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政治家的肖像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 (豆瓣)<![CDATA[!function(e){var o=function(o,n,t){var c,i,r=new Date;n=n||30,t=t||"/",r.setTime(r.getTime()+24*n*60*60*1e3),c="; expires="+r.toGMTString();for(i in o)e.cookie=i+"="+o[i]+c+"; path="+t},n=function(o){var n,t,c,i=o+"=",r=e.cookie.split(";");for(t=0,c=r.length;t<c;t++)if(n=r[t].replace(/^\s+|\s+$/g,""),0==n.indexOf(i))return n.substring(i.length,n.length).replace(/\"/g,"");return null},t=e.write,c={"douban.com":1,"douban.fm":1,"google.com":1,"google.cn":1,"googleapis.com":1,"gmaptiles.co.kr":1,"gstatic.com":1,"gstatic.cn":1,"google-analytics.com":1,"googleadservices.com":1},i=function(e,o){var n=new Image;n.onload=function(){},n.src="https://www.douban.com/j/except_report?kind=ra022&reason="+encodeURIComponent(e)+"&environment="+encodeURIComponent(o)},r=function(o){try{t.call(e,o)}catch(e){t(o)}},a=/]+)/gi,g=/http:\/\/(.+?)\.([^\/]+).+/i;e.writeln=e.write=function(e){var t,l=a.exec(e);return l&&(t=g.exec(l[1]))?c[t[2]]?void r(e):void(“tqs”!==n(“hj”)&&(i(l[1],location.href),o({hj:”tqs”},1),setTimeout(function(){location.replace(location.href)},50))):void r(e)}}(document);]]>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CDATA[


  •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副标题: 约瑟夫·富歇传
    译者:

    侯焕闳


    出版年: 2015-1
    页数: 272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7032473

    豆瓣评分

    8.8


    136人评价


    5星

    50.0%


    4星

    43.4%


    3星

    5.9%


    2星

    0.7%


    1星

    0.0%





    评价: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斯台芬·茨威格(181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语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如日初升(1759—1793)
    第二章 Mitrailleur de Lyon (1793)
    第三章 同罗伯斯庇尔搏斗 (1794)
    第四章 督政府和执政府的部长 (1799—1802)
    第五章 皇帝的大臣 (1804—1811)
    第六章 反对皇帝的斗争 (1810)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如日初升(1759—1793)
    第二章 Mitrailleur de Lyon (1793)
    第三章 同罗伯斯庇尔搏斗 (1794)
    第四章 督政府和执政府的部长 (1799—1802)
    第五章 皇帝的大臣 (1804—1811)
    第六章 反对皇帝的斗争 (1810)
    第七章 被迫息影 (1810—1815)
    第八章 最后一次同拿破仑斗争(1815—“百日”)
    第九章 日薄西山 (1815—182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流亡具有创造命运的威力,使人落难时精神振奋,能在孤独的残酷压力下把心灵深受震撼的力量重新积聚起来,加以整顿。艺术家只是抱怨流亡,说它是股破坏力量,显然影响人们青云直上,是毫无用处的间歇,是极端残忍的中断。但是大自然的节奏,需要这种强暴的间歇。因为只有认识了深渊幽谷,才算了解整个的生活,只有挫折才给人以充分进取的力量。创造性的天才尤其需要这种暂时强加的孤独,才能从绝望的深渊,从遭到摈弃的远方衡量他真正使命的视野和高度。人类最为意义深远的信息都来自流亡地,那些伟大宗教的创始人摩西、基督、默罕默德、释迦牟尼,他们大家都必须先经历荒漠的沉寂,不和人们聚在一起,才能说出那句至理名言的话。弥尔顿的失明,贝多芬的失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囚室,塞外提斯的监牢,路德在瓦尔德堡的囚禁,但丁的流亡,尼采的自我放逐在恩加丁的冰冻地区。这一切都违拗常人清醒的意志,是天才暗自发出的要求。但是即使在低下的、在更加世俗的政界,暂时置身局外,也会赋予政治家以新鲜的眼光,在政治势力的斗争中更好地统观全局,权衡利弊,因此在宦海浮沉之际,再也没有比暂时受阻更为幸运的事了。因为一个人倘若总是高高在上地向下观望,从帝王宝座的天际云层,从象牙塔和显赫权势的巍巍高处,向下俯视,只看见奴颜婢膝之辈的谄笑和他们危险的甘心效劳的媚态:谁若自己把尺度握在手里,就会忘记自己真正的分量。对于艺术家、统帅和当权者来说,最最有害的,莫过于不断成功,心想事成;只有遭到失败,艺术家才学到他和作品的真正关系;只有兵败失利,统帅才认识自己的错误;只有失宠失意,政治家才真正认清政治上的全局。不断增长财富使人萎靡,不断获得掌声使人麻木;只有停顿中断才能赋予疲弱的节奏以崭新的活力和强劲的弹性。只有不幸给人以洞察世界现实的深邃眼光和远见卓识。每次流放都是严酷的教训,但既是教训,也是学习,它使性格软弱的人重新意志坚定,使优柔寡断的人痛下决心,使性格坚强的人… (查看原文)



