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CDATA[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
作者:
[法] 吉尔·德勒兹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Spinoza philosophie pratique
译者:
冯炳坤
出版年: 2004-1-1
页数: 158
定价: 1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ISBN: 9787100039352
豆瓣评分
9.1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的创作者
· · · · · ·
· · · · · ·
目录
· · · · · ·
录
第一章 斯宾诺莎的生活
文献介绍
第二章 论《伦理学》与道德之间的差别
第三章 关于“恶”之问题的几封信
(与布林堡的通信)
· · · · · ·
(更多)
录
第一章 斯宾诺莎的生活
文献介绍
第二章 论《伦理学》与道德之间的差别
第三章 关于“恶”之问题的几封信
(与布林堡的通信)
第四章 《伦理学》主要概念之引得
第五章 斯宾诺莎思想之演变
(关于《知性改进论》之未完成)
第六章 斯宾诺莎与我们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后来黑格尔指摘斯宾诺莎无视否定及其力量,其实这正是斯宾诺莎之光荣与清白,正是他自己的发现。在一个被否定所折磨的世界上,他对生活、对生活之力量具有足够的信心以质疑死亡,质疑人们的谋害欲,质疑善与恶、正邪之规律。他有足够的信心去谴责、揭露一切否定之幽灵。革出教门,战争,暴政,反动,宛若为自由而战那样为其奴役地位而战的人们——这一切构成斯宾诺莎所生活的否定之世界。 (查看原文)
吃月亮的人
5 回复
3赞
2021-12-02 00:06:15—— 引自章节:第一章 斯宾诺莎的生活
-
不仅这些主动的感受或情绪只能是快乐与爱,而且是很特别的快乐与爱,因为它们不再由我们的圆满或行动力量之增加所确定,而是由这个力量或圆满之充分的正式持有所确定。我们应该将幸福一词就给这些主动的快乐:犹如被动的快乐那样,在绵延中它们似乎征服和延伸自己,但是,其实它们是永恒的,而且不再以绵延来说明;它们不再意味着一些过渡和转变,而是与它们所来自的充分的观念在一起,在永恒之样式上,表达它们自身和相互表达。 (查看原文)
吃月亮的人
1赞
2021-12-05 22:10:12—— 引自章节:第四章 《伦理学》主要概念之引得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 · · · · ·
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共55册),
这套丛书还有
《解释的冲突》《声音与现象》《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色情史》《继承人》
等
。
喜欢读”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尼采与哲学
9.4
-
-
批评与临床
8.7
-
-
康德与柏格森解读
8.7
-
-
德勒兹论福柯
8.7
-
-
康德的批判哲学
9.2
-
-
哲学的客体
8.2
-
-
差异与重复
9.4
-
-
野蛮的反常
8.6
-
-
论精神
8.5
-
-
导读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9.6
短评
· · · · · ·
(
全部 123 条
)
-
1
有用
神圣邪恶
2024-06-03 11:17:57
上海
黑格尔谴责斯宾诺莎的思想中没有否定,而这正是斯宾诺莎的光荣与清白
-
44
有用
momo
2007-12-31 02:01:33
最深的印象是,没读过斯宾诺莎的人可能是个典型斯宾诺莎主义者
-
1
有用
岂能无怪哉
2013-10-16 17:22:30
@_@ 果然还是要就着伦理学读效果会比较好吧 嗯嗯 虽然这一本也是不懂不过好歹是读完了 伦理学根本翻了两页就放弃了啊 改天再挑战一下好了 o( ̄ヘ ̄o#)
-
1
有用
手枝
2024-11-24 11:17:34
江西
这次主要收获倒不是行为生态学,而是共同概念的定位。即便是在主要对否定性(痛苦激情的三位一体:奴隶、暴君、教士)发动进攻的斯宾诺莎研究里,也能见到散布于褶子中那种对超验性的批判思路,因为否定与超验总是在抽象观念中汇聚一堂。
-
3
有用
pierre
2008-02-12 13:14:44
由这一处,斯宾诺莎和德勒兹一同介入我的生命。未有人将身心平行论摆脱谬论的标签又以最时髦的物理语气将它以拓扑原则辩解为佛理那般的精神,仅此德勒兹。
我要写书评
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说到底,什么是情动?
本文是德勒兹于1978年1月24日在巴黎八大所开设的 斯宾诺莎课程讲稿 的一则总结。 说到底,情动就是物体(corp)伴随理念所发生的力量变化,即物体对应于某个理念时该物体能力的增长或下降。澄清以下三点是有益的:(1)情动不同于理念;(2)情动不同于情感;(3)情感是理念的…
(展开)

