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日记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摩托日记 (豆瓣)<![CDATA[!function(e){var o=function(o,n,t){var c,i,r=new Date;n=n||30,t=t||"/",r.setTime(r.getTime()+24*n*60*60*1e3),c="; expires="+r.toGMTString();for(i in o)e.cookie=i+"="+o[i]+c+"; path="+t},n=function(o){var n,t,c,i=o+"=",r=e.cookie.split(";");for(t=0,c=r.length;t<c;t++)if(n=r[t].replace(/^\s+|\s+$/g,""),0==n.indexOf(i))return n.substring(i.length,n.length).replace(/\"/g,"");return null},t=e.write,c={"douban.com":1,"douban.fm":1,"google.com":1,"google.cn":1,"googleapis.com":1,"gmaptiles.co.kr":1,"gstatic.com":1,"gstatic.cn":1,"google-analytics.com":1,"googleadservices.com":1},i=function(e,o){var n=new Image;n.onload=function(){},n.src="https://www.douban.com/j/except_report?kind=ra022&reason="+encodeURIComponent(e)+"&environment="+encodeURIComponent(o)},r=function(o){try{t.call(e,o)}catch(e){t(o)}},a=/]+)/gi,g=/http:\/\/(.+?)\.([^\/]+).+/i;e.writeln=e.write=function(e){var t,l=a.exec(e);return l&&(t=g.exec(l[1]))?c[t[2]]?void r(e):void(“tqs”!==n(“hj”)&&(i(l[1],location.href),o({hj:”tqs”},1),setTimeout(function(){location.replace(location.href)},50))):void r(e)}}(document);]]>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CDATA[


  •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摩托日记


    摩托日记


    作者:

    [古]切·格瓦拉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拉丁美洲游记

    译者:

    陈华

    出版年: 2018-4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416360

    豆瓣评分

    7.9


    233人评价


    5星

    27.0%


    4星

    46.4%


    3星

    22.3%


    2星

    3.9%


    1星

    0.4%





    评价:






    摩托日记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埃内斯托·切·格瓦拉(1928-1967),拉丁美洲左翼革命家,1928年6月14日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的一个建筑公司业主家庭。1953年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1956年11月同卡斯特罗等人乘格拉玛号游艇在古巴科罗拉多海滩登陆,转入马埃斯特腊山区,开展反对巴蒂斯塔独裁统治的游击战。1957年晋升少校,任纵队司令。1959年1月2日晨攻入哈瓦那,推翻巴蒂斯塔政权,参与缔造古巴共和国。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未来属于人民。无论历经漫长岁月,抑或瞬息之间,有朝一日,我们国家,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终将夺取政权。问题是,人民需要接受教育。人民接受教育并不是在夺取政权之前,相反,是在夺取政权之后。他们只有付出代价后才会学习,而代价往往是惨痛的,甚至会夺走许多无辜的生命。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的死也许并不无辜,因为他们犯了大忌,违背了自然法则。也就是说,他们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所有那些不懂变通的人——比如你和我——生前为创建新的力量牺牲一切,临死的时候会咒骂自己的所作所为。革命不带个人色彩,它会耗尽人们的终生,甚至利用他们的记忆作为例证,去教化那些追随他们的青年人。我更是罪大恶极,因为我更老道,阅历更丰富,这个怎么说都不为过。离开人世的时候我终将明白,我的牺牲源自我们顽固的,腐化的,崩溃中的文明。我还知道,走向死亡的那一刻你一定是紧握拳头,较紧牙关,心里积满了仇恨和抗争,因为你不是这个处于崩溃边缘的社会的象征(某种毫无生气的榜样),而是其中有血有肉的一员。尽管我所知道的这些并不能够改变历史的进程或是你对我的看法。你常念叨着蜜蜂筑蜂房的团结精神,并以此作为激励你的动机。你和我一样有用,只是你不知道你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多么巨大,而这个社会却无情的把你扼杀。 (查看原文)



      [已注销]
      6赞
      2013-03-29 22:16:14

      —— 引自第251页
    • 当时,我们并没有预料到旅行途中的困难之艰巨,我们目力所及只有前方道路上的沙尘。 (查看原文)



      连木木
      4赞
      2023-02-03 11:25:19

      —— 引自章节:预告 / 014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摩托日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漂流船

    29.33元




    玻利维亚日记

    29.99元

    喜欢读”摩托日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墨西哥湾千里徒步行

    7.9

    总司令的思考

    8.1

    守护者

    7.6

    游击战

    8.3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7.9

    萨帕塔与墨西哥大革命

    7.8

    分崩离析的帝国

    8.5

    漫长的革命

    8.9

    作为群众运动的法西斯主义

    7.9

    现代拉丁美洲(第七版)

    8.1

    短评
     · · · · · ·
     (
    全部 110 条
    )

    热门


    我要写书评

    摩托日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 条 )

