体制当中,这种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最为突出的结果是鲜卑上层权贵与汉人名家大姓在政治上的合流,确保了皇权的正常运转。但上层门阀垄断的维持是以牺性下层武人的仕途为代价的,由太和改制而引发的文武之争,成为北魏后期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太和改制后,北魏官僚体制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文武分途,重文轻武,而文武分途便意味着士庶分途。汉人大族长期垄断吏部,控制选举,阻扼鲜卑武人进入“清流”,导致了羽林士卒哗变、神龟停年格,以及六镇起兵等一系列政治风波。文武之争促成了社会的分化,而下层武人与上层权贵间的矛盾最终以民族冲突的方式爆发出来,导致了北魏王朝的崩遗。这一问题一直延续到北朝后期由北周的“六条诏书”确定以简明可行的“吏干”作为仕进标准,才最终得以解决。 (查看原文)
厂妹
2025-04-12 23:00:40—— 引自章节:第二节 士族与贵族:北朝世家大族的政治角色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 · · · · ·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共116册),
这套丛书还有
《乡路漫漫》《九品官人法考论》《明代海外贸易制度》《龙、船、水与端午竞渡》《唐宋茶业经济》
等
。
喜欢读”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六卷)
8.4
-
-
關隴集團的權力結構演變
8.8
-
-
唐王朝的贱人制度
8.9
-
-
魏晋南朝官品与官资制度秩序研究
9.1
-
-
從西郊到南郊
8.8
-
-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8.6
-
-
唐史考辨
9.4
-
-
权力与正统
8.2
-
-
汉赵史论稿
8.4
-
-
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
8.1
短评
· · · · · ·
(
全部 65 条
)
-
0
有用
楓岫主人
2011-02-17 16:23:24
兩年前讀過。。。
-
2
有用
中世与近世之间
2019-12-29 16:50:13
作者认为皇权政治而非门阀政治才是北朝政治的本质,故世家大族的发展与皇权的涨落形成密切关系,太和改制本意是将鲜卑贵族与汉族士人整合到统一体制之中,如“四姓”的产生,便是孝文帝根据汉魏以来汉族士人品评门第的传统,而确立的一个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外戚婚姻集团。但此举也造成北魏官僚体制出现了文武分途、重文轻武、士庶分途,进而造成后期文武之争等严重政治问题。且北魏后期,高门大姓的盛极一时与地方豪强的逐渐衰落形…
-
0
有用
Aviva
2023-05-25 15:42:14
四川
很多都是别人讲过的东西。
-
0
有用
月河
2022-03-19 13:59:20
冠以北朝,实则主体讨论的仍是北魏一朝,于东西两魏以及其后承接的北齐北周则涉及较少。文本对于北魏太和改制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点出太和改制后,私学再次兴盛,并因此带来的儒学复兴。原本垄断于世家大族手中的学问开始在民间流传,取代世家大族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因此形成,而关于这一切所带来的重大影响,文中有如是话语十分精确,南北朝后期真正意义上的寒士的兴起在北不在南。
-
5
有用
寄奴
2020-03-23 20:44:29
以“世家大族”为题 背后却聚焦于北朝皇权·官僚政治的复兴:北魏中期以来 带有内亚特征的爵本位政治结构逐渐让位于华夏色彩的皇权政治 “四姓”诸族被定为士族高门的核心原因在于皇权与华夏官僚的权力共谋 高门的根基早已不在乡里 而是出自北魏帝王的侧近宫闱;河阴乱后 残存于地方的士门武装割据化 纵横于北方各人群之间却无力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 其最终结局是彻底地符号化 随着隋唐兴起而次第消失;此书带有着田先…
我要写书评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关于长孙观之未降爵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页23称长孙观为孝文帝改降五等中异姓诸王中未降爵的仅有一例, “即使是这个特例,也仅限于长孙观一世,其子冀归,‘六岁袭爵,降为公。’” 按此说疑误。鄙意以为长孙观的不降爵、长孙冀归的降爵,应是指孝文帝朝之前的异姓王袭爵过程…
(展开)

