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CDATA[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华夏意匠
作者:
李允鉌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出版年: 2014-2-1
页数: 447
定价: 130.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1841976
豆瓣评分
9.4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华夏意匠的创作者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李允鉌出身书香世家,其父李研山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岭南画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山水画大师”。李允鉌在其父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中国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基础。五十年代李允鉌自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毕业,他先后在沈阳、北京、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室内设计工作;同时还对建筑理论,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目录
· · · · · ·
卷首语
第一章 基本问题的讨论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文化和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
木结构发展的历史原因
· · · · · ·
(更多)
卷首语
第一章 基本问题的讨论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文化和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
木结构发展的历史原因
建筑的思想和政策
影响形制的特殊因素
第二章 总释
中国的文字和建筑
名词和术语的变迁
建筑物的类型和名称
“门堂之制”及其他
台观的发展和意向
第三章 分类概述
建筑物的性格和分类
住宅和房屋功能的演变
宫殿和宫城
礼制建筑
佛寺·浮屠及其他
商业建筑的集中和分散
古代为科技及工业服务的建筑物
第四章 平面
建筑平面的构成
单座建筑的平面
建筑群平面
典型的平面制式
布局的组织和程序的安排
第五章 立面
建筑立面的构图
立面构图的组织和展开
台基
屋身
屋顶
第六章 结构与构造
结构·构造的设计
结构原则的演变
材料的选择和标准的制定
构件的形制
屋面的构造和屋面的曲线
第七章 主要构件的形制
柱和柱础
斗拱
雀替·驼峰和隔架
栏杆
槛框和隔扇
第八章 色彩·装饰及“内檐装修”
色彩的由来
装饰和彩画
天花和藻井
门窗
隔断
第九章 园林建筑
设计思想和意念
历史的基础
构图的原则
园的构成元素
“园群”的组织
第十章 房屋以外的建筑物
非房屋建筑
城墙和城楼
桥及“桥屋”
“塔庙”及“塔坟”
陵堂与墓室
第十一章 城市规划
古代的城市和规划
都城的盛衰和兴亡
城市形状的产生和变迁
城市的内容和组织
道路网和城市的布局
第十二章 设计·施工·研究和著述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
古代的建筑设计工作
古代的建筑施工工作
古代有关建筑的研究和著述
近代有关中国古典建筑的研究和著述
