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131,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剖析帝国背后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隐情》
内容简介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世界历史变动的基础其实是“货币”和“经济”。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改变社会现状的“货币”,及其系统的变化来解读历史的话,就能迅速儿真实地看到“现在发生了什么”“今后会发生什么”。
本书从货币的出现开始,讲述了货币是如何影响人类、对人类社会的前进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动力和阻碍。让我们从贝壳、铜钱、银币、金币,再到纸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真实历史。也许,它和我们所见所闻的完全不同!
作者简介
【日】宫崎正胜
1942年出生,日本人气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曾任筑波大学讲师、北海道教育大学教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社会·地理历史·公民部会专门委员。现在NHK文化中心等机构担任讲师。他专攻东西文明交流史、世界经济史,致力于提高大众的历史人文素养,在日本NHK电视台播出的世界史讲座因简洁、生动、有趣而广受赞誉。著有多部世界史普及读物。
精彩书评
宫崎正胜不再像以往那样围绕着民族;国家;权力者;意识形态的角度观照世界史,而是从货币与经济的纬度考察世界史的变化,从横向世界史中梳理纵向货币史的发展,从纵向货币史中比较横向世界史的不同。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本月刊总编辑蒋丰
货币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文明的历史 !
——央视纪录片《华尔街》顾问;加拿大皇家银行风投顾问陈思进
精彩书摘
“ 再也没有比发行金钱更赚钱的生意了 。”
——克洛伊索斯
由于推动“ 硬币革命 ”的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发行的金币和银币在各地大受欢迎 ,吕底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商业上的霸权地位 。克洛伊索斯以高出成本的价格卖出硬币 ,获取了巨额的发行收益 。这完全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
通过发行硬币获取的收益被称为“铸币税(seigniorage)”,此事 ,发行货币成了领主(seigneur)的特权 。在克洛伊索斯之后 ,利用给硬币刻印的“价值”做担保这个一本万利的生意 ,被世界各地的皇帝、国王、贵族等效仿 ,从而成为统治阶级的“铁饭碗”。 因为硬币的发行方只有一个,克洛伊索斯因此成为西亚和东地中海经济的掌控者,进而攫取了巨额的财富 。甚至在古代波斯语和希腊语中“克洛伊索斯”的意思就是“大富豪”,就连现代英语中也有“像克洛伊索斯一样有钱(rich as Croesus)”的说法。
从硬币出现到距今150年前的“纸币时代”之间的2000多年,基本上都是王公贵族通过发行硬币赚取财富的时代。那时,向社会持续供应“经济的血液”是皇帝和国王的特权。
商人出身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这样记载道: “吕底亚人是目前所知最早利用金和银铸造硬币并将其当作金钱使用的民族,同时他们也开创了零售制度 ”。
硬币的出现 ,省去了之前交易时每次都要用“ 试金石 ”测量 贵金属的纯度和称重的麻烦 ,使交易变得更加顺畅 ,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 。
前言/序言
序一 在纵横比较中梳理历史观望未来
——为宫崎正胜先生《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作序
欣闻日本著名大众史学家宫崎正胜先生的《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中文版出版,我首先要点一个“赞”!
