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停云献疑录》之后谢正光的第二本学术随笔集。
历史上的中国,每逢改朝换代,士人的出处便成为知识分子最大的伦理问题,亦成为日后知识分子讨论的焦点话题。就较近的历史而言,明末清初的士人选择仍牵动今人的心。但历来讨论此一问题者,多持遗民与贰臣界线分明、水火不相容之论调,而谢正光指出这并非历史的事实,清初重夷夏之辨如顾炎武者,也与新朝大臣颇多往来。
本书所收各篇,即放弃用“政治操守”做单向性的探讨和阐释,尝试考述遗民与贰臣间的社会关系、治学方向、伦常日用、性情志趣等,推求所处之境与论交之由,呈现出远比一般认知复杂的清初文人圈子与历史现实。
作者简介:
谢正光,出生于广西省容县。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新亚研究所硕士,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修员,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Grinnell College历史系荣休教授。中文专著有《钱遵王诗集笺校》、《明遗民传记资料索引》、《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与佘汝丰合著)、《落木庵诗集辑笺》(与严志雄合撰)等。
小引
遗民与贰臣交游小考三则
清初贰臣曹溶及其“遗民门客”
读万寿祺《野果山禽图轴》——兼论清初钱谦益朱彝尊于江浙之交游
罗振玉《万年少先生年谱》考论
顾炎武与清初两降臣交游考论
就《秋柳》诗之唱和考论顾炎武与王士禛之交谊
从明遗民史家对崇祯帝的评价看清初对君权的态度
钱牧斋之酒缘与仙佛缘
读方文《嵞山集》——清初桐城方氏行实小议
楚云:余怀《三吴游览志》解读示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以本文所考论之余澹心而言,其于崇祯甲申季春北都沦贼 之前夕,放舟浙江,过嘉善,寓钱氏园林,“意气甚都,声伎最盛”,既昵一丽人,复得与年才十二之楚云相见。其时澹心已及 而立之年,与妻结缡十载,且育有两男一女矣。
及七年之后,澹心与楚云于松江再逢,初未知其为旧交, 一见倾倒。观其赠楚云诗,可思过半矣:
细雨长丝系钓船,一莺啼破夕阳天。情知只是逢场戏, 漫结巫山窈窕缘。
然澹心与楚云于松江双栖双宿期间,即曾瞒着楚云暗访当地另一名妓陈蕙如。二人初晤,澹心赠以诗,所言亦仅情色之事:
我亦销魂者,逢君喜欲狂。艳深霍小玉,韵胜杜秋娘。 何事香痕湿,教人梦影长。盈盈兼脉脉,却悔到西堂。及与楚云作别后,澹心又急与陈蕙如于苏州相见。有所撰《千人石遇陈蕙如》及《蕙叹》二题为证。然澹心薄幸,依然故我。越一年,二人再逢于嘉兴南湖舟中,蕙如已“归叱利” ,琵琶别抱矣。澹心乃不免叹息云:
不如意事常八九,萧条已作章台柳。闻生再弹令心哀, 停歌且进杯中酒。
以上皆澹心中岁前之事。及晚年移居吴门,与李笠翁过从渐密。风月之事,仍未能忘。今仅录其《赠小姬陈掌珠》一律, 以见澹心暮年仍寄情于声色:
生平能得几销魂,到此方知有泪痕。乍见藐姑来白昼, 忽疑神女伫黄昏。最怜冰雪聪明净,犹喜闺房性格存。老 我是乡赢薄幸,春风搜出小柴门。
细读所录赠楚云、蕙如、掌珠三诗,皆“惊艳”纪实之作。 又何尝有寄托可言?
综而观之,本文就所见之澹心诗文及相关之别集,考述其平生言行与交游,力求审其虚实;于寄托与纪实之间,多所辨析。故澹心所隐伏故国黍离之思,既表而出之矣,其艳冶宴游、 歌舞湖山之行,又未为之讳。乃至集录铺列,不厌其繁,无非旨在说明澹心之一生,有其终生固执不废者,亦有其具时段性而变格多端者;严肃之中,往往亦参之以浪谑。其心境之跳跃跌宕,遂鲜有投射于某一固点者焉。吾人于数百载之下,既不能见澹心之面,苟欲稍窥其心,则又安能甘心… (查看原文)
别列兹汪
7赞
2021-08-10 22:27:33
—— 引自章节:楚云:余怀《三吴游览志》解读示例
《清代诗文集汇编》第8辑第20册 (查看原文)
TNELIS
2023-07-02 22: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