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中南京秘密战线》唐宝林-epub、azw3、pdf、mobi、txt免费下载电子书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468,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大决战中南京秘密战线》

内容简介

南京是打下来的,还是和平解放?当年中共隐蔽战线的活动,绝非只有潜入间谍那样简单。本书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心脏地区的隐蔽战线斗争情况,叙述了这一斗争在决定中国命运大决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作者简介

唐宝林,1939年生,上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革命史研究,出版有《陈独秀年谱(1879-1942)》(合编)、《陈独秀传》、《宋庆龄传》(主笔)、《中国托派史》、《陈独秀全传》、《拒绝奴性:中共秘密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传》等。

精彩书评

这是对未来的迷人展望!我们遥远的祖先留下了美丽的石器。而我们会给未来留下什么呢?答案令人惊讶!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作者
《人类世的遗产》是一部精彩而令人不安的作品。深入研究我们未来的化石——考察人类继承了什么,以及我们可能在地球上留下什么作为我们的长期遗产。这本书构思巧妙、文笔优雅,使读者进行一场迫切的思考:幸存下来的会是什么?
                                        ——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作者
法里尔的精彩作品将残酷的事实与神话中的隐喻、本·奥克瑞关于饥饿之路的寓言、卡尔维诺描述的诸多城市变体结合在一起。尽管思考一个没有我们的世界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但法里尔的预言很值得一读。
                                        ——《史密森尼杂志》
这部作品融合了科学、文学和艺术,引导读者想象过去和未来;法里尔的写作风格非常流畅,他既善于复述古代神话,也善于解释鲜为人知的科学……令人信服……有时候其结论令人不安,但总是构思巧妙,表达优美。
                                        ——《图书馆杂志》
法里尔的描述精准且深刻,他将当前的困境与古代神话、希腊悲剧、文学和艺术相结合,从而使这些描述别具风味、难以忘怀。法里尔将地球视为一座巨型图书馆,并鼓励我们认识和深入思考我们正添加到地球档案中的不可磨灭的破坏性和灾难性的故事。
                                        ——《书单》

目录

引言 晦暗未来的蛛丝马迹/001
CHAPTER 01 不知餍足的道路/025
CHAPTER 02 单薄的城市/053
CHAPTER 03 瓶子英雄/087
CHAPTER 04 巴别图书馆/114
CHAPTER 05 美杜莎的凝视/149
CHAPTER 06 时间下的时间/175
CHAPTER 07 不应空虚之处/216
CHAPTER 08 小上帝/244
尾声 望见新时代/278

