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选集(上下)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 (豆瓣)<![CDATA[!function(e){var o=function(o,n,t){var c,i,r=new Date;n=n||30,t=t||"/",r.setTime(r.getTime()+24*n*60*60*1e3),c="; expires="+r.toGMTString();for(i in o)e.cookie=i+"="+o[i]+c+"; path="+t},n=function(o){var n,t,c,i=o+"=",r=e.cookie.split(";");for(t=0,c=r.length;t<c;t++)if(n=r[t].replace(/^\s+|\s+$/g,""),0==n.indexOf(i))return n.substring(i.length,n.length).replace(/\"/g,"");return null},t=e.write,c={"douban.com":1,"douban.fm":1,"google.com":1,"google.cn":1,"googleapis.com":1,"gmaptiles.co.kr":1,"gstatic.com":1,"gstatic.cn":1,"google-analytics.com":1,"googleadservices.com":1},i=function(e,o){var n=new Image;n.onload=function(){},n.src="https://www.douban.com/j/except_report?kind=ra022&reason="+encodeURIComponent(e)+"&environment="+encodeURIComponent(o)},r=function(o){try{t.call(e,o)}catch(e){t(o)}},a=/]+)/gi,g=/http:\/\/(.+?)\.([^\/]+).+/i;e.writeln=e.write=function(e){var t,l=a.exec(e);return l&&(t=g.exec(l[1]))?c[t[2]]?void r(e):void(“tqs”!==n(“hj”)&&(i(l[1],location.href),o({hj:”tqs”},1),setTimeout(function(){location.replace(location.href)},50))):void r(e)}}(document);]]>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CDATA[


  •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

    作者:

    [德国]
    马丁·海德格尔

    / 编者
    孙周兴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译者:

    孙周兴

    /

    孙周兴


    出版年: 1996-12
    页数: 1351
    定价: 8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20世纪人类思想家文库
    ISBN: 9787542609915

    豆瓣评分

    9.1


    218人评价


    5星

    67.9%


    4星

    24.8%


    3星

    6.0%


    2星

    0.0%


    1星

    1.4%





    评价: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下卷目录
    第四编 神学之维
    现象学与神学(1927年)
    尼采的话“上帝死了”(1943年)
    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1957年)
    第五编 技术的追问
    · · · · · ·
    (更多)

    下卷目录
    第四编 神学之维
    现象学与神学(1927年)
    尼采的话“上帝死了”(1943年)
    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1957年)
    第五编 技术的追问
    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1935/36年)
    世界图象的时代(1938年)
    技术的追问(1950年)
    科学与沉思(1953年)
    第六编 语言之说
    语言(1950年)
    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1953/54年)
    语言的本质(1957/58年)
    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
    第七编 思的问题
    从思的经验而来(1947年)
    物(1950年)
    筑・居・思(1951年)
    什么召唤思?(1952年)
    泰然任之(1955年)
    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1964年)
    所思(1970年)
    第八编 自我陈述
    给理查森的信(1962年)
    我进入现象学之路(1963年)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1966年)
    附录
    附录一:马丁・海德格尔生平年表
    附录二:马丁・海德格尔著作目录
    附录三:马丁・海德格尔全集目录(中文)
    附录四:马丁・海德格尔全集目录(德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物实现世界。世界赐予物。 (查看原文)



      لفة
      2赞
      2012-05-05 19:02:10

      —— 引自第994页
    • 世界与物并非相互并存。世界与物相互贯通(durchgehen)。……唯当亲密的东西,即世界与物,完全分离并且保持分离之际,才有亲密性起作用。
      “区分”一词现在所命名的,并不是一个表示形形色色的不同事物的种类概念。这里所谓的“区分 ”仅仅是作为这个一(dieset Eine)。它是唯一的。……在实现世界和物之际,区分使世界和物相互实现(zutragen)。作为“中间“,区分才首先决定世界和物进入它们的本质之中,也即进入它们的并存中——这种并存的统一是由区分来实现的。(第995页) (查看原文)



      لفة
      2赞
      2012-05-05 19:02:10

      —— 引自第99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20世纪人类思想家文库(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拉康选集》《舍勒选集(上下)》《蒂里希选集(上下)》《海德格尔选集(上下)》《胡塞尔选集(上下)》

    喜欢读”海德格尔选集(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形式显示的现象学

    8.9

    讲话与生平证词

    9.6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

    9.4

    时间概念史导论

    8.8

    同一与差异

    8.9

    Being-in-the-World

    9.1

    论人的自由之本质

    8.8

    早期著作

    8.9

    解构-指引


    柏拉图的《智者》

    9.3

    短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热门


    • 0



      管理員

      2022-03-16 09:41:47


      国内所有西方哲学著作的译本中,翻译合格的不足十一。


    • 0



      宣棋

      2016-12-06 14:52:23


      个别篇章的个别页码,用作reference, 减一星给翻译=。=


    • 0



      陈小憨˙Ꙫ˙

      2021-11-22 21:10:44


      存在主义研究的重点是人,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称作“此在”。美的本质存在而不可言说。艺术是真理的发生,艺术是一种创造,它还是一种保存。艺术是真理自行置入,人民历史性生存的创造和保存就是艺术。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本源的探讨, 在本性上就是探讨存在者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 人们凭借对艺术品愉悦的感性效果来评价艺术作品。通过去蔽, 从人人都熟悉的艺术作品来揭示艺术作品自身。 在此, 艺术作品是通向真理的必由…
      存在主义研究的重点是人,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称作“此在”。美的本质存在而不可言说。艺术是真理的发生,艺术是一种创造,它还是一种保存。艺术是真理自行置入,人民历史性生存的创造和保存就是艺术。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本源的探讨, 在本性上就是探讨存在者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 人们凭借对艺术品愉悦的感性效果来评价艺术作品。通过去蔽, 从人人都熟悉的艺术作品来揭示艺术作品自身。 在此, 艺术作品是通向真理的必由路径。通过去蔽, 从人人都熟悉的艺术作品来揭示艺术作品自身。 在此, 艺术作品是通向真理的必由路径。作品的存在建立了一个世界, 这里的世界既不是物的纯然聚合, 也非物的对象化。 因此, 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
      (展开)


