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的想象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只有拒绝赞美现在,才有可能保留一个写诗不再野蛮的未来。”

人们常说的“法兰克福学派”,由创建于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研究所的一些成员构成。他们试图建立一个社会机构来实现他们的各种想法,同时拒绝因此损害其理论完整性,始终担忧被招安、被融入一个更大的系统。他们不仅一度流亡海外,且从彼此合作开始,就一直是外部世界的流亡者。然而,他们并不因流亡而懊恼,而是接受了这种处境,甚至把它当作智识高产的条件加以培养。这样的理念使他们既陷入了特殊的地位,又预见了诸多问题。同样是这种理念、地位与这些问题,困扰与启发了后来的无数思想家。

本书是关于法兰克福学派最负盛名的观念史学经典,讲述了从社会研究所创立至二十世纪中叶、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经历与思想流变,考察了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学派成员的作品与观念,一如作者所说:“批判理论常常试图在具体的特殊中把握整体,认为后者体现于前者之中。本书考察社会研究所成员对所有不同领域不同具体现象的把握,就是希望能收获相得益彰、阐明整体的洞见。”

作者简介:

马丁·杰伊 Martin Ja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德尼·海尔曼·埃尔曼历史学荣休教授,研究领域涵盖法兰克福学派及其批判理论、社会理论、文化批评、欧洲观念史及视觉文化。著有《辩证的想象》《低垂之眼》等。

中文新版代序
1996年再版序言
前言
导论
鸣谢
第一章 社会研究所的成立及其第一段法兰克福岁月
第二章 批判理论的起源
第三章 整合精神分析
第四章 对权威的首次研究
第五章 社会研究所对纳粹的分析
第六章 美学理论与大众文化批判
第七章 四十年代的经验性工作
第八章 走向历史哲学:启蒙的批判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上帝自可发笑,人类仍应思考。 (查看原文)

Sibylle
1赞
2021-07-30 10:59:42

—— 引自第2页

所谓“批判理论”(Kritische Theorie),在其特定意义上,即是指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的社会哲学理论。它以焕发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意识和批判潜能为起点,在整合了精神分析、存在哲学(后期还包括语言哲学、解释学等)等现代思想后,发展为对现代社会,特别是发达工业社会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和批判。批判理论根植于欧洲传统哲学的核心而又敏感于时代的重大问题(尤其是纳粹的兴起和大众文化的霸权),并吸收当代社会学的经验技术,思想锋利,义蕴幽玄,加上人物众多,组织一贯、历时甚久,不但成为当代思想界强有力的竞争者,也是任何现代化国家不能不聆听的清醒之音。 (查看原文)

Sibylle
1赞
2021-07-30 10:59:42

—— 引自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