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在这一卷《如果这是宋史》中,北宋开启了大变革时代!
北宋中期,虽涌现出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包拯、司马光、王安石等众多名臣,却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在如此大环境下,北宋开启寻求变革。
仁宗任用范仲淹等人施行新政,但因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
英宗重新起用改革派重臣,试图裁救积弊,但因过早病逝,作为较少。
神宗继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在守旧势力的攻击下,神宗左右摇摆,勉力维持新政。但此后,宋军两次败给西夏,神宗郁郁而终。高太后垂帘听政,新法被废止。
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罢黜旧党,起用新党,恢复新法。但此时,新法已沦为党争的屠刀,改革的本质丧失殆尽。
赵家四代皇帝苦苦支撑的变革时代就此终结,北宋的历史也将步入尾声。
作者简介:
高天流云
本名刘羽权,沈阳人,从事宋史研究多年,其出版的历史著作《如果这是宋史》系列,是畅销十年的白话宋史口碑之作。
第一章 西线铁幕
第二章 庆历守望者
第三章 独立贺兰山
第四章 掀开名臣的袍襟
第五章 鬼面昆仑关
第六章 百年经营铸高文
第七章 千年显赫大梁城
第八章 45年无太子
第九章 不识贱人真面目
第十章 唯此一仁宗
第十一章 宋朝病人
第十二章 惊天动地的……龌龊
第十三章 流云方寸间
第十四章 法儒不同炉
第十五章 指点江山,激扬人物
第十六章 千年疑云说青苗
第十七章 士大夫阶层
第十八章 北宋第一策论
第十九章 千夫所指复熙河
第二十章 王安石罢相全景回放
第二十一章 陌上花落怨阿谁
第二十二章 生锈的镔铁
第二十三章 飞扬的梦
第二十四章 最伟大西征OR最沉痛西征
第二十五章 永乐城之殇
第二十六章 我好孤寒!
第二十七章 西京耆英十五年
第二十八章 司马光的X光片
第二十九章 高滔滔摆乌龙
第三十章 何以清算,唯有凶残
第三十一章 西线百年第一人
第三十二章 杀死北宋的命运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宋史由于种种原因,是我们民族总想忘却的一段痛史。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屈辱,都成了反面教材,如果不强盛,如果不强硬,我们就会像宋朝那样亡国、甚至灭种。这种反省是对的,只是仔细回顾那段往事,比如这时与西夏开战,宋朝的三川口、好水川,先不提麟、府两州之战,为什么就都走了样呢?
这是个事实,如果不仔细翻阅《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这样的原始资料的话,只看近、现代各位史学大师们的著作,几乎都在一片声地歌颂着李元昊用兵如神,西夏人勇武善战。而宋军低劣、懦弱、幼稚,甚至是弱智……郭遵、王珪、武英、任福、刘平等人的忠贞苦斗,根本就看不到!
这是怎么回事?
连蒙古人修宋史时都没有抹杀的功绩,为什么会被自己的民族所忘记?一直在强调我们该强盛,该有狼性,可却把自己的英雄贬得一无是处。
更不用说张亢、张岊、王吉等河北路上的英雄。基本上他们都被忽略了,一直都被掖在历史的衣襟里,仿佛让他们见点光,是多么的不相宜。
我只是个初学历史的新人,没有听过讲,没有上过课,所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不过很想替千年前那些战死沙场,保家为国的先烈们问一句。
这是为什么呢?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2-07-07 16:24:08
—— 引自第278页
人无刚骨,立身不牢。
愿你的生命里充满了云翥,这样才能衬托出美丽的晚霞。——评富弼 (查看原文)
Nodlehs
2014-05-02 20:34:28
—— 引自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