北朝世家大族的崛起之旅
本书试图从北魏皇权的发展和鲜卑贵族与汉族士人力量消长这一历史背景着眼,以北魏孝文帝“分定姓族”这一历史事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大族的兴衰以及«关东风俗传»所见地方家族的情况等一系列实证性个案研究,在宏观考察与微观剖析相…
(展开)

一则简评
全书的升华集中在最末一章,一下子把作者论述的格局提高了。 本书第一章通过分析“改降五等”与“分定姓族”等相关事项指出,北魏王朝实际上经历了贵族政治——宗王政治——皇权政治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汉人士族与鲜卑大族都被统合到了北魏的门阀体制之中,然而却又孕育着埋葬…
(展开)

笔记
编号:2024-22 一部关于北朝世家大族组织形态、参与政治的政策背景及代表性家族在北朝发展过程的著作。本书由几片相对独立但又内在联系的论文构成。开篇概括全书各章内容。后分析北朝门阀形成的政治背景(改降五等、分定姓族),及从中折射出的北魏权力结构变化(鲜卑贵族-宗王…
(展开)
>
更多书评
4篇
论坛
· · · · ·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 图书馆合作–>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古家族史研究
(金馬都) -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巳注销)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两晋南北朝
(.hisa.)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谁读这本书?
· · · · · ·
馆花纱月~
7月31日 读过
戳霉的猹
7月30日 想读
hahahu
7月29日 想读
> 49人在读
> 356人读过
> 1862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 · · · · ·
订阅关于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第一章 从“改降五等”到“分定姓族”:北朝门阀体制确立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关于崔浩“先复五等”之议
第二节 “改降五等”始末
第三节 “分定姓族”与太和改制的历史遗留问题
第二章 “四姓”辨疑:北朝门阀体制的确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节 有关“四姓”的异说种种
第二节 柳芳“四姓”说献疑
第三节 “四姓”之称的历史渊源
第四节 《通鉴》“四姓”说辨证
第五节 北魏“四姓”的确立与“五姓”婚姻集团的形成
第六节 从北魏“四姓”到唐代的“七姓十家”
一、太原王氏与陇西李氏
二、博陵崔氏与赵郡李氏
三、“五姓”中各支系的有关问题
第三章 范阳卢氏在北朝的分合:个案研究之一
第一节 卢溥起兵始末
一、永嘉之乱后范阳卢氏的活动
二、后燕时期幽州地区的地理与军事格局
三、后燕败亡之际的幽州与范阳卢氏
四、卢溥起兵及其后果
第二节 北魏时期的范阳卢氏
一、从“首应旌命”到入居“四姓”
二、北魏后期卢氏门风的衰落
三、北魏后期的卢氏“旁支”
第三节 东西分立中的范阳卢氏
一、东西分立后卢氏家族成员的动向
二、北朝后期的卢氏与范阳地方势力
第四章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个案研究之二
第一节 王慧龙的北奔及其家族背景
第二节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及其门风的转变
第三节 “中山王氏”与并州地方势力
第五章 南北对峙与胡汉融合中的荥阳郑氏:个案研究之三
第一节 永嘉之乱后荥阳郑氏的向背
第二节 北魏中期的南北关系与荥阳郑氏崛起
第三节 北魏末年荥阳郑氏与鲜卑权贵的合流
第六章 《关东风俗传》所见诸豪试释:个案研究之四
第一节 关于宋孝王与《关东风俗传》
第二节 《关东风俗传》中的青齐诸豪
一、“羊、毕诸豪”
二、“赢、冀诸刘”
三、“清河张、宋”
四、“并州王氏”
五、“濮阳侯族”
第三节 《关东风俗传》中的“赵魏之豪”
一、高乾邕(高乾)、高敖曹(高昂)
二、封隆之
三、李元诚(忠)
四、卢文伟
五、崔祖禽(螭)
第四节 北魏末年的青齐问题
第五节 高欢与河北大族
第六节 余论
第七章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综论
第一节 “豪族”与“名家”:北朝世家大族的不同形态
第二节 士族与贵族:北朝世家大族的政治角色
第三节 都邑与乡里:北朝世家大族的宗族结构
第四节 官学与私学:北朝世家大族的家学门风
第五节 士族与官僚:北朝世家大族的“官僚化”
附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