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561,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百年启蒙》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的对象为启蒙运动,研究18世纪作为特殊的百年,见证着欧洲国家经历了哪些重大变迁,它们又和今人普遍的认知存在何种偏差。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精神运动是一种欧洲现象。启蒙运动时期被从许多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启蒙运动时期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和女性觉醒的时期,是交流和改革的时期。全书篇幅不长,言简意赅,却清晰而全面地从国家体制、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交际与传媒、家庭结构、哲学科学、法制建设、改革与革命等方面,梳理了启蒙思想发挥的复杂甚至矛盾的作用。书中附录部分包含了历史资料以及大量图片。
作者简介
芭芭拉·施多尔贝格-雷林格(Barbara Stollberg-Rilinger),1955年生,德国早期现代史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1997~2018年在明斯特大学担任早期现代史教授,自2018年9月起担任柏林科学协会会长。芭芭拉·施多尔贝格-雷林格是从传播学的象征—仪式角度研究神圣罗马帝国宪法历史的重要代表,对前现代时期统治权力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已出版《玛丽亚·特蕾莎传》《皇帝的旧衣:旧帝国的宪法史和符号语言》《国家作为机器:专制主义诸侯国的政治隐喻》等著作。
目录
导 言/001
第一章 欧洲的百年——欧洲国家体制的纷争和基本结构/011
第二章 饥饿的百年?——经济发展情况与相关理论/037
第三章 市民阶级的百年?——社会结构及其演变/060
第四章 宽容的百年?——教会批判、理性宗教、新宗教虔诚/085
第五章 交际的百年——新的交流方式和媒体/108
第六章 女性主义的百年?——家庭结构、性别角色、教育/145
第七章 理性的百年——哲学和科学的问题、方法及组织形式/166
第八章 改革的百年——自然法理论、开明专制主义和国家的合理化/197
第九章 革命的百年?——起义、反抗和宪法冲突/236
第十章 启蒙中的矛盾和模糊地带/257
参考文献(部分)/285
插图说明/301
人名索引/303
关于作者/320
试读
“饥饿的百年”在这里并不是说18世纪的人们处于极端饥饿状态。但是,食物供给持续不稳定的情况始终存在——或者说现在仍然存在——并影响着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尽管当时人们已经在历史上首次认识到,那些困扰人类的枷锁——饥饿、传染病、战争和狂热迷信是可以被有效控制住的。
和过去的几个世纪一样,严重的饥饿危机以特定的频率反复出现。绝大部分的人仍然以农业为生。他们的食物供给空间仍然受到限制:无论是人的生产力还是耕地和畜牧业的产量都未能得到显著提高。气候波动和多年歉收,往往再伴随着传染病,不断引发灾难性的食物短缺。
在近代早期,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呈现大的周期性波动:以人口和经济增长为标志的较长的繁荣时期往往以停滞和危机告终,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促进繁荣的要素最终在某个时刻转变为导致衰落的要素。18世纪是经济繁荣和人口增长的百年。而在这百年间,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根本性变化出现了,首次使原有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失效,并产生了不可遏制的增长动力,即19世纪的工业革命。
然而这需要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它们在欧洲范围内不可能同时出现,最初只是发生在英国。不过粗略看来,在其他欧洲国家也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最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瓦解了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的经济模式”。实现这一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因素包括人口的增长、农业的商业化、农村手工业(原始工业化)的扩张、“金融革命”以及全球贸易体系的建立。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启蒙时代的微型百科全书
18世纪的欧洲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