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CDATA[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曹操评传
作者:
张作耀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附曹丕、曹植评传
出版年: 2001-5-1
页数: 588
定价: 38.00元
装帧: 精装(无盘)
丛书: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ISBN: 9787305035159
豆瓣评分
8.6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曹操评传的创作者
· · · · · ·
· · · · · ·
目录
· · · · · ·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导言
上篇
第一章 社会、家世及其青少年时代
一、动荡的社会背景
二、模糊不清的家世源流
· · · · · ·
(更多)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导言
上篇
第一章 社会、家世及其青少年时代
一、动荡的社会背景
二、模糊不清的家世源流
三、任侠放荡的少年时代
四、初入仕途,急立名誉
第二章 在大乱中谋发展
一、称疾归里,待机乡间
二、间行东归,起兵讨董卓
三、谋不为用,“我自西向”
四、在镇压农民起义军中壮大自己
五、中原始逐鹿
第三章 迎帝都许
一、酬夙志,迎帝都许
二、揽权力,百官总己以听
三、权时宜,重用贤能
四、行屯田以资军食
第四章 用兵东南
一、先打弱近之敌,南征张绣
二、以敌制敌,东讨袁术
三、先抚而后击,长驱伐吕布
第五章 统一河北
一、以弱制强,官渡胜袁绍
二、乘敌内乱,讨平袁氏兄弟
三、北征乌桓
第六章 兵败赤壁
一、间行轻进取荆州
二、延误军机,初战失利
三、料敌不当,兵败赤壁
四、惨痛的教训
五、挫折后的冷静
第七章 计破马超与韩遂
一、声讨张鲁以速马超、韩遂反
二、渡蒲阪,据河西,结营渭南
三、巧施离间计
四、用奇破联军,乘胜而归
五、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第八章 统筹谋敌,屡次击孙权
一、阮瑀捉刀胁孙权
二、军败叹赞孙仲谋
三、士马不能逞其能,密教张辽破敌军
四、不失为正确的战略决策
第九章 得陇不复望蜀
一、遥制兵,夏侯渊建功西北
二、亲督将,张鲁畏服封侯
三、失掉一次“望蜀”的机会
四、汉中不复再有
第十章 最后的岁月
一、战略观念上的转变,联吴击关羽
二、有远见的后事安排
下篇
第十一章 “兵之变化非一道”
一、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二、将贤则国安
三、重赏明罚,“礼不可治兵”
四、兵无常形,尚奇而贵诈
五、重地势而不以险固为资
六、“因粮于敌”
第十二章 不慕虚名重实权及其尚礼崇法思想
一、“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二、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
三、按汉初诸侯制度“封公建国”
四、设天子旌旗而不为天子
五、治定礼为首,拨乱刑为先
六、一幅理想的社会蓝图
第十三章 唯才是举
一、“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
二、用人重谋,“诫在面从”
三、唯才是举
四、不拘一格用人
五、不用则杀之
第十四章 不信天命之事
一、不信天命
二、不信乱神
三、慕仙而不信仙
四、神龟虽寿,犹有竞时
第十五章 抑兼并。无令弱民兼赋
一、重豪强兼并之法
二、减轻赋役,恤民疾苦
三、改税制,开租调制之先
四、重视水利事业,倡行盐铁官营
第十六章 以先王之道为教
一、整风俗,力除社会恶习
二、重教育,以先王之道为教
三、好艺术,倡复先代古乐
第十七章 文学贡献及其主张
一、继承并推动了乐府诗的发展
二、歌以咏志
三、“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四、“改造文章的祖师”
五、建安文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附:
曹丕
一、生平
(一)文武同修的少年时代
(二)从丞相之副到魏国太子
(三)逼禅代汉
二、军事主张及其没有建树的军事行动
(一)重抚用降
(二)“天下未宁,要须良臣以镇边境”
(三)没有建树的军事行动
三、政治思想
(一)绝外戚、宦官专权之路
(二)诸侯就国,无诏不得入觐
(三)复三公,行“九品官人之法”
(四)重视用人,但不善纳谏
(五)崇儒
(六)轻刑
四、经济主张
(一)轻税,免租,赈民
(二)继续推行屯田政策
(三)罢钱币,以谷帛为市
五、文学贡献
(一)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组织者
(二)理论创见
(三)创作特点
(四)历史影响
六、余论
(一)相信祯瑞与灾异之兆
(二)提倡薄葬
(三)好田猎,喜女色,逸乐无禁
曹植
一、生平
二、自然观、人生观
(一)“天地协气而万物生”
(二)“先民谁无死,知命复何忧”
(三)非鬼神而信嘉祥
(四)“仙人”路上徘徊行
三、政治观
(一)提倡“诗书礼乐以为治”
(二)继承了“亲亲、贤贤”思想
(三)修“君子之道”
(四)主张“省徭役,薄赋敛,劝农桑”
(五)向慕“井田”之制
(六)备赞先王之政
四、文学理论及其创作特点
(一)文学理论
(二)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及特点
附录一:三曹年表
附录二:人名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 · · · · ·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共2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刘基评传》《韩愈评传》《智顗评传》《范缜评传》《冯桂芬评传》
等
。
喜欢读”曹操评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孙权传
7.9
-
-
秦始皇评传
7.3
-
-
张之洞评传
7.8
-
-
汉武帝评传
8.2
-
-
岳飞评传
7.8
-
-
韩非评传
7.5
-
-
班固评传
7.8
-
-
刘备传
6.7
-
-
嵇康评传
7.7
-
-
曹操传
8.4
短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
0
有用
呼噜斯基
2021-05-02 22:50:22
戎马一生的曹操。
一面宽容大度,一面猜忌多疑;
一面悲天悯人,一面残暴嗜杀的曹操。
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的曹操。曹丕:秋夜长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衣裳,俯看清水波,仰见明月光。 -
0
有用
慈童
2024-01-10 10:05:32
浙江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但说不清
-
0
有用
上善若水
2025-01-12 21:38:10
北京
体系工整,文字简练,偶有亮点,史误略多
-
1
有用
雷荷波
2012-02-26 23:08:17
有点无聊
-
4
有用
Nise
2016-03-23 01:26:44
补记 可以读
我要写书评
曹操评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阿瞒可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曹操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之一,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也是“奸臣”,然读罢《评传》,已服服帖帖成为阿瞒粉。印象深刻的几点如下: 一、唯才是举,诫在面从。一曲《短歌行》宛若痴情男般求贤若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也只有双…
(展开)

