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史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由隋史和唐史两方面组成,具体详尽地讨论了隋唐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历代人物,如关于四镇始末的通考、关于均田制与租庸调有关系的证定等,集中反映了岑先生数十年中读唐史的心得,在隋唐史通论上亦常发前人之未发。

作者简介:

岑仲勉(1886-1961)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在隋唐史、先秦史、古代文献学、中西交通和民族关系、史地考证等方面卓有成就,在学界享有盛誉。岑先生一生著述丰富,有《隋唐史》等传世。

编撰简言
隋史
第一节 隋杨之先世及其统一
第二节 改地方三级制为变通的两级制
第三节 国防设备之概况
第四节 突厥之起源及为患中国
第五节 突厥与东罗马之发生关系
第六节 突厥之内争、分裂及南附
第七节 突厥文化、风俗与我国之比较
第八节 平陈
第九节 隋代三大工程
第十节 杨氏家庭之变
第十一节 炀帝之穷奢极欲
第十二节 疆域之开拓
第十三节 隋对西北之交通
第十四节 对北方交通及所谓“铁勒”
第十五节 印刷术发明
第十六节 西乐输入
第十七节 三伐高丽
第十八节 隋代经济发展之概况
第十九节 义师蜂起
唐史
第一节 李唐之先世及其统一
第二节 太宗克定突厥及漠北
第三节 太宗平服西域
第四节 贞观之治
第五节 宰相制度之屡变
第六节 门第之见与郡望
第七节 高宗继成大业
第八节 新罗、渤海及日本之汉化
第九节 昭、乾二陵及其特点
第十节 高、玄二宗频幸东都及武后长期留居之问题
第十一节 隋、唐之漕运
第十二节 唐之中衰
第十三节 武则天之为人
第十四节 隋及初唐佛教之盛况佛道之争
第十五节 佛教在唐之宗派、信仰及宣传方法
第十六节 佛徒撰译之文艺价值
第十七节 文字由骈俪变为散体
第十八节 进士科抬头之原因及其流弊
第十九节 开元之治及乱机所伏
第二十节 自府兵起源以至于隋
第二十一节 唐之府兵及彍骑
第二十二节 边兵
第二十三节 西方乐曲影响于开元声律及体裁从《实践论》看诗词与音乐之分合
第二十四节 盛唐、中唐、晚唐之诗人
第二十五节 四镇始末及其南方屏障
第二十六节 突骑施兴废及大食东侵
第二十七节 安史之乱
第二十八节 藩镇之祸
第二十九节 西南之开发
第三十节 吐蕃乘虚攻陷河、陇及安西、北庭
第三十一节 南诏之兴
第三十二节 安史乱中之回纥
第三十三节 唐之马政
第三十四节 西方宗教之输入
第三十五节 宦官之祸
第三十六节 北魏均田之缘起及其制度
第三十七节 唐之均田
第三十八节 租庸调及杂征徭
第三十九节 租庸调变为两税
第四十节 户口升降及收支大账 附和籴
第四十一节 中唐后理财之言论及方法
第四十二节 钱币及矿冶
第四十三节 庄田
第四十四节 武宗之攘外安内
第四十五节 牛李之李指宗闵(宋祁说)李德裕无党(范摅、《玉泉子》、裴庭裕及孙甫说)
第四十六节 吐蕃之衰及河陇恢复
第四十七节 西北之内附部落
第四十八节 外族之徙入与汉化(附蜑之名称)
第四十九节 唐末之一瞥及其史料
第五十节 农民受严重压迫及其反抗
第五十一节 大革命之爆发
第五十二节 沙陀之起并辨石晋不是突厥族沙陀
第五十三节 职官概论
第五十四节 散官、爵、勋及赐
第五十五节 俸料、公廨本钱及职田等
第五十六节 地方区域及社会组织
第五十七节 手工业及物产
第五十八节 市虚及商务
第五十九节 交通之设备及程途
第六十节 黄河及河源发见
第六十一节 水利
第六十二节 学术与小说
第六十三节 历法、天文
第六十四节 艺术
第六十五节 乐、舞及百戏
第六十六节 服饰
第六十七节 社会杂缀
第六十八节 从语与文之关系略记唐代俗语
后记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苏轼称韩文起八代之衰,此以名家之言而漫不加察者也。由骈文转为散文,高、武间陈子昂实开其先,唐人具有定论,继陈而起之散文作家,实繁有徒,下逮韩、柳,完全踏入锻炼之途,唐文至此,已登峰造极。稍后,即转入樊宗师之涩体,终唐之世,无复有抗衡者。欧阳修作文重简(如《新唐书》)、炼(如《醉翁亭记》),故盛推韩,由今观之,韩可谓为“散文之古文”,去古愈远,然可信当时一般人读之,亦非明白易晓者。故推究唐文改革,分应附于高、武之间,以纠正九百年来之错觉,此又历史时间性不可抹煞之一例。

历朝制度、名物,每更一姓,虽必有所易,然易者其名,不易者其实。甚至外族侵入,仍有相联之迹(如唐府兵与元怯薛,特勤与台吉,莫离与贝勒等),故每论到典章、文物,非徒略溯其始,抑且终论其变,求类乎通史之“通”,不锢于断代史之“断”。
(编纂简言) (查看原文)

cc修文
1赞
2022-03-31 04:43:31

独孤氏出自鲜卑。鲜卑或云东胡种。缪凤林因谓文献后为汉胡之混合种(母崔氏),炀帝为汉人与混合种之后裔。此种断定,其意向实注重在“北方之汉族,因与杂种混合,再造其新生命”之推论,因名隋、唐两代为“汉胡混合之北统”。但对于手创统一事业之杨坚,并未觅出混合种的凭据,仍是立论不完。如果吾人能向上古追寻汉族的起源(春秋时晋有狄,燕有山戎,王畿有伊雒之戎,例不胜举),则杨、李之为混合,譬诸沧海一粟而已。

坚以父忠封随国公,因改朝号曰随,又恶“随”字带“走”,故去走为隋。清代金石家见初唐石刻常作“随”,遂疑旧说之误。近年石刻大出,则隋石刻无不作“隋”。往日新朝,往往反胜朝之所为,初唐间作“随”,实因此之故。然初唐以后,又作隋者多,作“随”者甚少,苟非杨坚先曾改定,则无以解此等异同之迹也。
(第一节 隋杨之先世及其统一) (查看原文)

cc修文
1赞
2022-03-31 04: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