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歷史不等於背誦,更重要的是──思考。
當「網路上找到的事物」被偽裝成知識,
該如何從龐雜且真偽難辨的訊息中抽絲剝繭,找出事實的脈絡?
本書以真實歷史事件為本並佐以史料,引領讀者批判性地重新解讀歷史,
真正地──像史家一般閱讀。
歷史不是人名、地名、年代、事件的堆砌,閱讀歷史更非背誦強記。本書顛覆你對歷史的認知,幫助你批判性地閱讀史料,提出關於歷史證據性質的深入問題,有助於提升閱讀素養,培養歷史思維。
本書共有八章,每章環繞著一個美國的歷史問題(起始於開拓、殖民與詹姆士鎮的事件,結束於古巴飛彈危機),由實例教導讀者如何探究史源與史料脈絡化,為歷史學的閱讀、教學與思考作出示範。
每章附有該主題所需要的教材──一手文獻、表格、圖像與政治漫畫、網路上哪裡可以找到額外資源的諸多建議,以及指導讀者如何貼近核心歷史觀念。讀者可一步步學習本書的取徑,強化思考力、判斷力,大幅提升閱讀素養。
像史家一般閱讀,當面對過往史實或今日的新聞事件,乃至工作及生活瑣事,你將更能看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及透析本質,有效地處理過去及現在的複雜性。歷史從不是腐舊片段的沉積,而能面對今日,面向明天。
本書教你──
1. 創造性地運用教科書,不受政治風潮的影響。
2. 區分歷史與迷思,了解歷史知識是被建構出來的。
3. 質疑史料,判斷史料的可信度及代表性。
4. 探究文獻的史源與史料脈絡化。
5. 綜合多重的歷史記述。
6. 進行以證據為基礎的思考與論證。
7. 活用視覺史料來探究歷史。
8. 以複數的歷史(histories)解釋事件。
9. 區分虛構小說與歷史。
10. 激發對當代議題的進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
Sam Wineburg
史丹佛大學瑪格麗特.傑克斯教育與(榮譽)歷史講座教授,著有《歷史思維與其他不自然的舉動:導向歷史教育的未來》(Historical Thinking and Other Unnatural Acts: Charting the Future of Teaching the Past)。
Daisy Martin
美國教育部所支持的全國歷史教育信息交換所(National History Education Clearinghouse, teachinghistory.org)之歷史教育部門主任。此交換所位於喬治‧梅森大學羅伊‧羅森維格歷史與新媒體中心。
Chauncey Monte-Sano,密西根大學的教育學副教授。
【譯者簡介】
宋家復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博士,現任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中文版序
導論
第一章:寶嘉康蒂拯救過約翰.史密斯嗎?
研究文獻上的辯論
為什麼要教約翰.史密斯與寶嘉康蒂?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二章:「挺身抗敵」或逃離現場?/Jacob Douglas and Sam Wineburg
研究文獻上的辯論
為什麼要教列星頓公園綠地之役?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三章:脈絡中的林肯
林肯是一位種族主義者嗎?分析這個問題
史源資料
為什麼要教林肯和種族?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四章:哥倫布紀念日:是1892 年,不是1492 年/Jack Schneider
歷史學家如何解讀?
脈絡中的哈里遜總統
謎題、問題以及歷史過程
為什麼要教「發現日」?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五章:電力與婦女勞務: 誰真正受益?以及何時?
為什麼要教拉斯洛普女士相關的問題?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六章:「滿天沙塵,吃的是沙塵,呼吸的是沙塵,喝的也是沙塵」
我們要說誰的故事?
什麼造成了塵暴?我們要說什麼故事?
為什麼要教塵暴?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七章:羅莎.帕克斯與蒙哥馬利市公車抵制
脈絡中的蒙哥馬利市公車抵制
對學生的挑戰
為什麼要教羅莎.帕克斯和蒙哥馬利市公車抵制?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八章:眨眼或不眨眼:古巴飛彈危機/Jack Schneider
教科書錯失了什麼?
為什麼要教古巴飛彈危機?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附錄:歷史/社會、科學、與技術科目中的英文/語文技藝州級共同核心標準
關於作者
譯者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長久以來,許多國家的歴史教導之構成・是讓學生精通一套事先製作完成關於過去的紋事( a prefabricated narrative about the past)。一位大學史家會創作一個國族歷史的敘事性闌述。這份敘事會獲得政府權威的核准,然後交至教師和孩子的手中。雖然成年人理解詮釋同樣事件有多重方式,但這被認為是大學層級歴史研究的角色。許多人以為,對學童而言,由彼此競爭的故事所構成的歷史會造成混淆與不安;青少年理應需要結構與次序;一套沒有問號的歴史乃是答案。 (查看原文)
Sinnlos
1赞
2019-11-22 07:52:40
—— 引自章节:中文版序
像史家一般関讀》可能一開始看起來是本可有可無的書,因为實際上继续成為專業史家的學生是如此地少,但這正是重點所在。正因為如此少的學生在高中之後從事歴史研究・他們在國、高中會科裡學會像史家一般閱讀就至關緊要。歷史學家已經發展出種種有力的阅读方式,这些閲讀方式讓史家們在其他人迷失於細節的叢林,乃至在挫折感中舉手投降的時候,能夠看到发展模式、找出矛盾現象的意義,以及形塑出種種合乎理性推斷的詮釋。具備歷史思雜的研究者們已經將這些認知方式萃取為能夠教給各種程度學生的實際做法。 (查看原文)
Sinnlos
2019-11-22 07:59:15
—— 引自章节: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