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十字军史》乔纳森·莱利-史密斯-epub、azw3、pdf、mobi、txt免费下载电子书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1909,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牛津十字军史》

内容简介

长久以来,十字军运动一直被描绘为一场“愚蠢且无谓的牺牲”,但实际上,十字军运动并不只有短短二百年的东征,更非无谓的牺牲,反而加深了西方人的自我认同,塑造了近代欧洲的形成。

并不只有东征:十字军运动远不止九次针对耶路撒冷的战争,而是一场横跨六百年,遍及欧亚非的漫长运动。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十字军东征”外,北方的条顿十字军加速了东欧的基督教化进程;伊比利亚半岛的十字军开启了收复失地运动;针对异端的阿尔比十字军推动了法国中央集权的完成,这些事迹共同构成了十字军运动的完整旋律。

更非无谓牺牲:从表面上看,十字军丢掉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全部的中东势力范围,但实际上,十字军强力地遏制了来自亚洲的扩张势力——解救了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国,并打乱了中东世界的政治秩序,直到15世纪,一统西亚的奥斯曼帝国才重新对欧洲构成威胁。

加速文化认同:在十字军运动之前,西欧各国只是各自为战的一盘散沙,而这场运动以宗教为纽带将西欧各国联结在了一起,从此西方人才有了作为“西方人”的自我认同感与使命感,“西方世界”也成为了一个文化共同体的代名词,在这种文化高度团结且自信的背景下,西方开启了以文艺复兴为序幕的近代化征程。

全景式呈现这场从1095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到1697年神圣同盟战争结束的西方崛起征程!

作者简介

乔纳森·莱利-史密斯

Jonathan Riley-Smith

剑桥大学教会史教授,曾任教于圣安德鲁斯大学,剑桥大学女王学院、伊曼纽尔学院,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他是十字军与东部拉丁研究协会的创始人,将自己完整的学术生涯都奉献给了对十字军史的研究,他的学术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后续十字军史研究的发展,她去世后被同僚誉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十字军史学家”。

精彩书评

“牛津欧洲史”精选了史学巨擘,叙述生动、趣味盎然,学术但非常具有可读性。

——约翰·凯尼恩(英国观察员)

这套书应该放在每个学校的书包里、每个学生的桌子上、每个图书馆的目录里,甚至每个人的咖啡桌上。

——彼得·克拉克(《今日历史》杂志撰稿人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高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读的作品。

——弗农·波格丹诺(伦敦国王学院政府客座教授)

读者口碑:

我为完成大学课程而学习它,但我还是愉快地读完了它!写得非常好。

——英国读者评论

我目前正在攻读历史学的本科学位,这本书对初学者和那些更熟悉内容的人来说是理想的读物!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历史学的入门书,特别是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时候。

——英国读者评论

这本书是学术界、历史学家和历史专业的学生的基础读本,值得购买!

——英国读者评论

牛津世界史系列是世界史研究的理想入门书,但对偶然接触历史和文学的人来说也是一本好书。

——西班牙读者评论

目录

第一章∣十字军运动与历史学家

第二章∣起  源

第三章∣十字军运动:1096—1274 年

第四章∣东征军的思想状态:1095—1300 年

第五章∣诗  歌

第六章∣东部拉丁:1098—1291 年

第七章∣东部拉丁的艺术:1098—1291 年

第八章∣东部拉丁建筑:1098—1571 年

第九章∣骑士团:1120—1312 年

第十章∣伊斯兰世界与十字军运动:1096—1699 年

第十一章∣十字军运动:1274—1700 年

第十二章∣东部拉丁:1291—1669 年

第十三章∣骑士团:1312—1798 年

第十四章∣ 19 世纪与 20 世纪的十字军形象

第十五章∣十字军的幸存与复苏

大事年表

精彩书摘

十字军运动:1096—1274 年

克勒芒宗教会议与教皇的远征号召圆满结束之后,乌尔班二世在法国一直待到1096年9月。之所以延长逗留的时间,不仅是出于十字军东征计划本身,更重要的是,他需要领导这个刚刚处于形成阶段的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毕竟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基本属于他个人的发明创造。他分别与勒皮主教阿希马尔和图卢兹伯爵雷蒙德四世(Raymond IV,即圣吉尔的雷蒙德)通信,委任前者为军队中的教廷使节,并想让后者担当在俗领导人的职位。在1096年,乌尔班二世与雷蒙德四世相互来往至少两次。他敦促法国各地的神父为十字军运动布道,同时,正如我们所知,在法国逗留的这几个月中,乌尔班二世本人也身先士卒,分别前往法国南部、中部和西部的各大中心城市宣传十字军运动。他还向法国境外地区派发信函与大使,都是为了管控人们对他布道的回应。

