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608,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北宋的十一张面孔》
内容简介
北宋,一个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北宋就占据了六个。但是,你知道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个爱喝酒、赌博的黑胖子吗?你知道重用文官的赵匡胤其实并不瞧得起那些文人吗?你知道开封府的包青天并不是常年在开封府上班的吗?你知道其实历史上的包青天身边并不存在展昭这个人吗?本书将通过北宋历史上的十一位名人的生活面貌,带你读懂北宋的文明魅力和兴衰变迁。
作者简介
吴铮强,浙江海宁人,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关注中国社会结构演变、宋代社会与政治等问题,曾出版《科举理学化》《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等,在《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赵匡胤
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千里送京娘
军官生涯
出门靠朋友
点检为天子
陈桥兵变
宋朝建立
杯酒释兵权
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皇帝的睡眠问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
赵普的秘密
危险的遗命
以天下为己任
完美的阴谋
雪夜访普画轴
“何以能负周世宗”
皇弟政治势力的养
罢相与封王
悔恨与焦虑
程德玄与酒
又见兵变
政敌卢多逊
政治是可以交易的
不可触摸的真相
落落中原几将才:曹彬
庸将负盛名
“良将第一”
儒将风度
一国君臣如病狂:赵恒
大哥得了疯病
野心勃勃的二哥
百余年来第一位太子
依赖型人格的养成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恼人的御驾亲征
“完美”的阵图
相公睡着了,鼾声如雷
我只要现在的太平
澶渊之盟
王钦若与寇准
再做一番大事业
封禅大典
我希望变成玉皇大帝
开封有个包青天:包拯
狸猫换太子
朴学大师修订《七侠五义》
仁宗皇帝的身世
假皇子冷青案
嫂娘的故事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公怒铡陈世美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范仲淹与滕子京
范仲淹与吕夷简
“将军白发征夫泪”
“西贼闻之惊破胆”
朋党论
庆历新政
《岳阳楼记》
少一进士及第耳:狄青
北宋第一大帅哥
英雄不问出身
征西遇贵人
主帅之争
狄青平南
“天声远振,系公之才”
面涅将军
少一进士及第耳
迎一赤老,累日不来
英特迈往不屑流俗:王安石
做官要做地方官
王安石的拗脾气
偏爱法家的神宗皇帝
朝中无人
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唐太宗算什么
王安石与司马光
要从道德的高度提升皇帝的境界
生老病死苦
青苗法
《答司马谏议书》
三不足
熙宁变法
王韶平戎策
市易法
唐垌闹殿
宣德门下马事件
《流民图》
吕惠卿
权力的恶斗
王安石的时代结束了
半山园
永乐兵败
能了诸缘如梦幻
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
我生百事常随缘:苏轼
孺子近道
读轼书,不觉汗出
鸿飞那复计东西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在“冒险夜行”的政局中
更欲题诗满浙东
西湖虽好莫吟诗
惟有诗人被磨折
我生百事常随缘
难以追陪新进
这回断送老头皮
小臣愚暗自亡身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礼岂为我辈所设
人人皆戴子瞻帽
鏖糟陂里叔孙通
一肚子不合时宜
譬如原是惠州秀才
天女维摩总解禅
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
道大不容,才高为累
世间本无花旦石:范寥
当年游侠成都路
世间本无花旦石
范公来寻八桂路
范君胆勇如季路
年光专用酒留连
花城人去今萧索:赵佶
北宋的病灶
端王轻佻
画图犹喜见文雄
李师师与浪子
非用蔡京不可
丰亨豫大
教主道君皇帝
天下都无叹息声
海上之盟
收复燕云
东京保卫战
靖康之变
亡宋太上皇
屈身辱志兮恨难雪
昏德公与重昏侯
恩莫隆于兄弟
精彩书摘
