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651,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所提供的不是“中国医学史”或者“中国疾病史”而是将疾病和应对疾病的手段作为“读史”的窗口涉及重大瘟疫、防疫措施、古代系统、长生药与政治、性病与青楼文化、神秘而虚无缥缈的蛊毒与瘴气、古代外科手术尤其是华佗事迹的真假、割股疗亲是否真有效……从中不仅看到疾病对历程的影响还看到人们为了对抗疾病、追求健康与长生时采取的种种手段对历程的影响以及疾病对古代中国思想的冲击对许多人人生的改变。
本书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人心呈送细节不作大而化之的概述而是尽量将一些历史碎片缀合在一起展现疾病与历程关系图谱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能够让枯燥的史料鲜活起来展现人类生活史“另一面”的部分细节。
作者简介
于赓哲1971年生于陕西咸阳。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硕士武汉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隋唐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研究》等、核心期刊上文数十篇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反响。一些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等杂志、报纸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曾先后八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项。2007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主讲网络精品公开课《隋唐人的日常生活——由小见大的历史》。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上的大瘟疫
一、历史上人最多的瘟疫鼠疫
五千年前消失的部落 建安七子与鼠疫
与明朝的灭亡 欧洲的黑死病
伍连德和清末东北大鼠疫
二、左右皇帝人选的疫病天花
天花何时传入中国
顺治之死与康熙的即住
康熙的真实画像
三、全球化带来的传染病真性霍乱
大航海时代的副产品
梁实秋、巴金、老舍笔下的霍乱惨状
传染病是的r/>第二章 中国古代应对瘟疫的办法
一、隔离与自我隔离
《论语》与秦简的记载
山中隐士的另一种身份士大夫的反对
二、迁移与环境改造
远离死水 由低到高
从实践经验而来的举措
三、中国古代医学对的贡献之一种痘
人痘法的发明及其原理
人痘法传入欧洲的途径
伏尔泰谈种痘 詹纳发明牛痘法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亲身实验
四、无心插柳追肥技术与城市卫生
汉画像石中的拾粪图
可随意倾倒尿粪的中世纪巴黎
抢手的粪便
附录口罩简史
第三章 古代的医生与医院
一、昙花一现的古代医院
政府与的力量唐代太医署
宋代比军队待遇更好的慈善机构
民间自发的互助组织
难以持久或流于形式
二庸而悲惨的御医
光环与实际 伴君如伴虎
不幸的“背锅侠” 之外焕发光芒
三、为何中国古代无法诞生真正的医院
真正的医院是分科协作的组织
单打独斗的古代医人
激烈的竞争与保密意识
患者掌握主动权的医患关系
第四章 女医和她们的委屈
一、有多少女医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汉代义姁与淳于衍 隋唐女医
创作《黄庭内景图》的胡情
把丈夫教成名医的张小娘子
电视剧原型人物谈允贤
二、性别的困扰
男性医者的“傲慢” 女性医者的问题
宁死不看男医生的女患者
被敌视的职业女性
附录悬丝诊脉10l
第五章 疾病与谎言——大历史背后不应忽视的“小”因素
一、民间医骗与医托
利用疾病的 圣水骗局
狡猾的医托
二、渴望长生
秦始皇如何被骗
北魏道武帝与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
唐太宗与其他被丹药害死的皇帝
“幸运”的武则天
三、影响历史的小人物
秽乱、谋害太子的西晋太医
“害死”唐宪宗的术士
唐朝本来或许是可以中兴的
第六章 外来性病对中国青楼文化的影响
一、宽松的古代青楼文化
虚伪的封建礼教 唐代“红灯区指南”
令清代诗人羡慕的白居易
二、伎不等于妓
误人子弟的伪科普 用文献证明
有没有卖艺不
唐宋至清代的变化
三、梅入中国之前的性病
古人为什么不知道淋病是性病
也不知道软下疳是性病
不同的男女症状
四、梅毒时代15l
梅毒如入中国
外形可怖并能致死
改变全妓院生态
“清倌人”的产生 民国禁娼运动
附录古人如何避孕和堕胎
第七章 现实或想象蛊毒与瘴气
一、什么是蛊毒
两千年来的传说 蛊毒与巫蛊不是一回事
蓄蛊传说的起源 当现代医学遇见蛊毒
二、不可证伪的阴谋论
阴谋怎么可能找到证据
为什么蛊不会是毒药
三、落后地区=蛊毒之乡
中原曾经也被认为有益毒
隋唐开始转移到南方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蛊乡迁移
