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CDATA[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中国
作者:
(美)费正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副标题: 传统与变迁
原作名: China: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译者:
张沛
/
张源
/
顾思兼
出版年: 2013-3-1
页数: 497
定价: 7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汉阅学术文库
ISBN: 9787553406817
豆瓣评分
8.0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中国的创作者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政策顾问。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他的研究和观点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汉学家和西方的中国学界,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以及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
目录
· · · · · ·
第1章 中国概况/1
中国:传统与变迁
一、东亚的土地、民族与语言
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三、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
第2章 古代中国:文明的诞生/14
· · · · · ·
(更多)
第1章 中国概况/1
中国:传统与变迁
一、东亚的土地、民族与语言
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三、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
第2章 古代中国:文明的诞生/14
一、考古发现
二、上古中国传统
三、中国的文字
四、商文化
五、西周
第3章 古典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29
一、东周
二、诸子百家时代
三、儒家与道家
四、其他哲学流派
第4章 秦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50
一、秦帝国的建立
二、汉承天命
三、西汉思想与学术
四、王朝的循环
五、东汉
六、中国第一帝国的灭亡
第5章 帝国的再生/75
一、中原文明所面临的挑战
二、佛教的传人
三、“胡人”重建帝国
四、隋唐
五、中央集权的复兴
六、佛教的汉化
七、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6章 晚唐与宋:中国文化的全盛期/102
一、从古典时期到前近代时期
二、晚唐
三、宋朝
四、商业革命
五、社会与文化
六、新儒学(理学)
第7章 汉人与胡人:蒙古帝国/133
一、草原社会
二、蒙古帝国
三、蒙古统治下的中国
第8章 明代的国家和社会/156
一、汉族文化中心主义
二、明代的统治
三、明代的社会与文化
四、对外关系
五、明代的经济
六、明代统治的结束
第9章 清:传统中国发展的高峰/187
一、满洲政权的兴起
二、清代的统治
三、中华帝国晚期的文化
四、衰落的开端
五、早期的中西交流
第10章 中国在19世纪时遭遇的入侵与叛乱/226
一、传统中国对变革的反对
二、学术与思想
三、广州贸易体制的崩溃
四、鸦片战争
五、通商口岸西风东渐
六、清末农民起义
七、条约体系的完成
八、清室的“中兴”
第11章 中国对西方的回应/267
一、洋务运动
二、儒家统治制度的中兴
三、中国的反洋教斗争
四、条约体制下的经济发展
五、早期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六、缓慢的现代化进程
第12章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300
一、外国侵入中国边境
二、中法战争
三、中日甲午战争
四、对华的强权政策
五、维新运动
六、义和团起义
七、帝国主义人侵和中国的回应
第13章 从君主专制到军阀混战/343
一、晚清的改良
二、辛亥革命
第14章 中华民国兴衰/384
一、思想和文化的革命
二、国民革命的背景
三、国民党的兴起与执政
四、南京政府的十年统治
五、日本侵华
第1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438
一、毛泽东成为共产党的领袖
二、成立人民共和国
三、通向社会主义的斗争
四、“文化大革命”
五、邓小平领导的改革
六、中国革命展望
新版书后:中国之道/492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924 年最后一笔庚子赔款返还中国后,为了更好地利用这笔款项,成立了一个称为“中国教育文化促进基金会”的组织。另外,为了给一战时期的欧洲提供劳工,中国征集了14 万劳工遣往法国。在那里,一些基督教青年会会员在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中发起了为劳工补习文化的活动。此前,已经有蔡元培等人在法国发起了中国留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二所有这些活动开始打破长期以来知识阶层和劳工之间的界限。
于是,法国取代美国成了中国留学生接触了解政治运动和培育政治信仰的中心。 (查看原文)
悟仁
1 回复
2011-03-19 15:22:32—— 引自第300页
-
导致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工业资本主义和工厂劳工阶级在中国还只是刚刚萌芽,但欧洲无政府主义理论,特别是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查看原文)
悟仁
1 回复
2011-03-19 15:22:32—— 引自第30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 · · · · ·
汉阅学术文库(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罗尔斯论文全集》《雅典政制》《市场没有失败》《万民法》《火与玫瑰》
等
。
喜欢读”中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中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观察中国
7.8
-
-
中国的世界秩序
8.3
-
-
未来是定数吗?
7.6
-
-
中国的思想与制度
7.9
-
-
走向革命
7.9
-
-
统一与分裂
8.1
-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8.8
-
-
中华帝制的衰落
7.3
-
-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8.1
-
-
放宽历史的视界
7.9
短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
0
有用
HKCU
2014-12-04 15:14:53
当小说读的。西方视域中的中国,虽然费老有不少有趣的观点,但书中不乏“误读”之处。
-
0
有用
jennyge
2017-10-18 12:59:22
中国历史历时几千年,无数次外族入侵,虽然对中国人民百般蹂躏,但终究没被打垮,每次外族入侵都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为其后来快速成长注入活力。作为中国人,骄傲。
-
0
有用
Andromeda
2023-03-03 14:02:01
上海
意外的好。大多数通史写的都像高中课本,简略枯燥,充满事实陈述,这本也比课本好在把facts组成了一个narrative,并且稍微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比较方式。
-
0
有用
YYSGBZCSB
2016-07-28 10:34:19
不喜欢这个翻译
-
0
有用
CATCH
2022-09-23 11:49:36
上海
还是要读多几遍 才能深入
我要写书评
中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费正清文集之《中国:传统与变迁》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费正清大师级史学家,是西方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中国:传统与变迁》是其文集的一篇,通过中国通史,传统(艺术、文学、哲学和宗教)及变迁。看了第一遍,对书的阅读,做些必要的笔记,有断章取义之嫌,记下大师的真知灼见: 中国的概况: “东亚”在地理上指…
(展开)