发展的终结和传统的继承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国建筑的施工时间比起西方建筑快得多。虽然西方石结构的巨大单体建筑在工作量上比中国单体建筑大得多,但是,即使工作量相同,中国建筑施工起来也较为方便容易,主要原因是中国建筑的规模是由量的积累而来,分布的广,工作面大,可以同时进行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工作。同时由于结构上采用标准化和定型化,可以通过严密的施工组织发挥最大的效率。过去,研究建筑的学者很少注意到这个问题,没有提出过施工快速是中国在建筑上的另一个很大的特色。 (查看原文)
xiner
23赞
2012-05-08 09:19:33—— 引自章节:各种标记点
-
….第三就是提供了早期具有高台建筑特征的一种“宫观”的例证,指出了是“台”与整个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夯土的台是作为“建筑体量”或“构造部分”而存在,并不是纯然是一个用来放置建筑的“台座”。这一来,平台配置和空间组织就转换成了另一种方式,属于“整体集中式”的建筑了。 (查看原文)
xiner
23赞
2012-05-08 09:19:33—— 引自章节:各种标记点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华夏意匠”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韩非
8.3
-
-
司母戊鼎还有多少待解之谜
6.9
-
-
北宋的古文运动
7.3
-
-
中国住宅概说
8.5
-
-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9.0
-
-
从绘图到建筑物的翻译及其他文章
9.7
-
-
新千年的好莱坞
6.8
-
-
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
9.3
-
-
建筑的古典语言
8.9
-
-
日本建筑史序说
9.0
短评
· · · · · ·
(
全部 80 条
)
-
0
有用
追故事的丰
2019-01-27 23:37:37
厚,但看起来挺快的。作为了解中国古建筑常识的扫盲性读物,还是值得一翻的。不过,虽然书以“意匠”为名,但由于作者工科出身背景以及成书较早,个人感觉他更多的突出了“匠”,而在“意”上着力不够,没有凸显古建筑的美与韵(特别是前半部分尤其如此,后面相对好些),而且对许多实例的分析点到为止非常粗略,让人觉得很不尽兴。希望在再版的过程中,有跨学科背景的学者不断补充完善并且最好用彩印。
-
0
有用
C
2024-04-23 00:07:02
意大利
恨没有早点读
-
0
有用
✎❀
2023-07-09 18:09:07
上海
中国汉字中,“城市”中的“城”便是城墙之意,是一种理性的防御工程,往往先有城墙后有市区,是由政府有计划地将城市的外壳先砌筑起来,再慢慢形成规整的城市内部,是一种由外至内的生长;而西方的“city”则是指市民享受公共生活的地方,大多数的形成都与地理环境相关,在河流或道路的交汇处形成市中心,再慢慢向外扩张成大城市,是一种由内往外的生长模式。
-
0
有用
靚仔胡迪
2022-03-13 12:47:26
含泪强烈推荐.比侯老师那本可以压死人的《中国建筑美学》来说好啃太多了(虽然这本也很厚就是了).与其说是这本《华夏意匠》是纯史论研究,不如说是把借助现代建筑的观点把中国古建筑的能折射出的问题都涉及一遍.非常适合入门者看.
-
0
有用
黎戈
2022-11-11 08:20:47
江苏
建筑确实是神奇的艺术,它是把最抽象的思想、理念、哲学观,用最具体担当的方式去践行。建筑史其实就是人类文明史,这本书细腻解析了意识形态、礼制儒学对中国建筑乃至城市规划的渗透,是工科生明晰结实的写法,没有玄虚和雾化的诗意(有时看到一些写古迹名园的文,已经近乎于玄学了,美本是虚物,以虚写虚搞不好就成跳大神了)。
我要写书评
华夏意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考研必备
看到前面的评论都是说这个书的不好 我觉得有些不敢苟同 如此一本好书怎么能这样评论他呢? 要知道这本书不论是建筑学子还是规划学子向往崇拜的一本书啊 许多考研的兄弟姐妹为了这本书可是淘心掏肝的找啊 在网络书籍还没普及的时候 这样一本书即使是不打折也是被人抢到空 还好现…
(展开)