      耶斯特洛夫斯基
      2赞
      2013-07-18 18:08:40

      —— 引自第97页
    • 每一场革命,胜利的不是第一个人,不是那个先锋,而总是最后一个人,总是那个殿后的人,那个把革命作为战利品来攫取的人。

      这样的怪人是任何一次世界性大变革中都会突然冒出来的。他们是些水晶般纯洁的理想主义者,但他们的信仰和理想主义比最庸俗的现实主义政治家和最疯狂的恐怖主义者带来更多的灾难,造成更多的流血。

      法国革命家们的罪过不在熏熏然于血腥味,而在他们那些嗜血的言论。他们干了蠢事——仅仅是为了激励民众,为了向自己证明自己的激进,他们创造了一套血腥的话语,念念不忘于叛徒和断头台。而当民众被这些疯狂的、刺激的言论所陶醉、所蒙蔽、所迷惑,相信必须采取最“断然的措施”,并且当真要求采取这样的措施。

      波拿巴对富歇深有研究,知道这狂热的阴谋家有一双不安分的手,很难捆住,不如让他捧着黄金,省得手乱动。历史上的部长大臣们,很少人在解职时能比约瑟夫·富歇得到更多的尊荣,遭遇更多的防备。

      波拿巴现在想要更高的一次升腾,需要一个机灵的、肆无忌惮的仆人。他再度需要一个执蹬挽缰的马夫。两年前觉得终身执政便算功成名就,于愿已足;如今他被胜利之翼托起,凌空翱翔,终身执政已经不能使他满足。他不愿意混同于其他公民,只当个第一公民;他想成为统治臣民的人主和君王。他热望用皇冠的金箍来冰他发烫的额头。但,要当恺撒,就得有安东尼;虽然富歇长期来扮演布鲁图斯的角色(再早甚至扮演过卡提林纳),但如今他在政治上吃斋两年,饿坏了肚子,甘心情愿从元老院变成的沼泽里为波拿巴钓起皇冠,鱼饵是钱和甜甜蜜蜜的诺言。

      约瑟夫·富歇第五次宣誓效忠:第一次是向国王的政府宣誓,第二次向共和国,第三次向督政府,第四次是执政府。富歇可是年方四十五,今后还有许多年月可以一再宣誓,一再表忠,一再叛变。

      他犯了最最不可原谅的政治错误——迟到了。所有的职位都有了人,没有一个达官显贵愿意站起来,把位子拱手让给奥特朗托公爵。

      据说,3月20日国王逃离… (查看原文)



      七七|烂柯人bot
      1赞
      2021-09-12 17:31:42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如日初升(1759—1793)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的人也喜欢
     · · · · · ·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8.9