一点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终于考试完了,这两天边复习考试变翻着这本书,现在来写写看完的一些感想。 作者费正清,哈佛大学教授,是美国一个很有名的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著作有《剑桥中国史》,当初买这本书是想重新回顾一下中国历史,看看一个外国人是怎样看待中国的历史的。 读完最大的感…
(展开)

读书笔记
p15 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人、政府或教会……在儒家所说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有三种属于亲属关系。中国的伦理体系并不指向上帝或国家,而是以家庭为其中心的。 p33 中国上古政治集权的模式是如何产生的……商朝统治者很有可能是通过垄断青铜…
(展开)

先前的读书笔记
1.同李约瑟、黄仁宇一样采用“大历史”的视角,将中国历史分为秦汉第一帝国、隋唐第二帝国和元明清第三帝国,同这三段帝国之间的纷争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但我认为这样的划分方法对于研究政治史或者“大历史”是可以的,但对于经济史、科学史,特别是思想史/哲学史,…
(展开)

跳出围墙
还没有读完这本书。 读这本书时,感觉和以往读过的任何中国史感觉都不同。老费站在太平洋对岸,站在中国传统文明的对岸,站在上下5000年辉煌、屈辱、繁荣、衰败、开放、保守、稳定、动荡不一而足的历史对岸,竭其所能,完成了这部对中国历史的概览。 一个西方的学者,以西方人…
(展开)

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
费正清不是美国的中国通,是比大多数中国人还了解中国的人。什么是中国?大地中央之国。什么是中国?天地之中为中国。
(展开)

我们会怎样保存【民族传统】?
1.党、政、军三驾马车。P211 “自1928年来,中国的统治机构一直是由党、政、军这3部分组成,执政党好比当年的皇帝,与军政各级机构平行的党的各级机构则起着类似古代都察院或御史台的作用。这种中国式的“三头政治”并非美国式的权力分立与制衡,我们不妨称之为“统治的平衡”…
(展开)
>
更多书评
39篇
论坛
· · · · · ·
字太小!!!!!!!! | 来自荼研 | 2013-05-25 10:46:49 | |
关于翻译 | 来自onion | 2013-04-30 20:13:30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55.70元
购买纸质书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8.5分 933人读过
-
8.4分 449人读过
-
8.5分 204人读过
-
8.6分 17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 图书馆合作–>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历史 传记 紫金
(微不足道) - 我的海外汉学Ⅰ
(羊的门) - 爱地人2013年读的书
(爱地人) - 个人藏书5
(もののあわ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从太初到永远
6月14日 想读
mmqmdr_7788
3月10日 想读
玄薰
2024年12月24日 在读
玉梅的美好生活
2024年8月27日 想读
> 12人在读
> 45人读过
> 75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第1章 中国概况/1
中国:传统与变迁
一、东亚的土地、民族与语言
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三、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
第2章 古代中国:文明的诞生/14
一、考古发现
二、上古中国传统
三、中国的文字
四、商文化
五、西周
第3章 古典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29
一、东周
二、诸子百家时代
三、儒家与道家
四、其他哲学流派
第4章 秦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50
一、秦帝国的建立
二、汉承天命
三、西汉思想与学术
四、王朝的循环
五、东汉
六、中国第一帝国的灭亡
第5章 帝国的再生/75
一、中原文明所面临的挑战
二、佛教的传人
三、“胡人”重建帝国
四、隋唐
五、中央集权的复兴
六、佛教的汉化
七、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6章 晚唐与宋:中国文化的全盛期/102
一、从古典时期到前近代时期
二、晚唐
三、宋朝
四、商业革命
五、社会与文化
六、新儒学(理学)
第7章 汉人与胡人:蒙古帝国/133
一、草原社会
二、蒙古帝国
三、蒙古统治下的中国
第8章 明代的国家和社会/156
一、汉族文化中心主义
二、明代的统治
三、明代的社会与文化
四、对外关系
五、明代的经济
六、明代统治的结束
第9章 清:传统中国发展的高峰/187
一、满洲政权的兴起
二、清代的统治
三、中华帝国晚期的文化
四、衰落的开端
五、早期的中西交流
第10章 中国在19世纪时遭遇的入侵与叛乱/226
一、传统中国对变革的反对
二、学术与思想
三、广州贸易体制的崩溃
四、鸦片战争
五、通商口岸西风东渐
六、清末农民起义
七、条约体系的完成
八、清室的“中兴”
第11章 中国对西方的回应/267
一、洋务运动
二、儒家统治制度的中兴
三、中国的反洋教斗争
四、条约体制下的经济发展
五、早期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六、缓慢的现代化进程
第12章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300
一、外国侵入中国边境
二、中法战争
三、中日甲午战争
四、对华的强权政策
五、维新运动
六、义和团起义
七、帝国主义人侵和中国的回应
第13章 从君主专制到军阀混战/343
一、晚清的改良
二、辛亥革命
第14章 中华民国兴衰/384
一、思想和文化的革命
二、国民革命的背景
三、国民党的兴起与执政
四、南京政府的十年统治
五、日本侵华
第1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438
一、毛泽东成为共产党的领袖
二、成立人民共和国
三、通向社会主义的斗争
四、“文化大革命”
五、邓小平领导的改革
六、中国革命展望
新版书后:中国之道/492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