主流文化圈的傲慢
四、蛊毒与恐慌
自古以来的迷信恐慌 应对蛊毒的手段
迫害与冤案
五、什么是瘴气
瘴气观念的出现与消失
哪些疾病会被归为瘴气
北人对南土的歧视与恐惧
六、瘴气的应对
规避季节规避地带 手段
观念的转变
第八章 天命还是疾病解析古时的“圣贤异相”
一、项羽重瞳
从虞舜开始的重瞳传说
司马迁记载的项羽重瞳可信r/> 重瞳可能是什么病
二、石勒耳鸣
后赵创始人石勒 自幼辛勤劳作的症状
幸存者偏差
三、李渊三乳
从周文王四乳开始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吮乳
医学与文化上的可能性
四、赵匡胤“体有金色”
“黄袍加身”的宋太祖
出生时“体有金色”可能是什么病
异相与野心
第九章 针拨白内障——一项传奇手术的历史
一、金篦术的起源
当代神医唐由之 起源于印度
汉代传入中国
二、白居易的眼疾
纵逢晴景如看雾 白内障与飞蚊症
佛、道、医家的建议
三、从胡药胡医到本土化
印度医学对眼科用药的重要影响
失败的案例
从唐朝开始融入中国传统医学
四、绵延千年的技术之光
宋徽宗韦妃的誓言与眼疾
宋以后的载
丰富的经验和科学
第十章 神医的代表华佗和中医外科术
一、华佗
出身士人阶层 古代医人地位的卑贱
害 曹的后悔
二、华佗传说辨疑数则
为曹开颅 为关羽刮骨疗毒
为司马师动手术
三、华佗外科术的历史渊源和
医学原理
外来说可信吗 上古时期的开颅手术
古代其他外科术
四、伤口感染怎么办
没有抗生素就一定会死r/> 缝合法油脂和药膏
五、外科手术的没落
华佗绝艺的失传被视为另类
“元气说”的否定
六、华佗之后的外科术
兔唇、截肢和剖腹缝合 保守化和体表化
拔箭的方式是减肥 复原麻沸散的艰难
七、自信的重建——华佗重新被发现
西医的冲击 西医外科术来自华佗
被证实与被需要
第十一章 名人的疾病与医药
一、曹的养生与毒药
曹身边的十六个术士 曹植的辩解
每日服毒以抗毒
附录鹤顶红与鸩毒
二、卢照邻与麻风病
扭曲的面貌 昂贵的朱砂 不幸的才子
三、武惠妃的艰难生育史
三个孩子连续夭折 交给别人抚养
杨贵妃的丈夫寿王到底叫啥
四、病号杜甫
疟疾和的诗
糖尿病、中风和眼病 顽强抗争的诗圣
死因并非大吃酒肉
五、安禄山之死
用头顶起肚子才能穿衣
严重的糖尿病症状 因病痛而癫狂的晚年
六、韩愈与丹药
坚决反对服丹
因硫磺中毒而死的是韩愈r/> 与苏东坡类似的思路与佛教的对抗
后话出人意料的“诽谤死人罪”
七、王阳明的死因
清癯的画像 奏疏中自述病状
为什么推断为肺结核
第十二章 割股奉亲——一言难尽的孝道
一、为何可以治病
原始思维的残存 动物肉可以结核病
从动物肉转为
二、割股奉亲在隋唐兴起的原因
舍身饲虎与割肉喂鹰 割耳剺面
自伤行为的生存土壤
三、儒家的自相矛盾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
感天动地的孝行
免除徭役、旌表门楣的巨大利益
各朝各代不同的态度
附录唐人张九奴的一天微小说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但随化会逐渐降低烈度例如梅毒例如艾滋病再例如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今加上疫苗的广泛接种新冠病毒最终发展的方向一定是“泯然众人矣”。 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各个文明的体量还不够大往往一场疫病就能摧毁一个文明。随着文明实体的不断壮大人类对抗饥荒、瘟疫和气候地理变化的能力也在增强所以文明的发展最终是可以提供更强大的应对疫病的手段。当然文明程度越高瘟疫传播的速度就越快但同时人类应对手段也会更加的来说传染病在人类疾病图谱中所占比重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不再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以我国为例1957年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前十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消化系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神经系病、外伤及中毒、其他结核。到了2002年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前十名座次有了明显变化分别为恶性、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围生期病。根据《中国卫生年鉴1984》《中国卫生年鉴2003》美国的情况与此类似1900年的统计表明当时威胁美国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前十名是肺炎与流感、肺结核、痢疾与肠炎、心脏病、中风、肾炎、意外事故、婴儿早期疾病、癌症、年迈而到了1990年“座次”,墙者甚至会被处死。 在严厉措施的保障下马赛鼠疫在较短时间内息但仍然造成马赛9万居民中5万人丧生在艾克斯、阿尔勒和土伦也有5万人丧生死亡率估计在25至50马赛为40以上。这场瘟疫中法国与西班牙制定国际法保证检疫合作算得上是抗疫过程中的一个亮点。