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旗帜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风中的旗帜:欧洲近世的小国与战争》内容简介:有历史学家称:“欧洲的版图是在战争的铁砧上锤出来的。”《风中的旗帜:欧洲近世的小国与战争》详细记述了近世以来欧洲国家的一系列战争:1912年爆发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各族人民成为打败土耳其的急先锋;1918年的芬兰独立战争,由于利用“吞剑”的技巧,芬兰生存了下来;三十年代的苏芬冬季战争,芬兰以一匹九的对抗挫败了斯大林在吞并整个芬兰的意图;1940年的荷德五日战争,荷兰惨遭浩劫,此后五年,恐怖统治的夜雾一直笼罩着这个文明小国。

作者简介:

阎京生,刘怡,多年来致力于梳理古今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因素,尤其是战争与人的关系,以丰富的资料性与生动幽默的笔法见长。二人出版的《战争史研究》杂志书系列,受到军事迷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其编撰的思维跳出了传统的军事杂志的范畴,立足点高,涉猎面广,被誉为“螳臂挡车的伟大杂志”。

巴尔干杂拌
上帝的后花园
“来自北方的解放者”
马其顿问题
巴尔干战争
从萨拉热窝到萨洛尼卡
“火车头沙皇”
为德国火中取栗
退潮
新秩序
附录:欧洲王室的出口商——萨克森·科堡——哥达
风中的森林
卡莱伐拉的国土和人民
瑞典王国的边疆省份
拿破仑战争
俄国治下的大公园
独立战争
“吞剑外交”
冬战
续战
重生
附录:曼纳海姆元帅的早年生涯
奥兰治旗高高飘扬
“我,荷兰国王,拿骚的威廉”
飞翔的荷兰人
灭亡与重生
百年和平
五日战争
多尔曼少将的奋战
战斗的荷兰人
北约岁月
奥兰治·拿骚家族的起源
主要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芬兰在1939年、1944年和1948年三次保住了政治上的独立。其意义可以从下面这样一些事实中看出来:在当年总人口不到700万的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和平吞并后,一共有超过200万的人口由于处决、流放和“在劳动改造中死于体力衰竭”而丧生。大量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被斯大林放逐到北极、中亚和西伯利亚,同时像掺沙子一样向三国迁入俄罗斯人。到苏联解体前夕,三国文化在本国竟然成为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方面,20世纪30年代初,芬兰的人均年收入水平与波兰和日本在同一水平上,为75美元(约为当时美国的/8强,只相当于捷克人均年收入的72当时捷克是世界十大工业强国之一,工业发展水平高于奥地利和荷兰)。1939年以前,爱沙尼亚共和国有发达的油页岩工业,拉脱维亚共和国则继承了沙俄留下来的大量机械制造、造船等工业,两国的生活水平和国民收入都高于芬兰。而如今尽管波兰和捷克等国实现了经济复兴,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经济也有了起色,但只有芬兰保持了与日本接近的人均经济水平。这些都是当年芬兰人民在面对强邻勒索和入侵时奋起自卫所留下的最珍贵、最有意义的遗产。芬兰至今屹立于独立的、自主的、繁荣的发达国家之林,而当年入侵芬兰的那个国家却早已成为了“历史名词”。虽然世间从没有完美无缺的正义,但这也可以算是历史的一种公正吧! (查看原文)

黄员外
1赞
2017-11-27 19:27:24

—— 引自第147页

他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开火车,其次是研究钟表的机械结构。穿越欧洲大陆的“东方快车”的司机们得到铁路公司的警告,列车在保加利亚境内行驶时,不许其国王靠近驾驶室。 (查看原文)

欲语迟
2011-08-28 09:29:34

—— 引自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