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在人们的印象中,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侠客。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少林长拳全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亦称“太祖长拳”。在结束游侠生涯、成为一名职业军官后,赵匡胤为了训练士卒,总结平生武学,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了三十二势拳法。后来赵匡胤发迹变泰,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昔日士卒自觉身价陡增,于是便在民间传授赵匡胤三十二势拳法,并名之日“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宋初,少林寺住持福居禅师为振兴少林拳法,曾邀当时全国十八家武林门派人士人寺切磋技艺,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便属十八家之一。
21岁那年,赵匡胤告别结婚3年的娇妻贺氏,孤身一人闯荡江湖。这一年是公元948年。
就在前一年,北方的契丹攻入后晋的都城开封,俘虏了后晋的皇帝石重贵。后晋因此灭亡,而契丹在开封改国号为“大辽”。与此同时,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称帝,国号汉。刘知远就是后汉高祖。后来辽太宗耶律德光纵兵抢掠,结果被中原民众赶出了开封。刘知远乘机出兵攻占了洛阳、开封。
赵匡胤离开家乡时,刘知远已经去世,刘知远的儿子刘承祐继承了皇位。
赵匡胤的家就在当时的都城开封。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后汉朝廷的一名禁军将校。
在那样一个王朝更替司空见惯、战乱之中民众朝不保夕的年代,军官的家庭倒是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因为军官有充足的军饷。相比被任意蹂躏抢掠的平头百姓,军官的生命和生活反而是最有保障的。因此,当时有出息的男子都会去从军,而有眼光的女子则希望能够嫁给强壮的年轻军官。
赵弘殷年轻时也曾走投无路,四处闯荡。后来他来到洛阳郊外的杜家庄,遭遇大雪,便躲在杜家庄门前。杜家庄庄主平日豪侠好客,因此他的仆人见到一位壮汉落难到杜家庄,便请他进屋,好生招待。不久杜家庄庄主看中了赵弘殷,就把一个女儿嫁给了他。赵弘殷因此成了杜家的第四个女婿,后来与杜小姐生下三男三女。长子赵匡济夭折,另外两个儿子就是赵匡胤和赵匡义——宋朝的太祖和太宗。据说杜家庄前曾经有一个小池塘叫作双龙潭,它似乎预示着两位皇帝的降临。
赵匡胤出生在这样一个军官之家,所以后人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在21岁时离开父母,四处闯荡。有人认为,当时赵弘殷事业不济,很难帮儿子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或许根据多年的经验,赵弘殷深知,如果让儿子在禁军中从普通士卒起步,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与其如此,不如让儿子去拜访各路军官,机缘凑巧的话,或许能得到一份更加合适的差使。
不过话本小说《赵太祖飞龙记》却告诉我们,赵匡胤是一个难以管教的淘气鬼,一点也不听父母的话。父母让赵匡胤进私塾读书,赵匡胤不用心学习,反而混迹于街头那些不务正业的不良少年中,经常做出越轨的举动,甚至触犯刑律,最后发展到赵弘殷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的程度。这虽然是话本小说的记载,但非常符合离家出走的常理。
与赵匡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赵匡义总是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如父母亲期待的那样认真学习、刻苦读书。千里送京娘
赵匡胤体格魁梧、身体强壮,为人豁达大度,气概非凡。更重要的是,他武艺高强。
自从赵匡胤离开家乡四处闯荡,江湖上便多了一位侠客。他的故事一直在江湖上流传,很多事迹和传说被编为说话(话本,即说话的府本)和戏曲。《赵太祖飞龙记》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部。
宋朝的开封、临安(今杭州)等都市中,有一些叫作瓦子的娱乐场所。在那里,并排建造着许多大大小小专供演戏、说唱的小屋,表演说话、舞蹈、歌曲、戏剧等,从早到晚,热闹非凡。
北宋时期,说话的内容除了《三国志》、五代风土人情之外,还有名人故事。到了南宋,又出现了婚姻爱情、神仙鬼怪、公案传奇、英雄豪杰等各种类型的说话。这些说话的底本,后来就扩充、发展成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流传到今天的宋元时期话本还有不少,《新编五代史平话》《京本通俗小说》等就是几种著名的话本集。 可惜的是,讲述赵匡胤传奇故事的《赵太祖飞龙记》已经失传。其实《赵太祖飞龙记》在当时很受老百姓欢迎。明代有一本朝鲜人写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去部前买书去了(部前是大都的地名)。
买了什么书?
