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豆瓣)<![CDATA[!function(e){var o=function(o,n,t){var c,i,r=new Date;n=n||30,t=t||"/",r.setTime(r.getTime()+24*n*60*60*1e3),c="; expires="+r.toGMTString();for(i in o)e.cookie=i+"="+o[i]+c+"; path="+t},n=function(o){var n,t,c,i=o+"=",r=e.cookie.split(";");for(t=0,c=r.length;t<c;t++)if(n=r[t].replace(/^\s+|\s+$/g,""),0==n.indexOf(i))return n.substring(i.length,n.length).replace(/\"/g,"");return null},t=e.write,c={"douban.com":1,"douban.fm":1,"google.com":1,"google.cn":1,"googleapis.com":1,"gmaptiles.co.kr":1,"gstatic.com":1,"gstatic.cn":1,"google-analytics.com":1,"googleadservices.com":1},i=function(e,o){var n=new Image;n.onload=function(){},n.src="https://www.douban.com/j/except_report?kind=ra022&reason="+encodeURIComponent(e)+"&environment="+encodeURIComponent(o)},r=function(o){try{t.call(e,o)}catch(e){t(o)}},a=/]+)/gi,g=/http:\/\/(.+?)\.([^\/]+).+/i;e.writeln=e.write=function(e){var t,l=a.exec(e);return l&&(t=g.exec(l[1]))?c[t[2]]?void r(e):void(“tqs”!==n(“hj”)&&(i(l[1],location.href),o({hj:”tqs”},1),setTimeout(function(){location.replace(location.href)},50))):void r(e)}}(document);]]>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CDATA[


  •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No.99


    豆瓣传记类图书 Top100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作者:

    [美] 理查德·费曼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充满好奇心的费曼
    原作名: 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Further Adventures of a Curious Character

    译者:

    李沉简

    /

    徐杨

    出版年: 1999-06
    页数: 257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0422631

    豆瓣评分

    8.6


    2137人评价


    5星

    47.2%


    4星

    38.2%


    3星

    13.2%


    2星

    0.9%


    1星

    0.5%





    评价: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一个满是好奇心的人
    培养一名科学家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就像数一、二、三那么简单
    · · · · · ·
    (更多)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一个满是好奇心的人
    培养一名科学家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就像数一、二、三那么简单
    逐渐领先
    城市旅馆
    究竟谁是赫曼
    费曼——歧视女性的猪猡!
    信不信——我刚和他握过手?
    信件、照片和素描
    第二部: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
    篇首琐语
    决定自杀
    数据和事实
    留意背后!
    探子.
    奇妙的数字
    引起激烈争论的附件
    第十条建议
    会见新闻媒体
    事后的思索
    附录:航天飞机可靠性之我见
    第三部:后记
    开篇语
    科学的价值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NASA 必须让国会相信,有一个巨大的工程,必须而且只
      有NASA 才能完成。在这样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夸大其词(现
      在看来他们的确那样做了):他们夸大说航天飞机能省多少多少
      钱,能重复起飞多少次;他们夸大飞行的安全性;他们也夸大
      这样的飞行能带来多少重大的科学发现。他们说,“只要花这点
      钱,我们一定能办到!”
      同时,下面的工程师们却在叫,“不!我们办不到!用这么
      点经费是不可能保证那么多次飞行的安全的,因为这意味着我
      们要卡掉许多必要的检验。”
      不过,去国会打交道的人根本不想知道这些。原因很简单:
      如果他们知道了这些而还要按原计划向国会报告,那他们就犯
      了蒙骗国会的大罪!于是,最好的出路就是压根儿对问题不知
      不晓。用不了多久,这种“对下面的问题最好不知道”的态度
      蔓延开来,层层报喜不报忧。这就是为什么当有人报告,“密封
      圈的问题不解决,飞行就应该停止”的时候,主管人员会采取
      置若罔闻的态度——“我不想知道这些问题”,“飞行可以继续,
      否则影响不好”。
      他们大概不会明明白白地申明,“别向我汇报问题。”但他
      们可以不鼓励对话,这样的结果是一样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
      条文规定上写的什么,而在于当一个人向他的上级反映问题时,
      得到的是鼓励赞许还是冷冰冰的面孔。如果他得到的是“快告
      诉我更多的情况”或“能不能试这些……那些……”,他会积极
      性上升;相反,如果回答是“你自己看着办吧”,用不了几次,
      他就会泄气地想,“见鬼去吧,关我什么事!”
      这便是我的推论;上层的夸张不实与基层的实际状况无法
      调和,信息交流受到阻碍甚至中断,最终导致高层的管理人员
      对下边的情况极不熟悉。 (查看原文)