人们意识到充分的国际合作、卫生情报的交换、技术和经验交流是保障检疫措施有效的不二法门。国际卫生组织的使命之一就在于此。 文明客观上可能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途径但文明因交流而强大强大的文明和现代化的卫生体系能够反过来克制传染病的传播。中国古代十室九空的疫病惨景已经不复存在欧洲一半人口的黑死病也只存留于记忆之中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中传染病已经式微。但为什么当代人往往发出“现在怎么这么多新病”的疑问?那是因为大多数民众“疾病一成不变”的固有认知。其实通过前面的讲述可以看到老的疾病会有新的品种新的疾病会自外传人。而且在分子生物学介入医学以前对于病毒的变异的认知是模糊的病毒自身在不断变异变异的周期也有变化由动物传给人、实现人际传播的现象等这些对于一般民众来说都是比较模糊的知识甚至于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细菌与病毒是两回事。再加上检查和筛选手段步使得疾病来源的认知脱离了大众常识所以才,外伤、口腔疾病、骨关节疾病、难产等。当然原始人本就活不了多大岁数例如北京猿均寿命只有15岁新石器时期有步但也很有限六处遗址华县、姜寨、大汶口、西麦候、崧泽、圩墩人骨年龄统计结果是14岁以下者10.815—23岁者18.724—35岁者31.336—55岁者32.556岁以上者6.6。《中国新石器时代古代居民体质研究》那时候的营养和居住环境决定了人类体质的赢弱但正是稀疏的人口密度才维持住最后的防线无意中切断了传染病的传播链条。 随着文明时代的降临人口逐渐密集贸易、战争逐步增加传染病开始获得广阔的舞台。可以说没有文明时代也就没有人际传染病的频繁密集发生。但是传染病是有自己的发展史的同样一种疾病在各个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形杰。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原虫等病源微生物其实从它们的角度来看它们的目的和人类一样都是繁衍生存。就病毒而言自然界对于病毒也有筛选机制死所有宿主对于病毒来说并非选择病毒本身会随机变异其中毒性过强的因为死宿主太快而灭绝传染性弱的因为无法有效传播而灭绝筛选留下来的病毒体现为传染性强、毒性弱这是很多病毒性传染病发展的规律尽可能多繁衍尽可能少死宿主。所以有的疾病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十分酷烈,年以后规定来自疫区的船只全部在港口停泊隔离最初是10天后来是30天最后确立为40天隔离期满无病才可靠岸贸易quarantine隔离检疫期这个单词源自quarantina后者即“40天”的意思据说当时炼金术家称40天为一个哲学月所以作为隔离周期。这其实应该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因为40天足以覆盖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了。1383年法国马赛港也采取了这个措施后来欧洲各港口相继效仿。 但是应对疾病需要更密切的国际合作。18世纪早期欧洲又爆发了一场瘟疫被称作马赛鼠疫或马赛大瘟疫是欧代后肆虐的大瘟疫之一。伏尔泰、卢梭、黑格尔都记载和论述过这场瘟疫。1720年一艘名叫大圣安图望号的货船经由黎巴嫩、塞浦路斯到达马赛由东有鼠疫而船上有土耳其乘客因病去世且船员也有发病者所以港口按照港口检疫制度拒绝该船入港。但是当地商人的货主要是丝绸和棉花在船上延期上岸将导致利益受损所以在大商人的压力下港口准许靠岸。瘟疫由此蔓延到城内。 这场大鼠疫死亡率奇高停尸房迅速爆满新挖的万人坑也迅速被填满市民恐慌四处奔逃。法国政府下令封锁马赛和普罗旺斯其他地区为此建造一道长墙Murdela Peste行封锁长墙用石块堆砌高2米厚0.7米至今尚有残段保留。在当时违反禁令逾,整体的营养和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只是这也造成了一种“文恬武嬉”的松弛氛围人们面对新的公共卫生灾难时四顾茫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另一方面来说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起以前也有明显改变对科技充满信心的反面是对病毒竟然无法被迅速消灭这一事实的难以接受。再加上互联网的信息集中和放大作用一时间将巨量消息推送到人们面前让人们的心理更加敏感更加脆弱由此还产生了种种阴谋论和悲观论甚至产生“全球化就此终结”的结论。 这一切其实大可不必。 全球化的疫情本就是全球化生活的附属品自古以来便是如此。而全球了人类文明提升也能提供更多的疾病应对手段从这个角度来说败也萧何成也萧何人类既然不可能靠封闭模式发展那么也就必须正视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化疫情。这是人类的必要代价。而且以现代人类的科技和组织能力这个坎必须也必然能够迈过。 全球化的国际合作也会增强人类抵抗瘟疫的能力比如港口检疫制度就是一例。港口检疫制度发源于黑死病时期的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是黑死病的重灾区而黑死病的传播就是靠着地中海的贸易路线所以作为贸易重镇的威尼斯和米兰最早采取了港口检疫措施。