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闺秀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张家原籍安徽合肥,可算当地名门望族。张允和祖父张树声为晚清重臣、淮军名将。父亲张冀牖与蔡元培等人交往颇深。张允和有姐弟十人,从小便生活在安逸富足的环境中。但是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并没有成为遭人厌恶的纨绔子弟,而是各有所成。

《最后的闺秀》记录的是尘封的历史所无法遮掩的暖暖的爱意——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姐妹情深,恩师回往,昆曲之爱……其中无论是正史传记还是稚子童言,莫不生动有趣。回忆中这些充满暖意和怀旧感的棕色老照片,通过地那纤细的手,将温婉而又充满快乐的感觉传递给我们。就在这车海人流中,在这由高楼和商品构成的喧嚣的大城市里,在普通的居民楼里,她的生活意境却远远高于、雅于庭院深深,深几许。

作者简介:

张允和(1909-2002),原籍安徽合肥,随父移居苏州,是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语言学家周有光的夫人。允和出身名门,长于苏州园林,是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精于丹青,擅长摄影,写曲填词,亦能工诗。1956年与俞平伯创立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在八十六岁高龄,重新编印张家久已停刊的《水》,凝聚亲情,互通声气。晚年出版《最后的闺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等多部作品。

二姐同我 张充和
此景只应天上有 叶稚珊
原本无我
本来没有我
红双喜
父母恩宠
一封电报和最后的眼泪
乐益女中
看不见的背影
洒到人间都是爱
棠棣之花
王觉悟闹学
大弟新娘俏
哭二弟
沈家二哥
半个字的电报
一封快信和一页日记
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
相知相伴
温柔的防浪石堤
八十六岁学电脑
喜的是《水》,忧的也是水
风雨如晦
小丑
小白兔
小蜻蜓
先生之风
张闻天教我国文课
落花时节
含饴弄孙
恋恋昆曲
忆往情深
后记
附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七十年前,我们张家姐妹兄弟组织了小小的刊物叫「水」。那时我们年少,喜欢水的德行,正如沈家二哥(从文)说过:"水的德行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侵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如今,我们的"如花岁月"都过去了。但是,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我们有下一代,下下一代,我们像细水长流的水一样,由点点滴滴流到小河,流到大江,汇入汪洋大海。 (查看原文)

徐公子~
1赞
2013-02-14 01:12:03

—— 引自第7页

“我在苏州没有亲戚和朋友。准是她!我从床上跳了下来,心也跳了起来!开了门,看见兆和站在门外,双手放在身背后。我请她进来,她却往后退了一步,涨红了脸,低低地说:”我家有好多个小弟弟,很好玩,请到我家去。”三妹把我教她讲的话,一字不差,背了出来"。 (查看原文)

菲尔兹
2013-08-19 20:40:15

—— 引自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