    热门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杨山魈

    2012-06-15 15:43:4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少年游

    本来买这本书之前是做足了当学生的准备的。格瓦拉在我心里是全世界共产主义阵营中最后一位纯洁的人;他的一生短暂而传奇,他的少年必定不同常人。但看完以后却是着实吃了一惊:他的青年风发,少年交游,混吃骗喝,插科打诨,跟我们别无二致。 切·格瓦拉从1951年开始环游南美…

     (展开)



    113




    10


    24回应


    永航员

    2008-06-05 17:26:35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版

    和那个人在路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和那个人在路上》 “这不是一个逞强冒险的故事,也不仅仅是某种愤世嫉俗的记述;至少这些不是出自我们的本意。这不过是带有相同志向与相同梦想的两个生命共同走过的一段路。九个月的时间里一个人可能产生许多想法,上至哲学命题,下至像要一碗汤这样的卑微愿望⋯⋯写下…

     (展开)



    20




    2


    7回应


    Tsunami,CalmC

    2012-08-29 17:40:5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后感

    如果我们知道目标,知道敌人,知道前进的方向,那么唯一要做的就是划分每天的行程,并按计划执行。没有人可以规定这条路该有多长,这条路是每个人的个人之路,是他或她每天的必行之事,是他或她将从个人经历中得到的收获,是他或她实践自己的职业……如果迈向未来已经…

     (展开)



    19




    2


    0回应


    林微云

    2012-07-25 21:14:1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一次旅行,改变人生

    如果没有毕业之前那次环游拉丁美洲、长达八个月的摩托车艰难之旅,如果不是旅途中一路体会了拉美各国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或许世界上只多了一个富家子弟的医学院毕业生、一位技艺高超的医生,决不会有我们永远怀念的理想主义者切.拉瓦格。 《摩托日记》记述了作者长达八个月的…

     (展开)



    18




    1


    5回应


    王文海

    2007-10-12 01:25:53


    大塊文化1997版

    当他从T恤上走下来———《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

    托朋友的提醒在香港书店买到此书,可能很多人看过它后来拍成的电影《摩托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 ,但这位共产主义革命英雄的手记,在社会主义中国却没有出版,倒是台湾的大块文化出版社发行了。 此书原版1996年出来,再加上1997年十月是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

     (展开)



    15






    3回应


    徐江屏

    2005-10-03 10:14:33


    大塊文化1997版

    前革命家的浪漫──读《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

    还记得某年的金马奖国际影展曾经引进西方女性革命理论家罗莎.卢森堡的纪录片,那正是修习西方马克思理论的热门风头。在解严前风起云涌的年代里,任职国关中心的政治社会学教授告诉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之一是扬弃过往敌视仇恨的情绪,先设法去了解马克思到底说了什么,别…

     (展开)



    13




    2


    7回应


    meebox

    2007-09-15 21:33:35


    大塊文化1997版

    無料旅行的徹底實踐

    無論你是Che的崇拜者還是仰慕者,我都不會讓你阻止我說出這本書的真相,與其探討Che這位革命奇人的龐大光環,我更願意探討這本兩個無賴痞子混吃混喝環遊南美洲的旅遊記事所帶給我的一些感想。不可否認,之所以會閱讀這本書,是受到了許多網誌上的引介,對於這個和卡斯楚並肩作…

     (展开)



    4






    2回应


    YuSi

    2010-03-06 09:55:26


    HarperPerennial2004版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rnesto

    在看<摩托日记>的电影之前, 我对格瓦拉的了解仅限于那个符号化的头像. 而读完<摩托日记>的书后, 才明白了格瓦拉也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明白了为什么卡斯特罗会说他是一个值得所有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摩托日记>这书是格瓦拉对他一次穿越南美大陆的游历自述. 旅途开始的时候他只有…

     (展开)



    6






    2回应


    柏邦妮

    2006-11-06 13:07:04


    大塊文化1997版

    在英雄成为英雄之前

    昨晚连看三部电影, 《M》,《天国的来信》《摩托车日记》。 我最喜欢最后一部。 越来越喜欢拉美的电影那种扑面而来的生命热忱。 电影的前半部分热闹,紧凑,节奏快而明朗,欢欢喜喜, 中部开始渐渐沉郁,冷清,看到了生命的真相,色调也渐渐清淡,雾气沉迷。 最终以一个“泅…

     (展开)



    10




    3


    2回应


    林活泼泼地

    2012-07-14 19:06:0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梦的后半段

    埃内斯托·切·格瓦拉,这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代表着一种独立自由的革命精神,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到底革了谁的命,最后又是被谁割去了生命,只是我们随时能在飘扬的旗帜或者个性的文化衫上,看到他那颗永不屈服的头颅。这本书,是在格瓦拉还未成为那个伟大的革命家…

     (展开)



    8






    0回应


    >

    更多书评
    75篇

    论坛
     · · · · · ·

    本书中出现2位中国人 来自马德里的格里柯 1 回应 2022-06-09 14:05:26
    本书与旧版相比的翻译问题? 来自Seymour·X ㍿ 1 回应 2019-04-07 20:37:44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在线试读


    豆瓣阅读


    在线阅读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