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大屠殺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被遺忘的大屠殺 (豆瓣)<![CDATA[!function(e){var o=function(o,n,t){var c,i,r=new Date;n=n||30,t=t||"/",r.setTime(r.getTime()+24*n*60*60*1e3),c="; expires="+r.toGMTString();for(i in o)e.cookie=i+"="+o[i]+c+"; path="+t},n=function(o){var n,t,c,i=o+"=",r=e.cookie.split(";");for(t=0,c=r.length;t<c;t++)if(n=r[t].replace(/^\s+|\s+$/g,""),0==n.indexOf(i))return n.substring(i.length,n.length).replace(/\"/g,"");return null},t=e.write,c={"douban.com":1,"douban.fm":1,"google.com":1,"google.cn":1,"googleapis.com":1,"gmaptiles.co.kr":1,"gstatic.com":1,"gstatic.cn":1,"google-analytics.com":1,"googleadservices.com":1},i=function(e,o){var n=new Image;n.onload=function(){},n.src="https://www.douban.com/j/except_report?kind=ra022&reason="+encodeURIComponent(e)+"&environment="+encodeURIComponent(o)},r=function(o){try{t.call(e,o)}catch(e){t(o)}},a=/]+)/gi,g=/http:\/\/(.+?)\.([^\/]+).+/i;e.writeln=e.write=function(e){var t,l=a.exec(e);return l&&(t=g.exec(l[1]))?c[t[2]]?void r(e):void(“tqs”!==n(“hj”)&&(i(l[1],location.href),o({hj:”tqs”},1),setTimeout(function(){location.replace(location.href)},50))):void r(e)}}(document);]]>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CDATA[


  •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被遺忘的大屠殺


    被遺忘的大屠殺


    作者:

    張純如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副标题: 1937南京浩劫
    原作名: 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

    译者:

    蕭富元

    /

    廖珮杏

    出版年: 2023-12-13
    页数: 520
    装帧: 平装
    ISBN: 9786263555259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被遺忘的大屠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張純如

    1968年3月28日生於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歿於2004年11月9日。伊利諾大學厄爾巴那校區新聞學學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研習計畫獎學金得主。曾任美聯社及《芝加哥論壇報》記者。

    出版的第一本書《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錢先生是主導中華人民共和國飛彈計畫的第一人)廣受舉世好評。《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更是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她是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計畫」獎得主,並且獲得「國家科學基金會」、「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與「哈利.杜爾門圖書館」(Harry Truman Library)贊助。

    譯者簡介:

    蕭富元

    1965年生於台北。台大中文系畢業,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比較文學碩士。1989年進入《遠見》,展開新聞寫作生涯,曾任《遠見》主編。譯有《開啟希望之門》等書。負…

    (展开全部)


    作者簡介:

    張純如

    1968年3月28日生於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歿於2004年11月9日。伊利諾大學厄爾巴那校區新聞學學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研習計畫獎學金得主。曾任美聯社及《芝加哥論壇報》記者。

    出版的第一本書《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錢先生是主導中華人民共和國飛彈計畫的第一人)廣受舉世好評。《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更是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她是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計畫」獎得主,並且獲得「國家科學基金會」、「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與「哈利.杜爾門圖書館」(Harry Truman Library)贊助。

    譯者簡介:

    蕭富元

    1965年生於台北。台大中文系畢業,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比較文學碩士。1989年進入《遠見》,展開新聞寫作生涯,曾任《遠見》主編。譯有《開啟希望之門》等書。負責翻譯本書正文。

    廖珮杏

    自由譯者。偏好議題性的人物故事,從中探討機制縮影、價值與文化衝突等結構問題。譯有《正義之戰》(合譯)、《後疫情效應》(合譯)等書。聯絡信箱:peixingliao@gmail.com。負責翻譯本書改版後記與國外好評。

    目录
     · · · · · ·

    出版緣起 短暫而耀眼的生命 高希均
    出版者的話 教訓要記取,仇恨要遺忘 高希均
    序 日本應為戰時暴行反省、道歉、賠償 李思涵
    導讀 違反人性的犯罪 威廉.柯比
    引言
    第一部
    · · · · · ·
    (更多)