起初只是对可疑船只的抽检并有简单的消毒措施1374, 疾病可以影响历史以往这个话题只是一个遥远的历史回音如今却让全球人感同身受。所以此时此刻阅读本书相信一定会激起您的很多共鸣。 历史学是提供人文思考的学科历史学是人与人关系的学科疫病除了影响健康还对社会稳定、社会结构和人的思想造成冲击。历史上每次大疫病都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巨变尤其是后者往往是在面对死亡和恐惧之时人类真实情感的爆发以往掩盖安祥和气氛下的思想分歧也会日渐显著。 关于这一点大家能立即联想到的是黑死病之后的文艺复兴这大概是疫病改变、改变思想的最的例证。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疫病与文明的兴衰、疫病与战争、疫病与经济、疫病与医学思想的巨变、疫病与社会分歧……相关例子不胜枚举疫病是人类社步的结果是人类必须承受的成长代价。 死神的镰刀一次又一次干扰到人类的与发展。但纵观人类历史瘟疫恰恰又是文步的结果是人口达到一定密度、交通体系日渐发达的副产品。 可能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原始人缺乏医学手段易受传染病戕害一场伤寒或者流感就要了无数人的命。但实际上不一定。原始社会“老死不相往来”部落与部落之间缺乏交流人口稀少传染病反倒不易传播。原始人健康方面的主要困扰来自,出人心呈送细节不作大而化之的概述而是尽量将一些历史碎片缀合在一起展现疾病与历程关系图谱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能够让枯燥的史料鲜活起来展现人类生活史“另一面”的部分细节。细节有时最能打动人心。,同样发生明显变化心脏病、恶性、脑血管疾病成为前三名其后依次是意外事故、慢性动脉障碍疾病、肺炎与流感、糖尿病、自、他、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美国历史统计年鉴从殖民时代到1970年》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传染病不断“退席”的过程随着人类营养条件改善现代化的技术和公共卫生体系步使得传染病退居次席正是在人类接连战胜天花、结核、鼠疫、疟疾、霍乱等疾病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才逐渐凸显出来。如今经常有人抱怨说“现在的癌症怎么这么多”其实癌症日渐增多恰恰是人步的体现。疾病就好比是守阵地的敌人医学好攻者攻者已经拿下了天花、鼠疫、疟疾、霍乱等外围阵地才直面癌症这个核心阵地。而且癌的来说多见于老年患者人类寿命的延长也是癌症凸显的一大要因在古代大多数人活不到癌症高发的年龄。 本次疫情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和思想的变化还有待时间来展现和验证而目前显而易见的则是全球范围内对于全球化的反思。 新冠肺炎疫情最可瞩目的就是其全球化色彩。病毒借助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可以在数日甚至十数小时之内传至万里之外而蔓延成全球性疫情。虽然问题丛生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二次大战以后的人类在物质文明上取得了的成就人类,造成了“现在怎么这么多新病的认知误区。而现代网络的传播速度使得全球的传染病都以各种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疾病很多是前网络时代难以得知的因此也容易造病多的错觉。 所以说全球化是几千年来人类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壮大自己、丰富自己的必要途径瘟疫是与它相伴相随的“副产品”任何事物都有正负两面瘟疫是人类发展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因为瘟疫而终止全球化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们的选择。更何况全球化还能带来更有效、更全面的对抗瘟疫的手段人类的历史尤其是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克制瘟疫的历史任何新的疫情都不会扭转全球化的趋势。克服它只是时间问题。 本书所提供的不是“中国医学史”或者“中国疾病史”而是将疾病和应对疾病的手段作为“读史”的窗口举凡重大瘟疫、防疫措施、古代系统、长生药与政治、性病与青楼文化、神秘而虚无缥缈的蛊毒与瘴气、古代外科手术尤其是华佗事迹的真假、割股疗亲是否真有效……从中不仅要看到疾病对历程的影响还要看到人们为了对抗疾病、追求健康与长生时采取的种种手段对历程的影响以及疾病对古代中国思想的冲击对许多人人生的改变——尽管有时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改变源于疾病。 本书力求做到深入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