      Ying
      3 回复
      27赞
      2012-04-14 13:46:44

      —— 引自章节:第二部分NASA
    • 另外一个问题是当时白宫是否对NASA 施加了压力。
      让中学教师麦考利夫在“挑战者号”上当宇航员是里根总
      统的主意,意图是要象征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里根是在“挑战
      者”失事前一年的国会讲演上提出它的,如果在第二年的国会
      讲演时,麦考利夫能从航天飞机上打招呼,那该是多么地给里
      根长情绪!所以,看上去很有可能白宫从中做了什么手脚。
      我调查了很多人,问了很多问题,最终结论是白宫是清白
      的。
      当时,压着摩腾公司同意起飞的穆勒只是个中层经理。假
      如白宫要告诉NASA“总统要你们保证明天起飞”的话,那么
      这道命令必须层层下传,直到至少与穆勒同级的人都知道。这
      样,就会有许多人知道它。但我的调查结果并非如此。
      经过这几个月,我慢慢明白了华盛顿和NASA 这种机构的
      风格。我从亲身经历中学到,他们不用明白的指令就能默契地
      知道该做什么。
      在航天飞机这件事上,NASA 一直就面对着巨大的压力,
      要不断地证明NASA 的能力和成就。至于里根总统要在国会讲
      演的时限,应该说是次要的问题了。NASA 总是要拚命让航天
      飞机按时升空的。 (查看原文)



      Ying
      3 回复
      27赞
      2012-04-14 13:46:44

      —— 引自章节:第二部分NASA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绝非偶然

    28.99元




    理查德·费曼传

    22.99元




    追寻记忆的痕迹

    24.99元




    思考的乐趣

    18.00元




    论文艺女青年如何培养女王气场

    1.99元

    喜欢读”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人也喜欢
     · · · · · ·


    别闹了,费曼先生

    9.0

    发现的乐趣

    8.5

    费曼手札

    8.9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1卷)

    9.5

    费曼的最后旅程

    7.5

    费曼传

    8.2

    费曼讲物理入门

    8.7

    天才費曼


    QED:光和物质的奇异性

    9.2

    迷人的科学风采

    8.9

    短评
     · · · · · ·
     (
    全部 688 条
    )

    热门


    我要写书评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0 条 )

    热门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不是偶然

    2012-01-07 12:49:16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理查德·费曼有两本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和《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那天下午,我看了《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然后我把这句话写在办公桌的白板上,提醒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更主动、简单、热情、勇敢。 书中谈到: 费曼的妻子艾琳送来一盒铅笔给费曼,每支…

     (展开)



    471




    3


    43回应


    白天

    2008-12-28 21:43:33

    真实而感人的片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应该是初中的时候看的这本书。刚才发现豆瓣推荐到我的首页(果然挺准),就顺手加入我的书单。 书中有两个很真实而感人的片段我现在都记忆犹新(凭记忆,非原文引用)。第一个是费曼深爱的妻子去世,他却似乎一点也不悲伤,直到有一天,他路过橱窗,发现一条漂亮的裙子,很自…

     (展开)



    44






    9回应


    夕西然

    2012-01-31 19:53:25

    神奇些,再神奇些!