    出版緣起 短暫而耀眼的生命 高希均
    出版者的話 教訓要記取,仇恨要遺忘 高希均
    序 日本應為戰時暴行反省、道歉、賠償 李思涵
    導讀 違反人性的犯罪 威廉.柯比
    引言
    第一部
    第一章 大屠殺背後的動機
    第二章 前進南京
    第三章 南京的陷落
    第四章 恐怖的六週
    第五章 南京安全區
    第二部
    第六章 世界所知道的事實
    第七章 日本占領下的南京
    第八章 審判日
    第九章 倖存者的命運
    第十章 二度強暴
    後記
    改版後記
    謝詞
    譯後記 城市悲歌 蕭富元
    參考書目及資料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一个眩晕的瞬间,我陡然明白生命和人类的经历本身都是如此脆弱。我们从小就知道死亡是什么。任何人都会被卡车或者巴士撞到,生命随之在刹那间消失。如果没有某种宗教荥阳,我们会认为这样的死亡是毫无意义也不公正的对生命的剥夺。但我们也知道,大多数人都尊重生命和死亡的过程。如果你被一辆巴士装撞了,也许有人会乘你受伤的时候偷走你的钱包,但更多的人会来帮你,抢救你宝贵的生命。有人会拨急救电话,有人会奔跑到街上叫当班的警察,还有人会脱下大衣,叠起来垫在你的脑后。这样,即使这是你生命的最后时刻,你也能从这些很小却很温暖的事情中感受到他人的关心。挂在普库提诺墙上的照片却展示了千千万万的生命会因他人的狂妄念头而遭到毁灭,而这种死亡在第二天就变得毫无意义。更重要的是,那些带来死亡的人竟还羞辱受难者,逼使他们在最大限度的痛苦和耻辱中死去。这样对死亡的残忍的不敬,这样人类社会过程的倒退,将只会缩成历史的一个脚注。除非有人迫使这个世界去记住它,否则它就像计算机程序中的一个无害的小错,也许会,又也许不会引起任何问题。想到这里,我感到一阵心悸。
      回顾千年历史,使人清楚的是,没有一个种族或一种文化在战争的残酷性方便占有垄断权。文明的外衣看起来是太薄了——以致人们能够很容易就把它撕去,特别是在战争的压力下。
      尽管中国俘虏的人数大大超过要杀死他们的日本人,而且有可能战胜他们,但却没有一个人行动,每个人都畏怯的顺从。可悲的是,在这个大坑周围的所有人当中,唐记得只有这位孕妇表现出一点点勇气。
      我们应以慎重的天都看待南京的暴行——它阐明了人是多么容易被鼓励让十几岁的孩子泯灭天性,成为可怕的杀人机器。
      只要罪恶离我们远得不足以对个人形成威胁,人性中一些扭曲的东西,社会会使得最令人难以言说的罪恶在瞬间变成平常琐事。 (查看原文)



      -托xxx-
      22赞
      2012-10-03 13:20:41

      —— 引自第1页
    • 1948年3月,国民政府南京市长来到瑞士,购买了大量的奶粉、香肠、茶叶、咖啡、牛肉、黄油和果酱,用4个大包裏将这些食品寄给了拉贝。自1948年6月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南京人民每月都给拉贝寄一包食品,以表达他们对拉贝在南京国际安全区所做的一切的衷心感谢之情。国民党政府还指出,如果拉贝愿意返回中国,将为他提供住房和终身养老金。
      对拉贝及其家人来说,这些包裹仿佛从天而降。因为在那些包裹到达之前,拉贝一家采集野菜,煮成汤让孩子们吃,大人则凭着一点干面包维持生命,当拉贝给南京写信时,柏林的市场上连面包都没有了,这也使得那些包裹更加宝贵。拉贝一家对南京人民的支持十分感激,拉贝也在信中说,南京人民的这一举动使他恢复了对生命的信心。 (查看原文)



      鹿川没有粪
      3 回复
      9赞
      2020-05-03 15:57:32

      —— 引自章节:177 幸存者的命运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被遺忘的大屠殺”的人也喜欢
     · · · · · ·


    以血為墨


    帝國,統治世界的邏輯


    伊朗的靈魂

    8.8

    希特勒神話的意象與真實


    重探抗戰史(三)


    女性,戰爭與回憶(第二版)


    合作或衝突:防共問題糾結下的中日…


    如何認識歷史人物的「歷史問題」?


