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北朝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并且又从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发展和创新。本书围绕北朝政治与社会做了深入讨论,颇具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李凭,江苏省江阴市人。1981年在山西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国家图书馆参考研究部研究室主任,书目文献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二十四史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当选第八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2007年当选第九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著有《北魏平城时代》、《东方传统》、《北朝研究存稿》等。
代序 :随遇而安因时求宜 ——答肖时花编辑访问
上编
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 ———从司马迁到魏收的历史贡献
前言
一、中华正史第一本纪
二、虚实之间历史形象
三、封建帝王理想样板
四、北朝各族共同祖先
结语
《北史》中的宗族与北朝历史系统 ———兼论中华文明长存不衰的历史原因
一、在北朝历史系统下深化认识
二、尘埃落定方能显示统一轨迹
三、门阀士族虽败 ,宗族组织犹存
四、颠沛中顽强发展的宗族例证
五、凸显宗族是《北史》独到的价值
南朝北朝与南北朝 ———兼论中国古代史学科术语的时空界定问题
一、南朝
二、北朝
三、南北朝
下编
北魏明元帝两皇后之死与保太后得势
一、附于《皇后列传》的保母
二、储君与生母隔离自杜氏始
三、姚氏铸金人不成
四、死于同年的杜氏与姚氏
五、保太后窦氏干预朝政
北魏太和之初的双簧专制
一、二圣钦明
二、因缘见幸
三、亲任转重
四、势倾都鄙
五、双簧专制
迁都策与分化术 ———兼论襄助北魏孝文帝迁都的三位关键人物
一、三方面的关键人物
二、迁都事业的襄助者
三、借迁都以分化旧人
北魏孝文昭皇后高氏梦迹考实
一、为日所逐
二、太后称奇
三、遭贼暴薨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争
一、孝文帝遗诏除冯氏
二、诸王专恣意不可测
三、所谓宽容性不妒忌
四、礼敬尚隆心存杀机
五、宫禁事秘莫能知悉
六、一身之死何缘畏惧
七、母以子贵奈我如何
八、历史重演结局不同
于什门事件与魏燕之争
一、抚纳诸部独排北魏
二、违义致忿错失契机
三、久拘使臣不解僵局
四、强敌压境更图所适五、不乏教训值得借鉴
北魏平城郭城南缘的定位与相关交通问题
一、杨众度墓砖与并州大道
二、盖天保墓砖与定州大道
英文摘要
代跋 :第十一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开幕词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司马迁的卓越之功更在于,将《五帝本纪》定为《史记》开篇,将《黄帝本纪》列为《五帝本纪》之首,从而将黄帝树立为他的“历史系统”中的第一人。司马迁的做法,是有意而为的决定,绝非出于偶然的选择。司马迁在《三代世表》序言之中称,“于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又在《史记》末篇《太史公自序》之尾,以“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作为结束之语,以此反复地照应开篇之首的《黄帝本纪》。如此做法正表明,对于确立黄帝的独尊地位,司马迁抱着十分强烈的意识。唯其如此,黄帝才能从众多传说人物之中脱颖而出;唯其如此,黄帝才会作为客观个体而被历史学家塑造;唯其如此,黄帝才有被后世社会弘扬成为人文初祖的价值;唯其如此,司马迁的成就才超越了历史学的范畴,受到社会广泛而持久的推崇。 (查看原文)
cc修文
2022-05-21 18:06:56
—— 引自章节:一、中华正史第一本纪
黄帝原本出自传说,西汉以前长期被供奉在仙境,司马迁立意要将黄帝拉到俗界,作为他的“历史系统”中的第一人物,这就必须赋予黄帝以人格。在上述赞颂黄帝的文字中,连用了“生”“弱”“幼”“长”“成”五个字,这五个字正好是人生的五个必经阶段;在这五个字之后,连用了“神灵”“能言”“徇齐”“敦敏”“聪明”五个词,这五个词除“神灵”以外都是用于形容个体的性格与智商的。所以,看似空虚的文字其实不虚,恰恰具有使黄帝人格化的意义。至于“神灵”一词,虽然常常使用于仙界,但是当它与“生而”连写在一起,就成了似神的意思。似神,乃人而非神也。司马迁真是“胸中自有一付炉鞲,其点化之妙不可言也”。按此理解,我们返回去再读《帝喾本纪》中的“生而神灵,自言其名”之语,也就同样能够体会出其中含有人格化的意味了。 (查看原文)
cc修文
2022-05-21 18:06:56
—— 引自章节:二、虚实之间历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