    还记得那时在图书馆读《费曼讲物理入门》的那个下午,天!我已经“魂不附体”了,看那一排排书架、层层叠叠的书、流动的各色读者···他们仿佛都变了,到处全都是跳跃的原子“本质”。 空气、生命体、纸张、印刷图画,每件东西往细微处想想不都是那一个个小小粒子的组合吗…

     (展开)



    36




    4


    6回应


    茶茶丸

    2016-02-17 17:23:30


    南海出版公司2016版

    就算90岁也要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心

    记得还是在看《苏菲的世界》的时候,里面曾提到好奇心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只有不断探索的哲学家和孩子们才保有“好奇心”这一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他将世界比喻为一只巨大的兔子,而我们都是生活在兔子皮毛上的蠕虫。大部分人都安逸的生活在皮毛最温暖的深处,而哲学家们…

     (展开)



    25




    2


    5回应


    璃人泪@2011

    2016-04-15 22:45:01


    南海出版公司2016版

    像天才一样思考

    理查德·费曼是个天才,这点毋庸置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研究院、加入天才云集的曼哈顿计划、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参与调查“挑战者号”事故,慧眼洞悉爆炸起因。他还会修理无线电、破解保险柜密码、画画、跳舞、演奏桑巴鼓、破译玛雅象形文字,以及发现了呼麦唱法。…

     (展开)



    18






    0回应


    Bambus

    2007-01-17 21:19:28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调侃一下,很小的时候看了《别闹了,费曼》,很遗憾的是他早已去世,否则我相信我们会欣赏到他更多幽默的语言。后来是这本书,书名便很逗人爱,一语道进心里。但是书里关于他那位美丽早逝的妻子的故事,却让人很是伤感。过程是很美丽的,虽然短暂…

     (展开)



    6




    2


    0回应


    石子滩

    2009-07-09 19:14:45

    费曼–科学的外表,艺术的内心(摘录)–总有一天我们会能够解释,为什么他妈的在梦里她会依然活着。

    以下是关于费曼爱妻艾莲去世后,费曼的一段心路历程,十分感人,那时候费曼应该只有二十五六岁。摘自《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理查德.费曼著/李沉简 徐杨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页码50-51. 我不知该怎么面对在洛斯阿拉莫斯的朋友们。我不想让别…

     (展开)



    6




    1


    2回应


    Euphrasius

    2006-06-25 08:43:15


    Commonwealth Publishing1991版

    笑闹中的真性情

    我喜欢FEYNMAN,起初完全是因为惊异和有趣,因为他的 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nynman,是一本想象不出的幽默与可爱之作,更让我从此明白许多未曾想到的做人与做事道理。 等到看着一本时,不仅是微笑,更有感动,也有会心的领悟。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很能塑造Feynman质疑一…

     (展开)



    2




    1


    0回应


    胡_说

    2007-09-15 10:29:16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版

    好书需要好的译者

    完全是被费曼的巨大魅力所吸引,所以才买了一本又一本关于他的书,不过这本书实在让我失望。为了表达费曼说话的随意,不断的将“我”说成“俺”,让我感觉在看《水浒传》里的李逵说话。 文中的很多内容其实在《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里面也出现过,再看两人的翻译,之间…

     (展开)



    4




    1


    5回应


    what?!

    2016-02-17 09:40:43


    南海出版公司2016版

    “如果是个男孩,就让他当科学家吧。”

    从另外一则豆瓣帖上读到,费曼的爸爸只是个普通的商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培养出一双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儿女。费曼出生之前,他爸爸就希望他能做个科学家。结果,他不仅成了科学家,还得了诺奖。 费曼小时候,爸爸让他坐在膝头,给他念《大英百科》,还总是将百科里的知识和他…

     (展开)



    8




    2


    2回应


    >

    更多书评
    80篇

    论坛
     · · · · · ·

    专业领域和生活中,作者都是个老顽童 来自MI40s 3 回应 2024-02-24 16:04:18
    请问适合小学生读吗? 来自船长。 3 回应 2024-02-24 16:01:33
    去哪里能看到? 来自寳+寳+*樱* 1 回应 2012-05-07 20:42:00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在线试读


    得到


    在线试读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8.5分 808人读过

      展开有售 (2)

        •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8.8分 283人读过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8.0分 679人读过

                    • 天下文化 (2003)

                      8.3分 6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 图书馆合作–>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老麦
                          老麦
                          昨天 想读