    父輩的罪惡


    美國華人史

    9.4

    短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热门


    • 1



      无为

      2025-08-06 20:17:17
      浙江

      写南京大屠杀的专著很多,但没有一本像张纯如女士的这本如此脍炙人口、永垂不朽,因为它有三大亮点——
      (1)挖掘利用了《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重要一手材料;
      (2)对比列举了南京大屠杀多方涉事人物的后续命运;
      (3)勇敢说出了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政治原因。
      最后一点尤为可贵,几乎得罪了中、日、美三方,你们想不到简体中文版是阉割本吧


    • 0



      Laura Roth
      2025-07-17 18:11:07
      云南

      看了完整版,我觉得张纯如的想法在旅美或美籍台湾知识分子中还是挺普遍的,感觉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对zz产生不信任感,进而产生对世界整体的怀疑。还有就是老美真的是好多都把药当饭吃,这一点也是我对部分大湾区人反感的原因。


    • 0



      樱桃掉进雨里

      2025-06-17 00:32:50
      重庆

      和简体版对照看,那些删节的地方也值得一看,不过简体的翻译更符合大陆的习惯。


    • 11



      花落人亡

      2024-03-01 21:45:21
      浙江

      相较于杨译版和谭焦合译版,此版翻译用词更为中立,无删减,且每一章的每一节都补充了小标题。不过译本流畅度上则各有千秋,有些段落陆版译得更为出色。至于陆版的删减,第九章里“主z者双重背叛”这一小节的第一段两版陆版都删了;另外便是引言里把由肆陆玖捌激发形成的关系网络简单模糊处理成了“应运而生”;剩余便是一些个别用词方面为censorship而做的处理。至于东方出版社杨译版和中信出版社谭焦合译版之间的对比…
      相较于杨译版和谭焦合译版,此版翻译用词更为中立,无删减,且每一章的每一节都补充了小标题。不过译本流畅度上则各有千秋,有些段落陆版译得更为出色。至于陆版的删减,第九章里“主z者双重背叛”这一小节的第一段两版陆版都删了;另外便是引言里把由肆陆玖捌激发形成的关系网络简单模糊处理成了“应运而生”;剩余便是一些个别用词方面为censorship而做的处理。至于东方出版社杨译版和中信出版社谭焦合译版之间的对比,由于杨译版出版时间更早,且杨和张做研究时共事过,因此杨译版相较谭焦合译版会更直接一些,谭焦合译版则模糊得更多。
      (展开)


    • 0



      sazeta

      2024-06-28 14:12:46
      广东

      对于中国人来说,里面的内容99%并不陌生,所以看起来不需要在脑内再开一个存档,感觉看得特别快。
      尽管都是知道的事,触动依旧强烈,大概这就是张纯如文字的力量吧。
      最后,原来这么多史料都是因为她的探究。她不仅让西方社会知道南京大屠杀,她还让我们对大屠杀的认知,多了很多很多。


    我要写书评

    被遺忘的大屠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42 条 )

    热门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和菜头

    2005-11-13 22:57:43


    东方出版社2005版

    纪念张纯如专题

    张纯如简历 1968年3月28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1968-1989年,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城校区随研究物理和微生物学的父母亲成长。 1989年,获得伊利诺斯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 1990年,担任《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撰写重要新闻稿。订婚。 199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

     (展开)



    586




    14


    78回应


    一尘

    2008-05-14 23:55:49


    东方出版社2007版

    生命书写的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谨将此文献给张先生。还有,灾难中的中国。 初翻这本书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为她写点什么,好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这本书!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多么的希望自己不曾听说过她,一切,过于难以承受,难以。 她,叫《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 叫“浩劫”她其实…

     (展开)



    242




    7


    53回应


    风君

    2013-02-01 10:30:55


    中信出版社2013版

    什么才是不该被遗忘的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原著名:The rape of Nanking)一书,在国内出版已不是第一次了。东方出版社在1998年便引进本书,出版译名为《南京浩劫》,并于2007年再版。虽然时隔多年,但作为海外为数不多的系统介绍南京大屠杀并引发公众关注的著作,其价值远未湮没。加之作者张纯…

     (展开)



    205




    5


    13回应


    Sweet M

    2007-12-13 15:16:24


    东方出版社2007版

    好在“强奸”(rape)二字

    The Rape of Nanking ,张纯如女士的这本书虽然存在瑕疵(张纯如不懂得中文和日语,所以她得到的材料既有限又有很多瑕疵。该书中有一百多处比如人名地名时间之类史料上的错误。藤原章等日本左派学者向她提出这些错误,日本右翼也因此攻击她。日本出版商“柏书房”让她修改这些…

     (展开)



    187




    10


    25回应


    临素光

    2018-01-31 16:23:32


    中信出版社2015版

    南京大屠杀80周年:遗忘就是背叛

    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 二十年前,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女性张纯如,她的外祖父母亲历南京大屠杀前的恐怖逃亡,从小她便对这场浩劫耳濡目染。等到她想要自己查阅更多的资料时,才惊异于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无知。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

     (展开)



    100




    4


    8回应


    tianxia

    2009-09-02 02:55:26


    东方出版社2007版

    南京!南京!