其中一段话印象深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兵败赤壁之后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率号称步骑四十万大军进军濡须口。 “曹操‘坚守不出’,难以为攻,又值春雨,再次出现不宜于北方将士作战的条件。孙权看准了这点,但又自知不可能把曹操击溃,因而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另外又…
(展开)

曹操评传
曹操对汉朝而言,是功臣还是奸贼,自然在当时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曹操认为,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站在敌国角度就不一样了,最先骂曹操的是陈琳的讨曹操檄文,把曹操祖宗三代都骂了。周瑜骂的很直接,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曹操去世后一度有捧…
(展开)

主观臆断多、观点老派,作为史料整理尚可,难称上作
作者引用史料来源大体为三国志、后汉书、曹瞒传、魏略、江表传等,广征博引勉强够格,但对史料间异同缺少分析判断,有盲目采信不加追问之嫌。 比如最搞笑的,娄圭那个冰城神话都轮不到我来吐槽,裴松之在注解中就呵呵了《曹瞒传》一脸:“你有本事在九月份给我冻个冰城看看!”…
(展开)

以《悲愤诗》做结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阐述曹操的军事成就,可读性较强,下篇主要阐述曹操的内政和文学成就。相对而言些许枯燥无聊。这可能也与曹操的主要成就在军事有关。 自古以来对曹操的评价就颇为复杂。在当代之前,对曹操的评价可以说无限趋近于黑的一面。奸臣、权臣的形象深入人心。…
(展开)

附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
(展开)

附曹丕
魏文帝曹丕,魏朝开国皇帝。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 魏文帝曹丕(游戏《三国志12》形象) 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
(展开)

因时制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时候听三国的故事,觉得刘备是大好人,曹操是反派,年长了一点觉得曹操是奸雄。很多人觉得曹操性情诡谲奸诈,行事多疑难测,我觉得他只是因时制宜。 什么是“时”?《易经》有“时也命也”四字。曾仕强教授说过“一个人的优点就是他的缺点,缺点也是他的优点”,比如一个女人…
(展开)