                          年糕の轮
                          年糕の轮
                          昨天 想读

                          爱缺爷的心不缺
                          爱缺爷的心不缺
                          昨天 想读

                          阿文导演
                          阿文导演
                          昨天 想读

                          > 421人在读

                          > 2695人读过

                          > 15193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一个满是好奇心的人
                          培养一名科学家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就像数一、二、三那么简单
                          逐渐领先
                          城市旅馆
                          究竟谁是赫曼
                          费曼——歧视女性的猪猡!
                          信不信——我刚和他握过手?
                          信件、照片和素描
                          第二部: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
                          篇首琐语
                          决定自杀
                          数据和事实
                          留意背后!
                          探子.
                          奇妙的数字
                          引起激烈争论的附件
                          第十条建议
                          会见新闻媒体
                          事后的思索
                          附录:航天飞机可靠性之我见
                          第三部:后记
                          开篇语
                          科学的价值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NASA 必须让国会相信,有一个巨大的工程,必须而且只
                          有NASA 才能完成。在这样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夸大其词(现
                          在看来他们的确那样做了):他们夸大说航天飞机能省多少多少
                          钱,能重复起飞多少次;他们夸大飞行的安全性;他们也夸大
                          这样的飞行能带来多少重大的科学发现。他们说,“只要花这点
                          钱,我们一定能办到!”
                          同时,下面的工程师们却在叫,“不!我们办不到!用这么
                          点经费是不可能保证那么多次飞行的安全的,因为这意味着我
                          们要卡掉许多必要的检验。”
                          不过,去国会打交道的人根本不想知道这些。原因很简单:
                          如果他们知道了这些而还要按原计划向国会报告,那他们就犯
                          了蒙骗国会的大罪!于是,最好的出路就是压根儿对问题不知
                          不晓。用不了多久,这种“对下面的问题最好不知道”的态度
                          蔓延开来,层层报喜不报忧。这就是为什么当有人报告,“密封
                          圈的问题不解决,飞行就应该停止”的时候,主管人员会采取
                          置若罔闻的态度——“我不想知道这些问题”,“飞行可以继续,
                          否则影响不好”。
                          他们大概不会明明白白地申明,“别向我汇报问题。”但他
                          们可以不鼓励对话,这样的结果是一样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
                          条文规定上写的什么,而在于当一个人向他的上级反映问题时,
                          得到的是鼓励赞许还是冷冰冰的面孔。如果他得到的是“快告
                          诉我更多的情况”或“能不能试这些……那些……”,他会积极
                          性上升;相反,如果回答是“你自己看着办吧”,用不了几次,
                          他就会泄气地想,“见鬼去吧,关我什么事!”
                          这便是我的推论;上层的夸张不实与基层的实际状况无法
                          调和,信息交流受到阻碍甚至中断,最终导致高层的管理人员
                          对下边的情况极不熟悉。 (查看原文)

                          Ying
                          3 回复
                          27赞
                          2012-04-14 13:46:44

                          —— 引自章节:第二部分NASA

                          另外一个问题是当时白宫是否对NASA 施加了压力。
                          让中学教师麦考利夫在“挑战者号”上当宇航员是里根总
                          统的主意,意图是要象征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里根是在“挑战
                          者”失事前一年的国会讲演上提出它的,如果在第二年的国会
                          讲演时,麦考利夫能从航天飞机上打招呼,那该是多么地给里
                          根长情绪!所以,看上去很有可能白宫从中做了什么手脚。
                          我调查了很多人,问了很多问题,最终结论是白宫是清白
                          的。
                          当时,压着摩腾公司同意起飞的穆勒只是个中层经理。假
                          如白宫要告诉NASA“总统要你们保证明天起飞”的话,那么
                          这道命令必须层层下传,直到至少与穆勒同级的人都知道。这
                          样,就会有许多人知道它。但我的调查结果并非如此。
                          经过这几个月,我慢慢明白了华盛顿和NASA 这种机构的
                          风格。我从亲身经历中学到,他们不用明白的指令就能默契地
                          知道该做什么。
                          在航天飞机这件事上,NASA 一直就面对着巨大的压力,
                          要不断地证明NASA 的能力和成就。至于里根总统要在国会讲
                          演的时限,应该说是次要的问题了。NASA 总是要拚命让航天
                          飞机按时升空的。 (查看原文)

                          Ying
                          3 回复
                          27赞
                          2012-04-14 13:46:44

                          —— 引自章节:第二部分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