买了《赵太祖飞龙记》和《唐三藏西游记》。
P2-4
前言/序言
如果上天给你一个月光 宝盒,让你穿越时空到中国 古代的某个朝代,那么你一 定要选择北宋。因为历史学 家告诉我们,北宋社会与现 代社会最为接近。高雅、浪 漫、繁华、精致、卓越,这 些都是北宋的标签。 来到北宋,你就走进了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开封府城楼以西商店林立, 屋宇雄壮,门面宽阔,生意 兴隆,路上车水马龙,熙熙 攘攘,热闹非凡。开封府中 心的相国寺是北宋的皇家寺 院,同时也是四方商品汇聚 的大商场,每月定期开放八 次。寺内大批房屋被辟作营 业性质的邸店,供各地来京 商人居住和堆放货物。 越来越多的商人在街道 两旁开设店铺,曾经宽阔的 街面逐步缩减,于是发生了 “侵街”现象。真宗咸平五年 (1002年),宋廷下令在 开封城内拆毁侵街而建的贵 要邸舍,并在街道两旁设置 标志。但后来大批房舍店铺 又突破了真宗时所立的标志 ,所以仁宗再次下令拆毁。 到12世纪初的徽宗崇宁年间 (1102—1106年),开封 城内的税务机关向侵街店铺 收税,这标志着沿街建筑的 合法性终于得到了官方的正 式承认。政府规划的坊市制 逐步崩溃,侵街现象的出现 标志着沿街开店设铺这种近 代型的城市风貌在宋代奠定 了它的基本格局。 宋代城市人口急速增长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再 冲破原有城墙的束缚,向四 周近郊地区扩展。城市近郊 出现越来越多的居民点,商 业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郊 区的经济功能和外貌景观与 市区日趋接近。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 (JacquesGemet)曾经感 慨:“直至11和12世纪以前 ,中国人并未显示出商业上 的才干。但打那(宋代)以 后,经商的能力便成为中国 人最卓越的品质之一。”北 宋是个全民皆商的社会,商 品经营者包括皇室国戚、官 员胥吏、士人乡绅、寺庙僧 尼、乡村农户、乡镇个体手 工业者、行商坐贾、城镇平 民、浮游流亡人户等。在宋 人的观念中,要想致富,就 要经商,“农不若工,工不 若贾”的思想越来越流行。 随着商品市场的扩大和 进人流通市场的商品量的增 加,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批 资产雄厚的大商人。譬如有 的饭店拥有五十余炉,雇工 达100~200人;有的金银 彩帛铺交易动辄上千万;有 的布商一次可交易五千匹; 等等。商品的经营方式有长 短途贩运、产销一体化经营 、行商坐贾联营、批发零售 结合,以及包买包卖、预买 预卖等。 由于商品经济在社会生 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上 众多的官吏士人加入商品经 营的行列,对于商业的看法 ,宋代社会与前代相比发生 了某些变化。如有些士大夫 认为,士农工商都是百姓的 本业,应当同等对待。宋代 许多商人拥有大量财富,他 们常常突破政府对各阶层服 饰与交通工具的规定,衣着 豪华,出行讲排场,这些行 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妒忌。 北宋是个富有创新精神 的时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的三项——指南针、火药 、活字印刷术都是在宋朝完 成的。谢和耐曾说:“在社 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 、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 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 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 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 夷之邦。”日本宋史学家宫 崎市定认为:宋代是中国历 史上魅力的时代。中国 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 得多,但是之后这种局面逐 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 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 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 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北宋是个精神文明高度 发达的时代。随着理学的诞 生,儒学在北宋实现了复兴 ,儒、道、佛三家也开始相 互交汇地深入发展,传统经 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 唐朝韩愈、柳宗元开创的古 文运动在北宋完成。在唐宋 散文八大家中,仅北宋就占 据了六家。 词是宋代特色的文 学体裁。随着由科举人仕的 官僚阶层的成长,歌台舞榭 和歌儿舞女日益成为文人士 大夫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滋 生于这种土壤的词自然异常 兴盛。因此,北宋的词在词 史上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词在晚唐五代尚被视为小道 ,到北宋才逐渐与五七言诗 相提并论,并发展出众多流 派,名家辈出。柳永精通韵 律,他的词长于铺叙,用语 俚俗,情景交融,深受下层 平民的欢迎,以致“凡有井 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高 才逸气的苏轼则冲破了词专 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界 限,开创了豪放词派。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 宋代城市平民的文艺活动也 异彩纷呈,瓦子、勾栏是他 们文娱游乐的重要去处。瓦 子是城市中固定的娱乐中心 ;勾栏是瓦子内固定的演出 场所,内设戏台、称为“戏 房”的后台以及称为“腰棚” 的观众席,四周用栏杆圈围 起来,上面张有巨幕,以蔽 风雨寒暑,因而也唤作游棚 、乐棚等。文艺活动就在这 样的场所展开,主要的形式 有说唱、戏剧、杂技和武术 等。 北宋几乎所有的精英都 被科举制度吸纳进了朝廷。 朝廷之中正上演着一幕幕华 彩的戏剧,情节曲折复杂, 冲突激烈深刻,台词高贵华 丽,悬念永无休止。如果你 能在北宋长期生活,一定要 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北宋的朝 廷,这样你
编辑推荐
北宋是个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北宋占据了六家。但是你知道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个爱喝酒的黑胖子吗?你知道开封府的包青天并不是常年在开封府上班的吗?你知道其实历史上的包大人身边并不存在展昭这个人吗?假如穿越回北宋时代,那么有十一个人的面孔,你得好好熟悉熟悉:赵匡胤、赵普、赵恒、包拯、范仲淹、狄青、王安石、曹彬、苏轼、范寥和赵佶。这本书将通过这十一位传奇人物的生命史,带你真实了解北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