小编邀请我写一篇序言,这确实让我有些为难。我于1983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但我选修的方向是中国古代史中的明史。又因为我当年高考的时候数学只得了8分,连带的“后遗症”就是我对经济史不感兴趣后来,偶然了解到我已故外公、美国哈佛大学汉学教授杨联升先生曾经撰写过《中国货币与信贷史》,我便也硬闯“货币史”的大门,囫囵吞枣地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 。杨联升先生的这部著作 ,实际上是他 1949 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开设中国经济史课程的讲义,是在美国“讲中国的故事”。宫崎正胜先生《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中文版的出版,可以看作是这位日本学者在中国“讲世界的故事”。在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中国更把握世界 ”的今天 ,可说本 书的意义应该已经超过货币史、乃至世界史的范围了。
当然,宫崎正胜先生的中文版《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在中国不是首创。据我了解,近年来相关中外学者的著作在中国频繁出版,甚至可以说出现了一个世界货币史类的书籍热。2007 年11 月 ,日本学者黑田明伸《货币制度的世界史》中文版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年9月 ,英国学者弗格森·高诚《货币崛起 :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的中文版在中信出版社出版;2011 年,意大利学者《货币史——便利的交换体系》的中文版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3 年12月,中国金融学家陈雨露、杨栋《全球货币通史》在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 ;2018年4月 ,苗延波的《货币简史》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2018年7月 ,彭兴庭《不一样的极简货币史》在法律出版社出版;2019 年,与此相关的日本学者板谷敏彦《世界金融史》中文版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9年10月,陈雨露重新修订的《世界是部金融史》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类图书一窝蜂的出版,肯定不是小编们一拍脑袋来决定的 。 它反映了市场的一种需求 。这种需求 ,应该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路走来 ,人们对货币不仅有了新认识 ,更需要新的了解 ;这种需求 ,让货币史从金融专家的课堂上走下来 ,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种需求 ,表达了中国读者对世界了解的层面不再停留在物品的方面 ,而是逐渐转变到货币方面 。这种需求 ,内在地显露出中国读者思维 、思路 、思考的提升 ,也是中国融 入世界的一种表现 。
1988 年我到日本留学 ,先后从师日本史学家——横滨市立大 学教授加藤佑三先生、九州大学教授川胜守先生 。他们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在历史领域治学不要大而论道 ,而是要从零碎小处入手 ,从侧面入手 。加藤佑三先生对中日近代开国史中的不平等条约进行比较 ,提出新说 ,确立了自己在日本史学界的地位 ;川胜守先生对中国明清时期江南菜籽油进行研究 ,为此翻遍当时所有的地方志 ,撰写出日本文部省出资补助出版的博士论文 ,也确立了自己在日本史学界的地位 。本书作者宫崎正胜不再像以往那样围绕着民族、国家、权力者、意识形态的角度观照世界史,而是从货币与经济的纬度考察世界史的变化,从横向世界史中梳理纵向货币史的发展 ,从纵向货币史中比较横向世界史的不同 。这种治学,不仅需要扎实的史学基础知识 ,更需要大视野的拓比能力 。了解这样的世界史 ,不仅可以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更可以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因为 ,无论历史如何变化 ,都是有规律的 。学习历史的最大益处 ,就是可以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 。
宫崎正胜先生早年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历史系 。有意思的是 , 日本各地教育大学的前身 ,在近现代历史上都是叫师范大学的 。 尽管师范这个词汇来源于中国 ,但把它加在学校之前 ,则是日本的再创造 。此举也对中国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中国各类师范学校 、师范学院 、师范大学的存在 ,可以说就是受了日本师范教育体系的影响 。但是 ,1945 年日本战败以后 ,带有“ 师范 ” 名字的学校 ,都改为“ 教育 ”院校了 。为什么会有如此事情?我在 这里透露一点点讯息 :日本战后差点把汉字废除了 。那么 ,把“ 师范 ”废除了 ,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话扯得有点远了 。其实我是想 说 ,宫崎正胜先生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 ,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 因此有一种亲近感 ,有一种文化连带感 。因此 ,我很愿意为这本书 写下一篇拉拉杂杂的序言 。
至于本书内容 ,我不想做导向性的评论 。记得中国散文大家 实秋在《读画》(梁实秋《人生几度秋凉》,花山文艺出版社,2018 年3月第一版)中说过 :“我想画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读懂的。…… 画给人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不可言说,说便不着。”我觉得,这段话,也适用于这篇序言的 。
是为序 。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 蒋丰
2020 年 3 月于东京“乐丰斋”
编辑推荐
1、为什么说是南美的波托西矿山产出的白银,充当了压垮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何今天已婚男士兜里的钱都要妻子来管理;为啥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同时,还成了今日金银兑换率的始作俑者;同样打了独立战争的南非为何没有成为第二个美国……本书将告诉你这些回答起来异常困难问题的答案。
2、作品在中文版出版前,即称为诸多名家的追捧的掌中之物,如《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本月刊总编辑蒋丰;央视纪录片《华尔街》顾问;加拿大皇家银行风投顾问陈思进;日本NHK电视台都曾联合推荐。
3、本书将货币史分成70多个有趣的小故事,便于当今大忙人们在空闲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且定价较低,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另外,未来本书将作为付费音频,登录各大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