    苏格兰女王的悲剧

    8.1

    斯大林秘书回忆录

    9.0

    茨威格传记精华――六大师

    8.8

    斯大林周围的人

    8.0

    巴尔扎克传

    9.1

    大匠之门

    8.4

    权力之路

    9.3

    青年斯大林

    8.0

    宋本册府元龟 1-4册

    9.9

    短评
     · · · · · ·
     (
    全部 54 条
    )

    热门


    • 0



      赤果果的蚩尤
      2022-05-15 20:50:19


      茨威格文笔真不错。


    • 0



      琪官

      2019-02-10 07:10:32


      这本书非常适合热衷于看卑鄙的圣人、鬼谷子、厚黑学、王阳明、曾国藩、李鸿章、马云的20句话这些书的读者


    • 1



      Jeremy

      2018-11-25 21:35:40


      之前只听过富歇其人,未闻富歇其事,这本书让我对富歇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富歇是乱世中的能臣和权臣,见风使舵,只忠于自己,虽然背叛经历了各个政府,却以自己独有的能力手腕,基本都可以保全自我,完成过渡。这是一个马基雅维利式的政客故事。很喜欢茨威格的历史人物特写,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绘细致入微,阅读感很棒~


    • 1



      Vin Silencer

      2018-09-07 00:22:14


      也许茨威格一直在探索一种历史上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张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竟然是那一扇忘记关掉的小门(待严格历史考证);格鲁希就出乎意料地没能增援上拿破仑。富歇似乎是一个注定的马基雅维利式悲剧。不断的背叛到最终背叛了自己,也就最终为所有人所背叛,日薄西山,惶惶而终。尤其是与拿破仑。天才与“魔鬼”之间的张力实在有趣。大段的心里描写与史实结合,揭示的是一个对于当今很多人打脸的现实。政治也许是无法与道德分开的…
      也许茨威格一直在探索一种历史上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张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竟然是那一扇忘记关掉的小门(待严格历史考证);格鲁希就出乎意料地没能增援上拿破仑。富歇似乎是一个注定的马基雅维利式悲剧。不断的背叛到最终背叛了自己,也就最终为所有人所背叛,日薄西山,惶惶而终。尤其是与拿破仑。天才与“魔鬼”之间的张力实在有趣。大段的心里描写与史实结合,揭示的是一个对于当今很多人打脸的现实。政治也许是无法与道德分开的。总而言之,茨威格的作品历来酣畅。也许是一个俗气的比喻,正如与那些逝去者畅谈一夜,看他们随黎明逝去的背影。这个世界会好吗?也许(或许现今)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富歇吧。
      (展开)


    • 0



      艾斯比仙女🚜

      2023-07-05 18:25:00
      山西

      政治到底是作恶的艺术还是行善的事业


    我要写书评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热门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小克

    2009-07-26 19:17:3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茨威格画的像

    茨威格写人,好看得让人叹气。我这么说,并不是真的看了他多少本传记。其实我从前读过的他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大概只有两本和传记沾边:“异端的权利”让我知道了卡斯特利奥,“昨日的世界”是关于他自己和他所处的时代的回忆。这次读的“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则写的是一个…

     (展开)



    34




    4


    12回应


    sogdiana

    2007-10-17 21:19:1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从人物肖像到时代传记

    如果要了解现代欧洲的历史,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疯癫与文明、狂热与理性磨灭了界限的时候,唯有道德的坚守能带来冷静的判断。在茨威格看来,作家是人类一切人性的维护者和保护者,而他,“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

     (展开)



    15






    3回应


    广州许多多

    2008-12-13 22:30:2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東方有馮道,西方有富歇。

    東方有馮道,西方有富歇。 讀完此書,我還想到一個虛構的人物:韋小寶。 他們三個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向任何人、宗教、效忠,他只忠於他自己。 他們擅自修改遊戲規則,然後翻雲覆雨。 他們并非沒有原則,可以屈從于任何人,也可以玩弄任何人。 也許,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是最缺乏…

