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京都学派第三代学者的通俗作品
提纲挈领地勾勒隋唐帝国的发轫
追根求源地探索唐朝的形成过程
▶编辑推荐◀
六朝隋唐史研究核心学者谷川道雄写给大众的中古史入门读物
贯通孤立的断代史,以流动的逻辑阐释“是什么形成了隋唐这个繁荣的世界性帝国”
快速了解对中古史研究产生极大影响的“豪族共同体”理论,窥见大家治史思想之精华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自秦汉帝国崩溃后,经过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直到形成隋唐帝国的过程,从贵族社会的角度观察了汉末至隋唐五百年间动荡的历史沧桑,探讨了他们为重新统一进行了怎样的努力、产生了怎样的精神文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社会形态的转变。本书内容充实通俗,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中世社会的形成。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谷川道雄(1925—2013),日本东洋史学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是继内藤湖南、宫崎市定后日本研究魏晋隋唐史的第三代领军人物。著有《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等。
▶译者简介◀
马云超,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科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曾在《世界历史》《史林》《古代文明》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序 章 隋唐帝国与东亚
中日两个世界的相遇
第一章 古代世界的解体
一 汉朝世界帝国的破裂
二 东汉政权的腐朽
三 从政治斗争到内乱
第二章 迈向新时代的探索
一 新的生活集团
二 批判礼教主义的潮流
三 魏晋政权与贵族制
第三章 胡汉分立的世界
一 内战再起
二 五胡的国家构造
三 北魏称霸华北
第四章 贵族与国家
一 汉化政策
二 江南王朝的命运
三 超俗的世界
第五章 中国重新统一的道路
一 北魏末年的动乱
二 府兵制国家
三 征服江南
第六章 隋唐文化的世界
一 隋唐国家的支柱
二 隋唐文化的基调
三 东亚世界的形成
四 唐朝世界帝国的破裂
终 章 世界帝国与贵族社会
中国史的第二阶段
学术文库版后记
年表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序章中介绍了内藤湖南的《中国上古史》,其中关于西汉和东汉的区别这样写道:西汉高祖是缺乏学问教养的游侠型英雄,东汉的光武帝则是钻研儒学的谨慎人物,这样的区别在他们各 自的功臣中也有反映,西汉的功臣都是凭借实力活过战国以来的乱世的,多少带有一些无赖的气质,而东汉的功臣都是有学问严谨之人。
内藤湖南的这段比较涉及西汉和东汉的政权性质差异。简而言之,西汉王朝发于朴素而粗犷的时代风气,因此政治权力带
有浓厚的法家专制色彩。中央皇帝权力与地方乡里社会的关系,也表现为前者凭借力量统治后者。
但是,这并不是十分成熟的国家形态。只有把地方乡村社会也纳人权カ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与民间实现一体化时,国家的建设才真正得以完备。事实上,汉代史就是沿着这一方向前进,并且在东汉时期得以完成的。这一过程中,在理念上发挥巨大作用的就是日益振兴的儒学。儒学以家庭道德作为根本,最适合当时以家庭生活作为基本单位的社会关系。换言之,政府以儒学作为杠杆,试图从内部掌握地方的乡里社会。 (查看原文)
韧勉
2赞
2020-12-07 11:06:08
—— 引自章节:二 东汉政权的腐朽
西魏和北周的国家理念具有前所未有的划时代意义。孝文帝以后的北魏国家试图以门阀主义统合胡汉两大世界,但这逐渐割舍了胡族世界,最终导致国家的解体。东魏和北齐面对内乱后的新形势,最终无法超越门阀主义,走上了败亡的道路。与此相反,西魏和北周的独创之处就在于向门阀主义发起了彻底的挑战。门阀主义以身份制阶层分割社会,不仅带来了闭塞性,还会引发胡汉之间的分裂。为了超越闭塞性和民族对立,创造出更加开放的政治世界,就必须彻底打破门主义。面对这一时代的课题,西魏和北周国家采取了极具战斗性的姿态 (查看原文)
寒鲲
2赞
2021-01-31 14:51:34
—— 引自章节:二 府兵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