意匠存亡
这是一本看一眼就确信它会成为不朽经典的书。一般的古建书籍给人的感觉就是——啊,它们很美好,可是已经过去了。这本书却试图告诉你,千年大国的建筑之脉还活着,时代没有抛弃它。 现代主义的框架体系有什么稀奇的呢?中国木构框架体系已经演变了几千年了。 …
(展开)

如饮好茶,回味无穷
看到豆瓣上很多友人的评价,几乎都说此乃考研必备之书,我了解此书也是在考研时期,无奈,那是自己反而心浮气躁,不能静心阅读,走马观花的看过,对立面插图倒是赞口不绝,我买的是当时的最新版,包装之精美价位,图片印刷很清晰,让人看着就很舒坦。 作者论述的方式…
(展开)

一个建筑师难得的思考,1980s的高度
首先,值得敬佩的是一位建筑师写建筑史,或者应该称之为建筑文化史,能了解之多、理解之深,实属罕见。在我们周边徘徊了太多不知中国传统建筑原理之辈,奉别子为家宗,“数典忘祖”之属比比皆是。 回头一想,建筑本就是一种实践,“营造”一名便是动词组成。假使中国…
(展开)

建筑的弹性
Flexibility therefore represents the set of all unsuitable solutions to a problem. –《建筑学教程》 建筑的弹性有时会纳入建筑师们的考虑范围,因为部分专用建筑的利用率不高,便开始思考在平时能不能也挪作他用。宗教庙堂是经常可以发挥此类作用的,巴厘岛的宗教场所…
(展开)

从设计层面分析古建筑
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书,从设计层面展开,平面组织立面构成,结构选择,以及多种不同建筑类型分析古建筑。引经据典,同时配以生动图集,解释古建筑的每一处构件。身为建筑系学生,为之前去看古建时的不知深深愧疚。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轴线,但这样层层渗透的方式更为生动理性。 同…
(展开)

评论华夏意匠
用现代的思维分析古建 和别的历史书口味不同~ 天大这个版本 只是把以前的繁体转了简体出版 图片不大好
(展开)

透彻讲述中国古建设计原则~
在国内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写中国建筑史的书籍里面,这本书估计能排进前十去。倒不是因为作者有多么有名,至少在华工读书的时候,学校里面也很少提起有李老先生这号人物。不过书嘛,是好的东西就会传下来,尤其是这种经过实践检验的书,到目前为止有30年左右了吧,还在市面上…
(展开)

礼制与意匠
如今国内的城市规划向政治看齐,遍地的大马路和空荡的广场。大而无当的,模棱两可的,花里胡哨的所谓设计比比皆是。然而建筑不只是无感情的堆砌,不只是各种各样的历史“风格”,我们若只把精力集中在“哥特”,“古典主义”,“都铎”,“拜占庭”等等外观上,便只是个抄书人…
(展开)
>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9.2分 3223人读过
-
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建筑/景观/园林/城市设计】
(爱玛·包法利) - 阶梯阅读书目第一期
(白宇极) - 待借
(Francium) - 《茫然尘世的珍宝》阅读书单
(黑道少女沈來迟) - 果壳:100个学科的入门书籍推荐(全)
(午睡症候群)
谁读这本书?
· · · · · ·
why
9月14日 想读
Rachel li
9月7日 想读
豆友Pfe1e_sW4A
8月23日 想读
> 104人在读
> 251人读过
> 1340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 · · · · ·
订阅关于华夏意匠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卷首语
第一章 基本问题的讨论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文化和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
木结构发展的历史原因
建筑的思想和政策
影响形制的特殊因素
第二章 总释
中国的文字和建筑
名词和术语的变迁
建筑物的类型和名称
“门堂之制”及其他
台观的发展和意向
第三章 分类概述
建筑物的性格和分类
住宅和房屋功能的演变
宫殿和宫城
礼制建筑
佛寺·浮屠及其他
商业建筑的集中和分散
古代为科技及工业服务的建筑物
第四章 平面
建筑平面的构成
单座建筑的平面
建筑群平面
典型的平面制式
布局的组织和程序的安排
第五章 立面
建筑立面的构图
立面构图的组织和展开
台基
屋身
屋顶
第六章 结构与构造
结构·构造的设计
结构原则的演变
材料的选择和标准的制定
构件的形制
屋面的构造和屋面的曲线
第七章 主要构件的形制
柱和柱础
斗拱
雀替·驼峰和隔架
栏杆
槛框和隔扇
第八章 色彩·装饰及“内檐装修”
色彩的由来
装饰和彩画
天花和藻井
门窗
隔断
第九章 园林建筑
设计思想和意念
历史的基础
构图的原则
园的构成元素
“园群”的组织
第十章 房屋以外的建筑物
非房屋建筑
城墙和城楼
桥及“桥屋”
“塔庙”及“塔坟”
陵堂与墓室
第十一章 城市规划
古代的城市和规划
都城的盛衰和兴亡
城市形状的产生和变迁
城市的内容和组织
道路网和城市的布局
第十二章 设计·施工·研究和著述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
古代的建筑设计工作
古代的建筑施工工作
古代有关建筑的研究和著述
近代有关中国古典建筑的研究和著述
发展的终结和传统的继承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