    • 0



      Leezy

      2008-01-05 12:29:11


      在读上,下还没借,不错的~


    • 0



      冰红深蓝

      2015-10-19 17:26:08


      目前只读过几篇,包括《世界图像的时代》《技术的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如当节日的时候……》


    我要写书评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热门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宣棋

    2016-12-06 15:15:04

    2016. Oct-Dec: 为什么海德格尔这么难读?

    2016/Dec/5th 如题,为什么海德格尔这么难读?(吐槽) 因为想读懂海德格尔,至少要这样==》 – 有德语或英语的篇章阅读能力,然后要懂一些古希腊语、拉丁语,中世纪英语,特别是有关于比较常见的词根、词源的部分。会一点法语也有帮助,但文中并不常见。 – 古希腊部分读过柏…

     (展开)



    7




    1


    0回应


    Lowlibrarian

    2016-05-26 14:41:24

    《海德格尔选集》读书笔记

    选集集合了海氏大部分重要文献。包括《存在与时间》的导论(1927)、《尼采的话“上帝死了”》(1943)、《……人,诗意地栖居……》(1951)等等。 Heidegger前期与后期之间存在一个“转向”(Kehre): 前期海氏哲学的问题出发点是“此在”(Dasein),突出了“此在的存…

     (展开)



    10




    2


    0回应


    J.T.

    2018-05-04 20:30:12

    装X大师

    很多人觉得海德格尔很难读,因为晦涩难懂。晦涩难懂会如何?会让人觉得有学问,还是大学问。那么,当年裘千丈以剑插腹,以口吐烟,以手削杯,谁又明白他这是什么门道?又有谁初次看到不认为裘千丈不是在施展上层功夫?海德格尔明显就是中了维特根斯坦所提到的哲学的一种甜蜜之…

     (展开)



    2






    2回应


    xinkuo

    2010-05-16 22:46:25

    推土机与海德格

    推土机与海德格 我瞥了一眼这个庞然大物 翻斗的叉子上带着雨后的泥土 驾驶室空无一人 有一份带油渍的《渤海早报》 上面有一扇小小的铁门 用一根绿色的电线捆绑着 当做锁 铁门锈迹斑斑 它出现在闹市 像个莫名其妙的 在雨后的傍晚默默行乞的人 手朝向天张开 有人注意到梵高…

     (展开)



    3




    1


    0回应


    之乙

    2020-11-08 23:23:22

    海德格尔的自相矛盾

    一 古代和中世纪到底有没有实验呢? 在《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一文中(p849): “人们常常进一步认为,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差异在于,现代科学从事实验并且‘实验地’证明它的知识。但是,实验或者通过对事物和事件的特定排列而获得关于事物状态的信息的试验,在古代…

     (展开)









    0回应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 来自筱雅edisayeah 7 回应 2014-02-27 10:42:39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 图书馆合作–>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战栗与恐惧
    战栗与恐惧
    今天凌晨 读过

    叔黑马
    叔黑马
    9月11日 想读

    酒能递刀
    酒能递刀
    9月4日 想读

    Cinéphilie
    Cinéphilie
    8月31日 在读

    > 103人在读

    > 275人读过

    > 1706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海德格尔选集(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下卷目录
    第四编 神学之维
    现象学与神学(1927年)
    尼采的话“上帝死了”(1943年)
    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1957年)
    第五编 技术的追问
    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1935/36年)
    世界图象的时代(1938年)
    技术的追问(1950年)
    科学与沉思(1953年)
    第六编 语言之说
    语言(1950年)
    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1953/54年)
    语言的本质(1957/58年)
    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
    第七编 思的问题
    从思的经验而来(1947年)
    物(1950年)
    筑・居・思(1951年)
    什么召唤思?(1952年)
    泰然任之(1955年)
    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1964年)
    所思(1970年)
    第八编 自我陈述
    给理查森的信(1962年)
    我进入现象学之路(1963年)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1966年)
    附录
    附录一:马丁・海德格尔生平年表
    附录二:马丁・海德格尔著作目录
    附录三:马丁・海德格尔全集目录(中文)
    附录四:马丁・海德格尔全集目录(德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物实现世界。世界赐予物。 (查看原文)

    لفة
    2赞
    2012-05-05 19:02:10

    —— 引自第994页

    世界与物并非相互并存。世界与物相互贯通(durchgehen)。……唯当亲密的东西,即世界与物,完全分离并且保持分离之际,才有亲密性起作用。
    “区分”一词现在所命名的,并不是一个表示形形色色的不同事物的种类概念。这里所谓的“区分 ”仅仅是作为这个一(dieset Eine)。它是唯一的。……在实现世界和物之际,区分使世界和物相互实现(zutragen)。作为“中间“,区分才首先决定世界和物进入它们的本质之中,也即进入它们的并存中——这种并存的统一是由区分来实现的。(第995页) (查看原文)

    لفة
    2赞
    2012-05-05 19:02:10

    —— 引自第9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