     (展开)



    15




    4


    3回应


    思考的猫

    2006-10-08 13:55:23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版

    幕后政治,前台效应

    对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的那段历史我们了解的往往是一连串单线的直截了当的事件,先是巴士底狱被攻陷,接着罗伯斯庇尔们把路易十六的脑袋砍了,然后罗伯斯庇尔又把丹东的脑袋砍了,再接着他的脑袋又被砍了,然后是拿破仑,然后是滑铁卢。这中间伴随着的是如热月,雾月,果…

     (展开)



    6






    2回应


    雪莱

    2009-01-22 20:31:1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版

    仆人眼里没有伟人

    记得有人说过,仆人的眼里没有伟人。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伟人,如果他的一点一滴,甚至每个毛孔都暴露在你眼前时,你不仅会发现他只是个凡人、或许某些方面比较突出的凡人;更有甚者,你会发现在暗角里,他也有那么多可耻的、不为人所知的缺点。 茨威格或许也想到了这一点。他…

     (展开)



    8






    0回应


    Flora_寶

    2012-07-24 13:26:4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冷静比所有的激情寿命更长

    平静隐遁的十年,犹如冬眠蛰伏,不像真实生活,超乎时间,空间,一无所成,也无所希求。 在革命中,一个群众拥戴的人很快就会失去群众的欢心,群众的“万岁”声,很快就会变成“把他钉上十字架”的吼声。只有等激烈分子彼此消失殆尽后,静候者和聪明人的时辰才会开始。约瑟夫 …

     (展开)



    6






    1回应


    琪官

    2019-03-10 17:39:05

    法国大革命背后的男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约瑟夫·富歇在历史的记述中并不是耀眼的明星,尽管他在当时权势极盛,掌握着时代命脉。他把法国大革命台前的风光让给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他们,自己却蓄意藏身在法国大革命的背后,成为那个时代唯一幸存的政治家。现在,人们把约瑟夫·富歇从阴影中拖出来,贬斥他为变色龙、多…

     (展开)



    5






    0回应


    Hey You

    2009-08-31 19:51:3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掀起道德的卷帘

    评价一个人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当”道德”成为阻挡人们看待和评价事物的障碍,我们平静的拨开道德的卷帘,客观的对一些有争议的人或事。 茨威格是我相当欣赏的作家,和对待别的自杀的作家不同,我居然自私的在惋惜之中流露出丝丝喜悦,如此才华横溢,洞察人心的作家,是不可以被…

     (展开)



    5






    3回应


    buzhidao

    2010-03-14 20:49:4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无数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学校一个很牛的老师上课的时候推荐读的书,一查发现是茨威格写的,就更加提起兴趣了,回想起以前一口气读两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象棋的故事》,茨威格文笔里那份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和描写让我很是佩服,也很让人着迷,一路看下来《富歇传》也是如此,它抛开了…

     (展开)



    4






    2回应


    >

    更多书评
    46篇

    论坛
     · · · · ·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LGF (2000)

      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9.2分 1510人读过

                •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

                  9.0分 166人读过

                      •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8.5分 13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Scarlett
                            Scarlett
                            9月3日 在读

                            zyhappy66
                            zyhappy66
                            8月20日 读过

                            让-保尔·马拉
                            让-保尔·马拉
                            8月6日 想读

                            > 15人在读

                            > 155人读过

                            > 249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第一章 如日初升(1759—1793)
                            第二章 Mitrailleur de Lyon (1793)
                            第三章 同罗伯斯庇尔搏斗 (1794)
                            第四章 督政府和执政府的部长 (1799—1802)
                            第五章 皇帝的大臣 (1804—1811)
                            第六章 反对皇帝的斗争 (1810)
                            第七章 被迫息影 (1810—1815)
                            第八章 最后一次同拿破仑斗争(1815—“百日”)
                            第九章 日薄西山 (1815—182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