成为一名斯宾诺莎主义者意味着什么?
一、成为一名斯宾诺莎主义者,在思想上,就是要努力从事关于自然之组合的一体性研究,不过这类研究必然包含着各种实验和变化,甚至还有想象的。 二、成为一名斯宾诺莎主义者,首先是对每个事物所特有的快与慢之关系,施加影响和遭受影响之性能之研究,就是把个体当成这样:「代…
(展开)

读德勒兹《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
第1页尼采,因为他本人过这种生活,他懂得构成哲学家生活之奥秘的东西。哲学家霸占苦行主义的诸般美德以便使它们服务于完全独特的、非同寻常的,实际上很少苦行性质的一些目标。(德勒兹对于斯宾诺莎的研究一开始就是面对整个哲学史的) 第4页哲学家之孤独的全部意义。因为…
(展开)

笔记 – 自由 LIBERTÉ
LIBERTÉ. – Tout l’effort de l’Éthique est de rompre le lien traditionnel entre la liberté et la volonté – que la liberté soit conçue comme le pouvoir d’une volonté de choisir ou même de créer (liberté d’indifférence), ou bien comme le…
(展开)

*
斯宾诺莎的本体论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之一,他提出的本体论平行论认为,除了上帝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物质或思维是绝对的本体,一切物质和思维都是平行存在的。这个观点与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不同,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认为存在某种固有本质的实体,而斯宾诺莎则认为一切都是…
(展开)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精神启示 | 来自pierre | 2 回应 | 2011-11-27 16:30:54 |
其人如其书 | 来自枯丙仄 | 2009-04-19 20:29:11 | |
好书 | 来自pierre | 2008-02-12 13:16:02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8.70元
购买纸质书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9.7分 44人读过
-
9.5分 105人读过
-
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 图书馆合作–>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愿主使他们的灵魂得享安息—-作家非正常死亡录
(RMR) - 豆瓣五星图书【哲学】
(爱玛·包法利) - Deleuze studies
(Feline) - 斯宾诺莎
(ReadPad) - 吉尔 德勒兹
(阿燃哥哥)
谁读这本书?
· · · · · ·
Real Blue
9月10日 想读
中坂一
9月10日 想读
吾即我
9月9日 想读
> 132人在读
> 525人读过
> 2719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 · · · · ·
订阅关于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录
第一章 斯宾诺莎的生活
文献介绍
第二章 论《伦理学》与道德之间的差别
第三章 关于“恶”之问题的几封信
(与布林堡的通信)
第四章 《伦理学》主要概念之引得
第五章 斯宾诺莎思想之演变
(关于《知性改进论》之未完成)
第六章 斯宾诺莎与我们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后来黑格尔指摘斯宾诺莎无视否定及其力量,其实这正是斯宾诺莎之光荣与清白,正是他自己的发现。在一个被否定所折磨的世界上,他对生活、对生活之力量具有足够的信心以质疑死亡,质疑人们的谋害欲,质疑善与恶、正邪之规律。他有足够的信心去谴责、揭露一切否定之幽灵。革出教门,战争,暴政,反动,宛若为自由而战那样为其奴役地位而战的人们——这一切构成斯宾诺莎所生活的否定之世界。 (查看原文)
吃月亮的人
5 回复
3赞
2021-12-02 00:06:15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斯宾诺莎的生活
不仅这些主动的感受或情绪只能是快乐与爱,而且是很特别的快乐与爱,因为它们不再由我们的圆满或行动力量之增加所确定,而是由这个力量或圆满之充分的正式持有所确定。我们应该将幸福一词就给这些主动的快乐:犹如被动的快乐那样,在绵延中它们似乎征服和延伸自己,但是,其实它们是永恒的,而且不再以绵延来说明;它们不再意味着一些过渡和转变,而是与它们所来自的充分的观念在一起,在永恒之样式上,表达它们自身和相互表达。 (查看原文)
吃月亮的人
1赞
2021-12-05 22:10:12
—— 引自章节:第四章 《伦理学》主要概念之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