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CDATA[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河山集 二集
作者:
史念海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1981-5
页数: 487
定价: 1.6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河山集
统一书号: 11002-574
豆瓣评分
8.8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河山集 二集的创作者
· · · · · ·
· · · · · ·
目录
· · · · · ·
目录
白壽彝教授序
自序
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的侵蝕與堆積(上篇)
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的侵蝕與堆積(下篇)
歷史時期黃河在中游的側蝕
· · · · · ·
(更多)
目录
白壽彝教授序
自序
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的侵蝕與堆積(上篇)
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的侵蝕與堆積(下篇)
歷史時期黃河在中游的側蝕
歷史時期黃河在中游的下切
論涇渭清濁的變遷
周原的變遷
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
論兩周時期黃河流域的地理特徵
由歷史時期黃河的變遷探討今後治河的方略
論《禹貢》的著作年代與辛樹幟先生論《禹貢》書
黃河中游戰國及秦時諸長城遺跡的探索
鄂爾多斯高原東部戰國時期秦長城遺跡探索記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 · · · · ·
河山集(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古都和文化》《河山集 一集(中国史地论稿)》《河山集 五集》《河山集 四集》《河山集 九集》
等
。
喜欢读”河山集 二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河山集 三集
9.1
-
-
中国古都和文化
8.2
-
-
山长水阔
9.1
-
-
何谓良材
9.1
-
-
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上下)
9.0
-
-
隋书求是
8.3
-
-
山西古战场野外考察与研究
8.1
-
-
古兵雕虫
7.5
-
-
长水声闻
8.4
短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1
有用
susuk
2022-03-26 01:17:18
《河山集》从60年代陆陆续续出版,刚发现出了九集了。《河山集》是白寿彝先生命名的,史学家史念海先生的论文集。二位先生皆已作古,他们有着七十年的友谊。我仅翻过二集、三集,且多注重周原的地理风貌、人文考古相关文章,但思虑这一套书多用作资料翻阅,大概率不会从头去读,遂先满分标记以示尊崇。
-
0
有用
清屏红壶
2021-01-08 14:42:30
想一起去田野
-
3
有用
思安
2022-11-12 20:07:12
湖北
论点平实(类高中地理),但论证极充分,其中夹杂作者大量实地考察经历,每称“当地同志见告”……文末常附治河、治沙、治沟之方法论,足见史老经世之意。
-
0
有用
九局下半
2019-04-16 11:57:30
把各个主题的内容粗略翻了一遍,对史先生治自然地理的方法有了个大致认识,贡献很大,问题也很多。
我要写书评
河山集 二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论坛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历史地理
(by) - 歷史地理
(haira) - 每日一读(一中国篇)
(37°暖) - 《七城》资料集
(阿镇) - 硕士毕业后2
(畢加思索)
谁读这本书?
· · · · · ·
豆友WuYlNyzJnQ
7月1日 想读
问号
6月3日 读过
momo
5月30日 想读
ly83264195
5月3日 想读
> 6人在读
> 34人读过
> 107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 · · · · ·
订阅关于河山集 二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目录
白壽彝教授序
自序
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的侵蝕與堆積(上篇)
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的侵蝕與堆積(下篇)
歷史時期黃河在中游的側蝕
歷史時期黃河在中游的下切
論涇渭清濁的變遷
周原的變遷
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
論兩周時期黃河流域的地理特徵
由歷史時期黃河的變遷探討今後治河的方略
論《禹貢》的著作年代與辛樹幟先生論《禹貢》書
黃河中游戰國及秦時諸長城遺跡的探索
鄂爾多斯高原東部戰國時期秦長城遺跡探索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