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欧洲的基础》埃米尔·赖希-epub、azw3、pdf、mobi、txt免费下载电子书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1961,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现代欧洲的基础》

内容简介

1756年“七年战争”爆发以来,伴随着一系列大事件,现代欧洲的政治和文化现状逐渐成形。《现代欧洲的基础》逐一阐述这些大事件的历史内涵,其中拿破仑事件处于核心位置。
在拿破仑以前,欧洲一直缺乏向心力,统一欧洲的梦想不切实际,每每成空。虽然拿破仑也未能取得成功,但从来不曾有人像他这样如此接近一统欧洲的目标。

作者简介

[英]埃米尔·赖希(1854-1910),匈牙利裔史学家,曾旅居美、法、英等国。主要作品有《柏拉图:对生命的现代批评绪论》《德国的疯狂》《帝国主义》《人类文明史》《希腊和罗马的政制》《英国历史地图集》等。赖希是一位“深刻、透彻、清晰、澄明而又节制”的史学家,也是较早使用“地缘政治”这一术语的英语作家之一。其视野不囿于现代,而是以柏拉图的视角重新审视现代,对政治生活的精神具有独特的鉴别力。

目录

中译本前言:欧洲的“分”与“合”(李世祥)
前言
第一讲 美国独立战争1763 -1783
第二讲 法国大革命(一)
第三讲 法国大革命(二)
第四讲 拿破仑(一)
第五讲 拿破仑(二)
第六讲 拿破仑(三)
第七讲 拿破仑(四)
第八讲 反应
第九讲 革命
第十讲 意大利的统
第十一讲 德意志的统
第十二讲 普法战争
后记
索引

精彩书摘

[48]近代历史的所有人物中,拿破仑最受崇拜同时又最受诟病。人们普遍认为他是近代历史中最伟大的战略家、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此同时也是最自私和最残酷无情的人物之一。另一方面,许多史学家,无论是法国人还是非法国人,都对这位天才和这位伟大皇帝的性格表示无条件的崇拜,是他的狂热仰慕者。有关这位无与伦比的科西嘉人职业生涯的文献、书籍、论文数量是如此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以至于我们可能很容易就陷入一个误区,即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具备公正、充分地评价拿破仑的条件。
然而,就像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一样,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即我们没有资格对这样一个人物进行最终判决。他的性格比歌德更深沉、更复杂。他的外交活动比黎塞留、考尼茨、梅特涅所有的外交活动加起来还要广泛全面。他的军事功绩遍及整个欧洲和部分非洲和亚洲。作为一名立法者,他的活动如此广泛,他的功绩如此巨大,[49]以至于可以说近代法国是拿破仑所颁布的行政措施和相关制度的直接产物。
通常,性格并不会依照分析行事。但是,当性格变成像法国伟大皇帝那样具有如此广博和深不可测的维度时,所有的心理或伦理分析的资源都令我们失望。此外,如果我们考虑到在欧洲和美洲关于拿破仑的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如此大量令人难以置信的误会,那么如此多的现代史学家摆出一副法官的面孑L对诸如拿破仑这样的人进行评判,则显得荒谬至极。每一位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查理五世去世后将近350年,我们尚且无法确切地说出这个阴沉的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如果认为我们已经能够从正确的历史角度来看待一个比查理五世优秀许多,且死亡距现在还不足三代的统治者,这种想法将非常荒谬可笑。
当然,关于拿破仑,研究人员在进行任何历史性研究时,必须放弃哪怕一丁点的鲁莽和傲慢判断的倾向。拿破仑所做的或直接由他促成的活动与事件在数量上是如此巨大,以至于随便从中挑选一些材料,人们就可以轻易地相信拿破仑遭受过最大的或最可怕的恶习的折磨。而若选择另一些事件,人们又可以证明他是一位最高尚、最崇高的人物。正如每个伟大的实干家一样,拿破仑既做好事也做坏事,既慷慨又吝啬,既懂得感恩又忘恩负义。
1796至1797年期间,在洛迪桥(Bridge of Lodi)或[50]在阿尔柯拉(Arcole)的沼泽中,拿破仑展现出非凡的勇气。1814年首次退位后,拿破仑则展现出极端的懦弱。他是一位优秀的丈夫,但是他残酷地与第一任妻子离婚,然而心中又从未停止爱她。拿破仑是一位忠实可靠的儿子和兄弟,但有时却极其严苛地对待他的家人。
我们无须对此表示惊讶。一个伟大人格所具有的典型症状和本质,就是同一灵魂中同时存在最矛盾的品质和最对抗性的倾向。唯一能与亚历山大大帝和凯撒大帝相提并论的拿破仑,在他丰富多彩的一生中表现出大量同样令人困惑的、明显不连贯的现象。正是这种不连贯的现象,使得人们对伟大的马其顿王以及罗马帝国的缔造者进行评价都极为困难。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受到凯撒的影响,更不用说拿破仑了。大量包罗万象的素材和事实仍然显示出这两人独特的伟大之处。人们对拿破仑的看法迄今与对凯撒的看法一样非常广泛,且各不相同。
因此,我们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道德评判公式将拿破仑的性格和天才囊括进去。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并非不可能解释一个奇怪的事实,即近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来自科西嘉——一个就欧洲历史而言完全无足轻重的偏僻小岛。在近代,我们曾注意到有两次这样的特殊联系,即最伟大的政治思想的起源地与其最终结果完全不相称。近代最强大的政治团体的创建者,[51]过去四个世纪最重要、在许多方面都是最强大的政治联盟耶稣会的创始人圣罗耀拉(St.lgnatius Loyola),来自偏僻、贫穷和毫不起眼的巴斯克(Basques)地区。这个拥有强大思想并构建、推动和组织“耶稣会”的人是一个巴斯克人。就拿破仑而言,我们能够做的不仅仅是讲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陛下来自科西嘉岛这个有趣的事实。

