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两千年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浩荡两千年》十周年典藏版,也是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收官之作。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建成?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策与商人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集权制度下,权力与商业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更重要的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作者简介:

吴晓波,知名财经作家,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败局I》和《大败局II》、《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腾讯传》等广具影响力的财经类经典畅销书。著作两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2014年开设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超过300万,付费音频会员服务“每天听见吴晓波”,有超过44万付费用户。

吴晓波是巴九灵新媒体、蓝狮子财经出版的创始人。

总序 “历史没有什么可以反对的”
题记
前言 企业史就是一部政商博弈史
第一部 公元前7世纪(春秋战国)——公元588年(魏晋南北朝)集权帝国的奠基期
第一章 商人出身的“千古一相”
第二章 商父的诞生
第三章 铁血兵马俑
第四章 商人的自由时代
第五章 帝国的逻辑
第六章 最后的世族
第二部 公元589(隋唐)——1367年(宋元)“世界第一”的黄金期
第七章 长安城里的商人
第八章 乱世思弘羊
第九章 虚弱的繁荣
第十章 走到尽头的变法
第十一章 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
第三部 公元1368(明)——1869年(清)超稳定的夕阳期
第十二章 “男耕女织”的诅咒
第十三章 晋徽争雄
第十四章 权贵经济的巅峰
第十五章 寄生动物
第十六章 爬满虱子的“盛世”绸缎
第十七章 夕阳下的工商图景
第十八章 被鸦片击溃的帝国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蒲寿庚对泉州的崛起居功阙伟。在他的主导下,泉州与上百个国家形成了贸易关系,货物贸易十分繁忙,市舶司管理的海船数量一度有15000艘之多。他还在泉州至杭州之间,专门设置了“海上站赤”(即海驿)15站,每站备有海船5艘,水军200人,专门运送从泉州入口的番货及贡品。因商贸之繁荣,泉州商人名闻天下,元代学者吴澄记载,泉州是“富商巨贾之窟宅,号为天下最”。 (查看原文)

獨孤求敗
1赞
2018-08-14 19:44:10

—— 引自第197页

科学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适应性,也即,制度大于技术,中国的经济和科技落后首先体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思进取。 (查看原文)

少猪
1赞
2014-06-05 13:03:10

—— 引自第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