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全面、系统地回顾和介绍了人类有史以来发生的战争,包括战略战术的演变、武器的进步和战争规模的改变。非常有价值的是,在对技术史、军事史和社会史的宏伟综述中,作者追溯了人类走过却使今天的我们面临两难之境的路径;关于中国,作者侧重分析了中国何以没能保持它的领头地位,继而逐章论述欧洲的战争业务、战争艺术、暴力官僚化,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军事的冲击,战争工业化、军事工业联合体,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军备竞赛和集权经济。全书以宽广的视野、深厚的学识考察了一个重大问题:技术、军事和人类社会如何共存。
《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第一版于1982年出版,已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此次中文版系根据1996年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修订出版,增加了原著中的图片等资料。
作者简介:
威廉·H·麦尼尔(William H.McNeill),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美国世界史学家。1938、1939年先后获芝加哥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47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他在《西方的崛起》(1963年出版,获1964年美国图书奖)梳理人类历史几千年,尤其是近五六百年演变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融合的史学观点,与斯本格勒有关文明割裂的观点相左,对历史研究影响巨大。2009年获国家人文奖章。还著有《时疫与民众》(1976年)、《汤因比传》(1989年)、《世界史》(1998年)、《真理的探求:一个历史学家的回忆录》(2005年)等。
序
前言
第1章 古代武器与社会
第2章 中国称雄的时代(1000―1500年)
2.1 中世纪中国的市场和指令
2.2 中国境外的市场动员
第3章 欧洲的战争业务(1000―1600年)
3.1 在北意大利开辟战争业务
3.2 火药革命与大西洋欧洲的崛起
3.3 市场决定控制权
第4章 欧洲战争艺术的发展(1600―1750年)
4.1 地区性传播
4.2 改进对军队的操控
4.3 欧洲武装部队的正规化和半稳定化
第5章 欧洲暴力官僚化所带来的压力(1700―1789年)
5.1 边境扩张引起的不平衡
5.2 审慎改组所带来的挑战
第6章 法国大革命及英国工业革命的军事冲击(1789―1840年)
6.1 法国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
6.2 英国的不同情况
6.3 战后协议(1815―1840年)
第7章 战争工业化的开端(1840―1884年)
7.1 商业竞争与国家军备竞争
7.2 一个新典型:普鲁士的作战方式
7.3 全球的影响
第8章 军事和工业相互作用的加强(1884―1914年)
8.1 英国战略地位的衰落
8.2 英国出现军事一工业综合机构
8.3 海军军备与经济的政治化
8.4 合理设计和管理的限度
8.5 国际反响
第9章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9.1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均势与人口
9.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管理方面的演变:第一阶段(1914―1916年)
9.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管理方面的演变:第二阶段(1916―1918年)
9.4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反应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向管理型经济的回归
第10章 1945年以来的军备竞赛和集权经济
结论
注释
人名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具体地说,所谓对自由市场的反应灵敏就是,能够引起生产的实质性改进的新技术,在英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中有时能够得到接受;而在俄国,发明创造或传播新发明的动力只会间歇出现。烦恼不堪的行政官员几乎总是认定,执行上司的指示,最好是固守熟悉的工作方法;要增加生产(如果上司要增加生产),就逼着生产者加倍苦干或找更多的工人。至于试用某种新奇的设备,肯定会有损于短期效果,而且可能也得到良好的长期效果。因此,这样的选择根本很少予以考虑。只有在某项技术已经在国外证明成功以后,俄国的行政官员才感到值得废弃原来的安排,引进新技术。 (查看原文)
萍凡
3赞
2020-01-19 16:15:07
—— 引自章节:第5章 欧洲暴力官僚化所带来的压力(1700―1789年)
在中国和印度,战车的引入带来了更富戏剧性的变革。公元前1500年前后,战车打破了古老的印度河文明,在历经数个世纪的“黑暗时代”之后印度河流域才又兴起新的文明格局。与此相反,在中国,善用战车的商朝很快战胜了此前早就在黄河流域立足的更加高度分化的王朝,作为战车武士的商朝统治者因此获得了更奢华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收入,这一格局塑造了后来的中国文明,使中华文明的特征更为显著。
(查看原文)
苍竹琴声
2023-01-08 02:08:33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古代的武器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