前言/序言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欧洲人来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他们的政治体验是“只有那合久的分了,没见过分久的合”。自罗马帝国裂为东西后,欧洲大陆再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统一。背负着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欧洲人转而寻求“和平”地建立“欧洲共同体”。2020年4月7日,欧洲各国财长为新冠肺炎疫情救助方案通宵达旦地争吵,至4月9日晚才勉强达成协议。这令人不由得担心:按照这种模式,欧洲统一之路到底能走多远?欧洲为何走到今天,现代欧洲又究竟源于何处?对于如此“大”的问题,本书的作者恰恰想用一本“小”书来回答。
赖希(Emil Reich)1854年3月出生于奥匈帝国(现匈牙利)埃珀杰斯(Eperjes)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生平具有典型的欧洲人游历特征:早年在布拉格、布达佩斯和维也纳等地求学,1884年移民美国,1889年旅居法国,1893年和一个法国女子喜结良缘后定居英国。在英期间,赖希穿梭于牛津、剑桥等学府举办讲座,还笔耕不辍发表多部著作。1910年冬,赖希在诺丁山(Notting Hill)因病去世,安葬于万灵公墓(Kensal Green
Cemetery)。
赖希学识渊博,涉猎甚广,史学是其用功最勤、成果最多的领域。1905年,赖希出版《帝国主义,其代价及天命》,旨在从普遍历史的角度对帝国主义加以分析。①同年,赖希编写出版《中世纪史及现代史重要文献汇编》,收录了自中世纪至19世纪70年代近140种重要文献,其中有些文献至今仍属罕见。②1907年,赖希出版《头脑膨胀的德国》(Germany’s Swelled Head,此书1914年更名为《德国的疯狂》再版并成为畅销书。③
1908年,除了《现代欧洲的基础》外,赖希还出版了《西方国家的普遍历史》和《各个时代的妇女>⑤《西方国家的普遍历史》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1900年,在这本书中,赖希把人的因素作为历史的真正推动力,锁定20多个历史重大事件,从中探询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心理动机。《各个时代的妇女》涵盖了从古埃及、希腊、罗马、拜占庭一直到文艺复兴的各个历史阶段,作者并非要写一部妇女史,而是旨在着重阐述妇女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