一代枭雄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1]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很老派的书 | 来自吴V陆逊伯言 | 2010-03-06 13:05:24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34.96元
购买纸质书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8.8分 10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 图书馆合作–>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彼岸) - 三国:历史与文化
(hlxyz) - 曹操诗文研究
(墨绪) - 历史
(cao) - tyy指定阅读书目
(小一)
谁读这本书?
· · · · · ·
Míol
7月29日 想读
午夜梆梆
6月24日 想读
何青青
5月14日 想读
> 19人在读
> 109人读过
> 258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 · · · · ·
订阅关于曹操评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导言
上篇
第一章 社会、家世及其青少年时代
一、动荡的社会背景
二、模糊不清的家世源流
三、任侠放荡的少年时代
四、初入仕途,急立名誉
第二章 在大乱中谋发展
一、称疾归里,待机乡间
二、间行东归,起兵讨董卓
三、谋不为用,“我自西向”
四、在镇压农民起义军中壮大自己
五、中原始逐鹿
第三章 迎帝都许
一、酬夙志,迎帝都许
二、揽权力,百官总己以听
三、权时宜,重用贤能
四、行屯田以资军食
第四章 用兵东南
一、先打弱近之敌,南征张绣
二、以敌制敌,东讨袁术
三、先抚而后击,长驱伐吕布
第五章 统一河北
一、以弱制强,官渡胜袁绍
二、乘敌内乱,讨平袁氏兄弟
三、北征乌桓
第六章 兵败赤壁
一、间行轻进取荆州
二、延误军机,初战失利
三、料敌不当,兵败赤壁
四、惨痛的教训
五、挫折后的冷静
第七章 计破马超与韩遂
一、声讨张鲁以速马超、韩遂反
二、渡蒲阪,据河西,结营渭南
三、巧施离间计
四、用奇破联军,乘胜而归
五、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第八章 统筹谋敌,屡次击孙权
一、阮瑀捉刀胁孙权
二、军败叹赞孙仲谋
三、士马不能逞其能,密教张辽破敌军
四、不失为正确的战略决策
第九章 得陇不复望蜀
一、遥制兵,夏侯渊建功西北
二、亲督将,张鲁畏服封侯
三、失掉一次“望蜀”的机会
四、汉中不复再有
第十章 最后的岁月
一、战略观念上的转变,联吴击关羽
二、有远见的后事安排
下篇
第十一章 “兵之变化非一道”
一、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二、将贤则国安
三、重赏明罚,“礼不可治兵”
四、兵无常形,尚奇而贵诈
五、重地势而不以险固为资
六、“因粮于敌”
第十二章 不慕虚名重实权及其尚礼崇法思想
一、“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二、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
三、按汉初诸侯制度“封公建国”
四、设天子旌旗而不为天子
五、治定礼为首,拨乱刑为先
六、一幅理想的社会蓝图
第十三章 唯才是举
一、“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
二、用人重谋,“诫在面从”
三、唯才是举
四、不拘一格用人
五、不用则杀之
第十四章 不信天命之事
一、不信天命
二、不信乱神
三、慕仙而不信仙
四、神龟虽寿,犹有竞时
第十五章 抑兼并。无令弱民兼赋
一、重豪强兼并之法
二、减轻赋役,恤民疾苦
三、改税制,开租调制之先
四、重视水利事业,倡行盐铁官营
第十六章 以先王之道为教
一、整风俗,力除社会恶习
二、重教育,以先王之道为教
三、好艺术,倡复先代古乐
第十七章 文学贡献及其主张
一、继承并推动了乐府诗的发展
二、歌以咏志
三、“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四、“改造文章的祖师”
五、建安文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附:
曹丕
一、生平
(一)文武同修的少年时代
(二)从丞相之副到魏国太子
(三)逼禅代汉
二、军事主张及其没有建树的军事行动
(一)重抚用降
(二)“天下未宁,要须良臣以镇边境”
(三)没有建树的军事行动
三、政治思想
(一)绝外戚、宦官专权之路
(二)诸侯就国,无诏不得入觐
(三)复三公,行“九品官人之法”
(四)重视用人,但不善纳谏
(五)崇儒
(六)轻刑
四、经济主张
(一)轻税,免租,赈民
(二)继续推行屯田政策
(三)罢钱币,以谷帛为市
五、文学贡献
(一)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组织者
(二)理论创见
(三)创作特点
(四)历史影响
六、余论
(一)相信祯瑞与灾异之兆
(二)提倡薄葬
(三)好田猎,喜女色,逸乐无禁
曹植
一、生平
二、自然观、人生观
(一)“天地协气而万物生”
(二)“先民谁无死,知命复何忧”
(三)非鬼神而信嘉祥
(四)“仙人”路上徘徊行
三、政治观
(一)提倡“诗书礼乐以为治”
(二)继承了“亲亲、贤贤”思想
(三)修“君子之道”
(四)主张“省徭役,薄赋敛,劝农桑”
(五)向慕“井田”之制
(六)备赞先王之政
四、文学理论及其创作特点
(一)文学理论
(二)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及特点
附录一:三曹年表
附录二:人名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