乌尔班二世计划十字军基本由骑士与普通士兵组成,后者在军事方面用处极大。然而,随着乌尔班二世在克勒芒为十字军布道的消息传遍整个西方,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与职业的男男女女纷纷要求加入十字军运动。在军队的人员方面,乌尔班二世完全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这直接导致了发生在法国北部与莱茵兰(Rhineland)地区的骇人听闻的暴力事件,这次冲突是针对犹太人的,它成为之后几个世纪以各种形式呈现的一系列反犹活动的始作俑者,这些反犹活动都与十字军运动息息相关。军队由许多不同的社会群体组成,其中有许多并不在乌尔班二世的设想之内,他更希望这些人待在国内,尤其是那些城市与乡村中的穷苦百姓。这些人由隐修者彼得和沃尔特·桑斯-阿瓦尔(Walter Sans-Avoir)带领,他们是最早集结的一群人,并在1096年春天出发。一般传统上称他们为平民十字军(People’s Crusade),但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一些独立的团伙,由穷人组成。他们缺少基本的供给与装备,即使当中偶尔会出现骑士,甚至也有骑士领导他们的情况。从法国北部出发,沿途经过低地国家(Low Countries),特别是莱茵兰与萨克森,他们试图抵达君士坦丁堡,但许多人没能坚持到那么远的地方。他们不得不四处寻觅食物,但由于缺乏纪律,且天性蛮横粗暴,这些人自然受到当地官方的警惕,其中,拜占庭人对他们格外戒备。暴力冲突不可避免,许多人因此丧命。经历千辛万苦到达君士坦丁堡的人,在1096年8月匆忙乘船横渡博斯普鲁斯海峡,之后这群人被分为两组分头行动。一组企图夺取尼西亚(Nicaea),行动以失败告终,在突厥人的围攻下,这组人马基本被全部歼灭;同年10月,另一组在靠近西弗多托(Civetot)的地方遭遇埋伏与大规模屠杀;苟活下来的人逃回君士坦丁堡,加入了第二拨十字军中。

作为远征的支柱性力量,这支队伍由各自独立的小分队组成,由一个或几个领主率领,它代表着高效高能的军事力量,完全符合乌尔班二世和拜占庭皇帝阿列克塞一世的期望。分遣队中的主力军包括由图卢兹伯爵雷蒙德四世率领的队伍,它也是人数最庞大的一支;此外,还有由下洛林(Lower Lorraine)公爵布永的戈弗雷(Godfrey of Bouillon)与布洛涅的鲍德温(Baldwin of Boulogne)两兄弟率领的队伍,由韦尔芒(Vermandois)伯爵于格(Hugh)率领的队伍,由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Robert of Normandy)、其堂兄佛兰德斯伯爵罗伯特二世及其小叔子布卢瓦伯爵艾蒂安二世率领的队伍;最后,还有由塔兰托的博希蒙德 (Bohemond of Taranto)和他的侄子坦克雷德(Tancred)率领的队伍,主要由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构成。戈弗雷、博希蒙德、鲍德温与雷蒙德四世后分别成为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埃德萨伯国以及的黎波里伯国最早的君主。他们在1096年夏末起程前往东方,并于年末及次年年初逐步在君士坦丁堡会合。当耶路撒冷在1099年7月15日被十字军成功攻陷,历时两年多的艰难旅程终于宣告结束。整个过程令人难以置信,在凶多吉少的情况下,尽管经历可怕的折磨,且物资匮乏,特别是在持续围攻安条克期间(1097—1098年),他们最终成功收复了“圣地”。难怪当时许多人把这次胜利视为奇迹。

十字军获得的惊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人们组织“第三拨”军队,这也就是1101年的十字军东征。但在那个时候,没人能预料到乌尔班二世所设想的只不过是这“一次”远征,也不可能想到远征运动会被应用到除“圣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并用以反对非穆斯林的敌对势力。简言之,十字军运动已经成为中世纪晚期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关键特征。

前言/序言

“图解历史”系列丛书将 十字军史涵盖其中,而撰稿 人中仅有一位出自非英国本 土,这反映出自20世纪50 年代以来,英国国内研究十 字军史的学者人数在急剧增 长。发展初期一共有六七个 人,其中只有两位是在大学 教书的历史学家。时至 1990年,在英国各大高校 共29个历史院系中,已有大 量教师是“十字军与东部拉 丁研究协会”(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 Crusades and the Latin East)的成员。这一学科在 英国学术界的实力主要源于 大众的兴趣,或者是对历史 悠久的近东地区(the Near East)的迷恋,又或者来自 圣约翰救伤机构(St John Ambulance)的鼎鼎盛名, 该机构的前身为中世纪的医 院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lers),以及史蒂文 ·朗西曼爵士(Sir Steven Runciman)畅销不衰的《 十字军史》(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本书反映了十字军史编 纂学在近些年的发展,第一 章对此做了具体阐述,其中 涵盖十字军史中许多不同的 战区。本书还详尽地描述了 宗教辩护者、宣传者、歌曲 作者与诗人的概念,以及十 字军自己的见解与动机,从 感性与理性两方面说明穆斯 林对基督教“圣战”的看法。 法律、经贸以及机构性制度 的发展也得到了有效分析, 这些对十字军运动的存续至 关重要。书中有几章集中论 述十字军运动开启后西方人 在地中海地区建立的定居点 ,令人瞩目的艺术与建筑成 就,以及骑士团(military orders)。晚期十字军史也 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涵盖了 16-18世纪骑士团的历史。 至于那些在19世纪和20世 纪得以幸存下来的关于十字 军的观点与图像,依然是鲜 有学者涉足的领域,但最初 的几步已经跨出。 乔纳森·莱利-史密斯 剑桥郡,克罗克斯顿 1994年4月

编辑推荐

十字军并不只有东征,更非无谓的牺牲,反而塑造了近代欧洲的秩序!

全景式呈现这场从1095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到1697年神圣同盟战争结束的西方崛起征程!

在英美等国经久不衰,单本销量超100万册!被誉为“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读的书”!受到海内外读者广泛认可!

100多位史学巨擘,40余年打造牛津经典!

牛津大学指定教材!牛津大学出版社镇社之宝!

既是专业级,又是入门级!

时间+空间=双重视角的全景欧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