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贫困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哲学的贫困 (豆瓣)<![CDATA[!function(e){var o=function(o,n,t){var c,i,r=new Date;n=n||30,t=t||"/",r.setTime(r.getTime()+24*n*60*60*1e3),c="; expires="+r.toGMTString();for(i in o)e.cookie=i+"="+o[i]+c+"; path="+t},n=function(o){var n,t,c,i=o+"=",r=e.cookie.split(";");for(t=0,c=r.length;t<c;t++)if(n=r[t].replace(/^\s+|\s+$/g,""),0==n.indexOf(i))return n.substring(i.length,n.length).replace(/\"/g,"");return null},t=e.write,c={"douban.com":1,"douban.fm":1,"google.com":1,"google.cn":1,"googleapis.com":1,"gmaptiles.co.kr":1,"gstatic.com":1,"gstatic.cn":1,"google-analytics.com":1,"googleadservices.com":1},i=function(e,o){var n=new Image;n.onload=function(){},n.src="https://www.douban.com/j/except_report?kind=ra022&reason="+encodeURIComponent(e)+"&environment="+encodeURIComponent(o)},r=function(o){try{t.call(e,o)}catch(e){t(o)}},a=/]+)/gi,g=/http:\/\/(.+?)\.([^\/]+).+/i;e.writeln=e.write=function(e){var t,l=a.exec(e);return l&&(t=g.exec(l[1]))?c[t[2]]?void r(e):void(“tqs”!==n(“hj”)&&(i(l[1],location.href),o({hj:”tqs”},1),setTimeout(function(){location.replace(location.href)},50))):void r(e)}}(document);]]>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CDATA[


  •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哲学的贫困


    哲学的贫困


    作者:

    马克思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
    出版年: 1949-09
    页数: 184
    定价: 0.54
    装帧: 平装
    丛书: 白皮书
    统一书号: 1001-1

    豆瓣评分

    9.2


    497人评价


    5星

    79.7%


    4星

    14.3%


    3星

    3.6%


    2星

    0.2%


    1星

    2.2%





    评价:






    哲学的贫困的创作者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小资产者在已经发展了的社会中,由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必然是一方面成为社会主义者,另一方面又成为经济学者;换句话说,他既迷恋于大资产阶级的豪华,有同情人民的苦难。他同时既是资产者,又是人民。他在自己心弦深处引以为傲的,是他不偏不倚,是他找到了一个冒充为不同于中庸方法的真正均衡。这样的小资产者把矛盾予以神化,因为矛盾是他自身本性的基础。他自己无非是社会矛盾的体现。他应在理论中表现出他在实践中的本来面目 (查看原文)



      化学很弱
      7 回复
      38赞
      2014-08-10 22:57:38

      —— 引自第150页
    • 他(蒲鲁东)希望成为一种合题,结果只不过是一种总合的错误。
      他希望充当科学泰斗,凌驾于资产者和无产者之上,结果只是一个小资产者,经常在资本和劳动、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之间摇来摆去。 (查看原文)



      [已注销]
      3赞
      2014-01-02 21:50:43

      —— 引自第9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白皮书(共3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共产党宣言》《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资本论 第二卷》

    喜欢读”哲学的贫困”的人也喜欢
     · · · · ·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9.2

    神圣家族

    9.0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9.7

    哥达纲领批判

    9.2

    工资、价格和利润

    9.2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

    9.5

    德意志意识形态

    9.5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9.4

    雇佣劳动与资本

    9.7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9.3

    短评
     · · · · · ·
     (
    全部 119 条
    )

    热门


    • 5



      霽山青處

      2023-05-29 18:32:34
      江苏

      如果有人这么批判我的论文就好了,蒲鲁东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 5



      口袋不是妖怪

      2017-10-05 21:15:47


      很多启发。哲学贫困一书足以展示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复杂性。关于普鲁东式辩证法的批判在现代尤为适用。


    • 2



      导致雌小鬼吃瘪

      2023-12-30 17:53:19
      广西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蒲鲁东主义者控诉马克思抄袭了蒲鲁东的部分经济理论并且在该书中对蒲鲁东进行断章取义地攻击。


    • 1



      苏辛

      2022-01-11 09:58:25


      有点晕。。。


    • 23



      路觉🐋

      2021-03-14 00:39:35


      马克思主义者必然反对一切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不过是把范畴的抽象化加以独立化地描述,即预设某种实体。尽管在海德格尔看来,颠倒了形而上学的马克思哲学仍然是另一种形而上学,但这毋宁说是不是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
      这本书对我来说,除了文尾,那第一个说明最有意思。另外,马克思语境里所指的“观念”,就是指逻辑化和范畴化的抽象,因而就是一种理论质性的观念或思想。在这里,观念同社会关系必然是内部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形…

