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田海-epub、azw3、pdf、mobi、txt免费下载电子书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424,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内容简介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为“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之一种,为牛津大学教授田海研究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重要著作。

本书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几种典型故事(谣言)的流变,如老虎外婆、樟柳神、旱魃、剪辫、后宫选秀等,并就其引发的恐慌及民众针对恐慌采取的应对之法,尤其是选择替罪羊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地方官员乃至朝廷对故事(谣言)作出的反应。本书通过对几种具体故事(谣言)的探讨,反映了口头话语、地方记忆的强大能量,体现了民众面对谣言时的自主性及其在重新构建地方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田海(Barend ter Haar)

牛津大学邵逸夫中文讲座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于海德堡大学、莱顿大学。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社会文化史,尤其注重宗教史的研究。代表作包括Practicing Scripture: A Lay Buddhist Movem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Press,2014);Telling Stories: Witchcraft and Scapegoating in Chinese History (Leiden: Brill,2006);The White Lotus Teaching i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 (Leiden: Brill,1992)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本书考察的话题
第二节 理论框架
第三节 本书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麻胡和老虎外婆
第一节 以男妖警告孩童
第二节 打Yehu
第三节 老虎外婆:历史证据
第四节 老虎外婆:20世纪的口头传说
第五节 比较研究
结论
第三章 攫取器官与盗窃胎儿
第一节 樟柳神
第二节 关于器官盗窃和绑架的早期谣言
第三节 本土的替罪羊
第四节 随意散播的谣言与驱魔式的杀害
结论
第四章 作为替罪羊的西方人
第一节 口头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节 1891年长江流域的暴乱
结语
第五章 魔鸟和恶毒的狐狸
第一节 可恶的狐狸,恐怖的回煞和恶灵袭击
第二节 由黑眚或截发者引起的恐慌
第三节 关于故事的传播
第六章 妖妇和邪帝
第一节 旱魃
第二节 对后宫选秀的恐惧
第三节 作为结论的观察
第七章 传播与污名化
第一节 口头传播的能量
第二节 故事及污名化
第三节 惊恐因何发生
第四节 故事传讲及集体行动
参考文献
索引

试读

在同时代人看来,袭击者的暴行毫无规律可循,而且也没有任何道德上的动机。所谓道德上的动机就如某个受害人因他人生中或前世的罪过而受罚。任何人都不能脱身于这些无差别的袭击之外,也没有人能够预知它们。在笔者看来,正是这一全然的不确定性——甚至在袭击发生过后也一样一一构成了对当地社会的最大威胁。袭击事件的随意性引发了大规模的集体恐慌,恐慌之后则是公众的共同响应。出于相同的原因,我们可以说,由于恐惧总是在充满社会紧张和焦虑的时期出现,因此它们也可以帮助社会成员以不同方式定义自己的焦虑,并面对它。当处于边缘的外人不断增多,进一步威胁到当地的认同时,这些人便成了替罪羊。当地社会也借此得以重新整合在一起。

里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的认知不和谐理论……谣言被视为对存在于某种威胁带来的恐惧与该威胁的实际出现之间的不和谐的折中之道。费斯廷格发展出该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在印度,一场大地震过后,预言灾难将至的谣言以最恶毒的方式在那些受地震影响程度最低的地区传播。在这些未被波及的地区,人们最为害怕,但同时也最没有理由去担心,在这种背景下,类似的谣言便应运而生。我们将会在中国历史上发现数量众多的口头交流或“谣言”方面的案例,它们完全符合这一理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