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精裝,isbn:7307014688,定價12.20元
平裝,isbn:730701467X,定價9.50元
作者简介:
唐长孺 江苏吴江人,1911年生。1932年毕业于大同大学文科,曾任大学讲师、副數授、教授。解放后,历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湖北史学会会长、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员,中国历史卷副主编、隋唐五代史分册主编等职。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3一9世纪研究所所长。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及《续编》、《拾遗》《山居存稿》、《唐书兵志笺正》等多种专著,主持点校北朝四史,主持整理和编辑出版《吐鲁番出土文书》(十册),并担任《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分册)》、《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及《二编》等多种史著的主編。发表史学论文一百数十篇。其学术观点广为国内外学界所肯定和称外。
绪论——汉代社会结构
第一篇 论魏晋时期的变化
第一章 社会经济的銮化
第一节 魏晋时期人口的诚耗
第二节 客的卑微化与普遍化
第三节 自然经济地位的加重
第二章 门阀政治
第一节 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
第二节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制度的形成
第三书 贵族政权与中央集权
第三章 兵士身份的卑微化
第四章 思想学术的变化——魏晋玄学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经学的衰微与名教之治的动播
第二节 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名理学
二、玄学的形成
三、贵无与崇有
第二篇 论南北朝的差异
第一章 南北社会经济结构的数异
第一节 南北朝户口多寡的比较
一、南方产口
二、北方户口
第二节 南北朝土地制度的差异
一、南朝封建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二、十六国至北魏前期土地所有权的不稳定
三、均田制的施行
第三节 南北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差异
一、南朝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二、北朝商业发展的相对缓慢
第四节 南北差异的地域及历史性因素
第二章 南北期门阀士族的差异
第一节 南朝士族的结构及其衰弱
第二节 北朝门阀的形成
第三节 南北朝门阀体制的差异
第三章 南北兵制的差异
第一节 东晋南朝兵制的因袭与发展
第二节 十六国北朝兵制
一、十六国时期
二、北魏时期
三、东魏北齐、西魏北周时期
四、南北兵制的差异
第四章 南北学风的差异
第一节 东晋南朝的学风
第二节 北朝学风
第三篇 论唐代的变化
第一章 社会经济的空化
第一节 南北人口分布
一、磨代前期户口分布概述
二、安史乱后著籍户口的普遍减耗
三、安史乱后人口的南迁
四、唐末五代的户口分布
第二节 均田制的最后放弃和士地占有形态
第三节 賦役制度的变化
一、租调庸制及地、户税
二、两税法制
第四节 商品经济与商税
第五节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唐代前期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二章 门阀的衰弱和科举制的兴起
第一节 隋唐间的旧门阀
第二节 唐代官私姓氏书的修纂
第三节 科举制
一、科举制的萌芽
二、隋唐间的进士和明经科
三、唐代进士科的崇重
第三章 军事制度的变化
第一节 唐代前期的府兵与兵募
第二节 军镇的设些与兵防健儿
第三节 大军区的设置及藩镇兵
第四节 北门军的发展
第四章 唐代学术思想的变化
第一节 经学
第二节 学术思想
综论
一、魏晋时期作为封建社会早期的特征
二、南北期历史发展的差异
三、南北统一和历史的衔接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儘管兵士的社會地位在魏晉時期已相當低落,並為法律所肯定,但在事實上卻還沒有完全凝固在低賤的地位上。《世說新語》卷下《賢媛篇》王渾妻條:
王渾妻鍾氏生女令淑。武子為妹求簡美對而未得,有兵家子有儁才,欲以妹妻之,乃白母,曰:“誠是才者,其地可遺,然要令我見。”武子乃令兵兒與群小雜處,使母帷中察之。既而母唯武子曰:“如此衣形者,是汝所擬者非邪?”武子曰:“是也。”母曰:“此才足以拔萃,然地寒,不有長年,不得申其才用,觀其形骨,必不壽,不可與婚。”武子從之,兵兒數年果亡。
這則故事表明,當時兵家子上升的道路儘管十分曲折,但只要才能超群,終究還有上升的機會。尚不至像南朝的兵家,低賤的身份幾乎無可更改,即使偶因軍功進身,也還是擺不脫受歧視的地位。 (查看原文)
震林
1赞
2023-04-25 12:52:14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兵士身分的卑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