      马克思主义者必然反对一切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不过是把范畴的抽象化加以独立化地描述,即预设某种实体。尽管在海德格尔看来,颠倒了形而上学的马克思哲学仍然是另一种形而上学,但这毋宁说是不是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
      这本书对我来说,除了文尾,那第一个说明最有意思。另外,马克思语境里所指的“观念”,就是指逻辑化和范畴化的抽象,因而就是一种理论质性的观念或思想。在这里,观念同社会关系必然是内部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形式。
      最后,马克思后期的经济学思想在这里大体上是成形的了,但具体内容还是有待改变。不过相比蒲鲁东这种三流理论家,马克思已经是站在那个时代的顶尖了。至于黑格尔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地方,不是某种哲学的观点,而是对方法的态度,或者说方法的建构方式。把理论作为方法来塑造,而非像超历史的形而上学体系对待。

      (展开)


    我要写书评

    哲学的贫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热门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波鲁克吉娜

    2018-07-11 14:32:13

    《哲学的贫困》中几个基本问题的简析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又是一部论战性的批判著作,他本人非常重视这部书,初稿于1847年写完后,时隔32年后他又决定重新出版这本书,并指出“该书中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虽…

     (展开)



    40






    3回应


    哲夫成城

    2021-01-31 09:56:20

    【转】唐正东:对蒲鲁东的批判给马克思带来了什么?——《哲学的贫困》的思想史地位辨析

    尽管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的时候曾经跟蒲鲁东有过十分密切的私人交往,而且在《神圣家族》一书中他还对蒲鲁东的观点有过较高的评价,但严格地说,马克思从来没有完全赞同过蒲鲁东的观点。从1844年到1846年,蒲鲁东始终把他的理论思考建立在抽象法权或者说抽象的社会性的基础上,…

     (展开)



    15






    0回应


    哲夫成城

    2022-06-27 13:09:34

    【转】仰海峰: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的历史性思想

    摘 要:在马克思从生产逻辑到资本逻辑的思想转变中,历史性思想的形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哲学的贫困》与《致安年柯夫的信》则是这一思想形成中的重要节点。与蒲鲁东等将资本主义社会看作自然社会不同,马克思强调这一社会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建立在这一社会基础上的思想观念同…

     (展开)



    7






    0回应


    柏拉图下港口

    2022-09-10 01:43:57

    马克思如何反对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法?

    (页码依据《马恩全集》第一版第四卷)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的一部系统反驳蒲鲁东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论战著作。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还较为系统地综述了自己的历史研究方法。 一、对蒲鲁东经济学诸命题的批判 1、对交换价值起源论的批判 第一章“科学的发现”第一节“使用价值和…

     (展开)



    5






    0回应


    理一分殊

    2021-02-04 10:21:57

    杨洪源 | 个人与社会历史关系的阶级化透视——《哲学的贫困》之思想主线探究

    本文来自《哲学动态》2020年第10期 [摘要]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是《哲学的贫困》中的一条思想主线。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马克思揭示出从生产力到生产、交换和消费形式,再到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社会历史结构。在此基础上,他批判了蒲鲁东所构建的“与观念顺序相一致的历史…

     (展开)



    2






    0回应


    Shawn Chan-SY

    2020-06-18 14:40:37

    一小塊馬克思

    此書本來是為了批判蒲魯東的,正所謂不破不立,對於這一破之立,則是回到“德國人”身上,即馬克思的“初心”——黑格爾身上。 全書都是將蒲魯東的形而上的經濟學思想作為“主線”,蒲魯東本意是指出貧困相關的哲學,馬克思卻要“彎道超車”,也就是將商品變為精神——用辯證法…

     (展开)



    4




    2


    0回应


    哲夫成城

    2021-01-31 10:17:13

    【转】余源培、付畅一:马克思与蒲鲁东关系之历史演变

    【摘要】马克思和蒲鲁东最初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两位社会主义者发生联系的。蒲鲁东的《什么是所有权》在圣西门、傅立叶之后起了某种划时代的作用。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一方面吸取和保护蒲鲁东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又经常指出他的缺陷,希望他能摆脱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立场。…

     (展开)



    1






    0回应


    迎风不低头

    2023-08-08 22:13:19

    马克思:风趣与深沉并存

    读了几本马克思,发现他比大多数人幽默有趣,同时理性思维又发达。 比如他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给这本书起名《哲学的贫困》,哈哈哈。 看他的书前,我对他(也是多数人对他)是以严肃的刻板印象。读后,才觉得他是个有血有肉而伟大的人,而非越来越远的符号。 他的书很…

     (展开)









    0回应


    实践与文本

    2023-03-20 23:42:41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与邓小平的改革理论——纪念《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周年

    孙伯鍨 作者简介:孙伯鍨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的奠基者。 原文载于《孙伯鍨哲学文存》第四卷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研究 (一)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

     (展开)









    1回应


    嗨森堡

    2022-10-20 23:03:23

    阅读理解

    1、马克思在这篇文章里对黑格尔辩证法有一些高度精简的概括,“正题反题合题”、“正反合”。我觉得这里是马克思故意在用戏谑的口吻来写蒲鲁东之流对辩证法的片面理解,但是后来好多人都把这种片面理解当作辩证法的正统含义。 2、人类理性的辩证化发展,经过无数个中介环节,总…

     (展开)









    0回应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这个现在没有单行本吗 来自sara 1 回应 2025-05-19 01:26:26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