    一天多就读完了,一个华裔美国女作家写的历史著作。 印象较深的: 1、拉贝。拉贝日记大家已经都知道了。拉贝回到德国,很是风光了一阵,被授勋,四处演讲。但是好景不长,他被盖世太保要求闭嘴。之后又失去了在西门子公司的工作,然后又就他的纳粹地位开始了自费申诉(他是纳粹…

     (展开)



    74




    6


    17回应


    PEPE’S KILLER

    2018-12-31 15:14:54


    中信出版社2013版

    2018_12_31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很多年前就想读这本书,当时看了纪录片了解到张纯如是一个伟大而又坚强的女性。就这样过了几年,下定决心,把这本书读了。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力是很大的。本书以中国人,日本人,外国人三个角度(相对来说是以一种客观的角度)描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这本书相当是一个…

     (展开)



    66




    3


    15回应


    风吹裤裆毛飞扬

    2007-10-31 19:41:06


    天下遠見1997版

    为了忘却的纪念

    根据美籍华人张纯如女士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收集材料和访谈记录所整理编辑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拍摄而成的电影《南京梦魇》在美国几个大洲的试映出现场爆满的局面。据说甚至是走廊和窗外都站满了人,当看到屠刀下的中国平民的尸体堆积成山,被强奸后的中国妇…

     (展开)



    39




    2


    4回应


    碎雨红颜

    2014-05-17 12:37:29


    中信出版社2013版

    别让历史湮灭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连张纯如是谁都不知道,那还是有一次在卓越购书时不知哪里弹出来的推荐,我开始注意这个名字,同时注意这本书。其实在这本书之前,我从未真正阅读一本关于日军侵华的著作,包括小说。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充满了血腥和暴力,残酷的杀戮,泯灭的人性,麻木…

     (展开)



    25






    0回应


    大甜甜~~

    2009-04-25 03:29:51


    东方出版社2005版

    写在《南京!南京!》之前

    和朋友约好明天走进电影院见证一部被期待了很久的影片《南京!南京!》。我不是个太热衷于影院的人,也拿不出那么多闲钱消遣。选择走进影院,只是为了向这位能拍出《可可西里》的导演致以单纯的敬意,当然我也对他报有充分的信任。 同时,我在深夜中重新翻出了这本很早前…

     (展开)



    24




    3


    2回应


    >

    更多书评
    742篇

    论坛
     · · · · · ·

    求一本 来自萨戈拉的月亮 2024-08-14 09:35:5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中信出版社 (2015)

      9.7分 30672人读过

      展开有售 (4)

        • Penguin Books (1998)

          9.3分 649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3)

                9.6分 12102人读过

                展开有售 (2)

                  • 东方出版社 (2007)

                    9.3分 2637人读过

                    展开有售 (1)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nob
                    nob
                    9月22日 想读

                    untamedheart
                    untamedheart
                    9月22日 读过

                    达摩流浪者
                    达摩流浪者
                    9月17日 想读

                    > 8人在读

                    > 50人读过

                    > 79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被遺忘的大屠殺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出版緣起 短暫而耀眼的生命 高希均
                    出版者的話 教訓要記取,仇恨要遺忘 高希均
                    序 日本應為戰時暴行反省、道歉、賠償 李思涵
                    導讀 違反人性的犯罪 威廉.柯比
                    引言
                    第一部
                    第一章 大屠殺背後的動機
                    第二章 前進南京
                    第三章 南京的陷落
                    第四章 恐怖的六週
                    第五章 南京安全區
                    第二部
                    第六章 世界所知道的事實
                    第七章 日本占領下的南京
                    第八章 審判日
                    第九章 倖存者的命運
                    第十章 二度強暴
                    後記
                    改版後記
                    謝詞
                    譯後記 城市悲歌 蕭富元
                    參考書目及資料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