参考文献/283
致谢/298

前言/序言

序言
沙尚之

有关中共建政前的白区与城市斗争历史,在党史的叙事中从来是作为非主流来阐述的。在这一领域斗争中作为主角的所谓“地下党”的成员,其人、其事被遗忘、被淡化、被编造。近年来,有关谍战的影视作品,通过一般人难辨的、伪造的惊险情节和各种戏说,重新又引发人们对隐蔽战线的兴趣与关注。但是,它们留给社会的印象,是将当年复杂、立体的秘密战线斗争,简化成为个别人的间谍生涯。事实上,当年中共隐蔽战线的活动,绝非只有潜入间谍那样简单,情报、策反以及对中间反蒋派人士的统战工作,是其中重要组成环节,但其成败受到政治、社会、舆情、军事等各种形势的牵制与多种因素影响,并不是孤立的活动。
本书主要叙述的是国共大决战时期以中共中央上海局领导下的南京为主的地下斗争,也是中共城市白区斗争中,在积累了无数经验后发展最成熟的一个典型。
1947年5月建立的中共中央上海局是一个中央局,它管辖的范围是:长江流域、首都南京、上海、西南各省(川西、川东、湖南、云南、贵州)以及平津南系党组织与党的工作,并在必要时指导香港分局的工作。它的工作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工作;民主统一战线工作;群众性社会运动,如学生、工人、职员运动等;国民党军政机构的情报、策反;白区干部的培训、组织发展;里应外合配合解放和准备城市接管;等等。南京是首都,自然成为中共中央上海局的工作重点。
南京的中共组织,自1920年代建党以后有过八次大破坏,市委书记先后牺牲于雨花台。陈修良是第九位南京市委书记,1946年春她被中共华中分局派出重建南京市委。当初南京党员只剩二百来人,通过谨慎发展,到解放初达到两千人左右。这些秘密党员主要是各类知识分子(党内文化人、大中专学生、教员)、职员、工人,还有国民党政府公务员和军队及民主人士中的少数人士,以知识分子为领导主体。就是这样一些人,分散在各种岗位上与群众密切结合,像“酵母菌混在面粉中,只看到面团发起来而看不到酵母菌的存在”。这就是当年华中分局城工部部长沙文汉在培训白区工作干部时提出的要求。中共南京市委十分成功地实践了这个原则,当年陈修良曾高兴地听到国民党宣称:南京城里已经没有共产党了。
通过这两千左右秘密党员的创造性的努力工作,不但彻底瓦解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国民党全副美式配备的海、陆、空三军的长江防线,使解放军不战而屈国民党七十万江防守卫部队,完整保护了南京古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在最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自身的组织保持不被破坏。这可以说是中共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个隐蔽战线斗争案例,是很值得发掘与研究的。
唐宝林先生这本书反映的就是国民党统治心脏地区的隐蔽战线斗争情况,叙述了这一斗争在决定中国命运大决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它不是小说,没有任何编造的情节,只是以朴素写实反映国民党的溃败和南京和平解放的历史真相,但是它颠覆了过去多年来关于解放南京的传统叙事。
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我们恢复历史的原貌,目的并非为隐蔽战线工作争功劳,因为功过是非,自有信史会评说。那些曾经冒着生命危险为胜利渡江、避免城市毁坏和军民重大伤亡做出过贡献的隐蔽战线上的中共党员和国民党起义军政人士是一批久被埋没的中国历史创造者,为他们发声是陈修良生前的重大心愿。
经过了大半个世纪后,今天回顾当年国共决战的历史,我们不能只从战争胜负、“成王败寇”这样的角度来论事,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民族整体的历史得失来进行评估。
国共两党成立早期均受到苏俄的影响,曾经有过两次短暂的合作,也取得过一定的成果,但其间更多的则是两党间的残酷斗争。抗战胜利后,本应建设一个多党合作、民主的联合政府以兼顾社会各方面发展要求,但执政的国民党仍信奉“打天下者坐天下”的信条,坚持“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独裁治国方针,于是刚从抗日战争中走出来的人民又立即被推入国共内战的血海之中。以独裁专制保江山,不缺乏武力,却缺乏正义;不缺乏近利,却缺乏远虑,这也就在根本上决定了这条路走不出王朝轮回兴亡的规律。国民党的垮台,不是因为武力不强大、武器不先进,解放军的胜利进军,中共地下党所以在策反、情报和统一战线上屡屡得手,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以史为鉴,值得我们反思。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不仅是历史,更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有责任做深刻的反思,从而为民族未来的历史走向做出理性明智的抉择,这才是这本书出版应当给后人的启示和意义所在。

2014年8月于上海

编辑推荐

1万年或1000万年后,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被铭记?

英国皇家文学学会非虚构文学奖作品

《地理》《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史密森尼杂志》2020年度好书

已出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波兰、荷兰、日本等多国版本

《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深时之旅》作者罗伯特·麦克法伦倾力推荐

环绕地球5000万公里的道路、因辐射2万年后仍无法居住的土地、10万年后依然徘徊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全球海洋中无处不在的5万亿块塑料……人类世将给未来的地球留下些什么,未来人又会怎样讲述我们的故事

跨越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界限,探索一个没有我们的世界

一次充满希望的深时之旅,迫使人类检视自己的行为,改变浪费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