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纪实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一寸山河一寸血

尘封七十年的抗战细节震撼再现

117 幅作战地图

翔实还原惨烈悲壮的硝烟战场

兰封会战 天炉战法

虎贲之师 长衡血战

万家岭歼灭战 政略与战略

长沙大捷 扫荡游击

走近正面战场

重识那些陌生的战役

重现被遗忘被忽视的历史真相

▌内容简介

本书从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记述,客观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军民全面抗击日寇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本书内容翔实,不仅有作战前的敌我情势分析,各部队的部署情况,亦有战后经验教训之总结,并配有珍贵的作战要图,是研究抗日战争不可缺少的史料。抗日战争,是中国集体的苦难。对于那段从未被忘却的记忆,时至今日,我们真正了解多少?事实那么近,而真相却那么远。历史面前,谁也不会被错怪。

作者简介:

编校说明

第一编
第一章 东战场(淞沪会战、吴福锡澄广芜之战及苏皖浙边区游击战)
第二章 兰封会战
第三章 南浔会战第一期
第四章 南浔会战第二期
第二编
第五章 第九战区二十八年春夏两季扫荡战
第六章 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七章 第九战区二十八年冬季扫荡战
第三编
第八章 第九战区策应第五战区作战二十九年夏季扫荡战
第九章 第九战区二十九年秋季扫荡战
第十章 第九战区二十九年冬季扫荡战
第十一章 上高会战
第十二章 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十三章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四编
第十四章 赣东会战
第十五章 第九战区策应第六战区鄂西会战鄂南湘北方面之战
第十六章 援救常德作战
第十七章 湘北湘南阻击战
第十八章 湘赣边区阻击战
第十九章 赣江追击战
第二十章 第九战区南浔区受降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13.1 绪论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八日,倭寇开衅于英美,太平洋战争始作。其后半月,复挟其方张之焰,大举犯我长沙,时距第二次会战才二月也。
盖自檀岛、星洲被倭偷袭,英美舰队主力损丧,倭船遂得纵横海上:攫泰国,围香港,攻菲岛,东西飚忽,所向披靡,夜郎自大之心益甚,征服中国,独霸亚洲之谋亦愈亟。而攻略长衡,席卷南服,以连通泰、越、马来,维持陆上交通,更为其最高之战略,故不惜集陆战之精锐,为此孤注一掷也。
然长沙乃湖南之襟要,湖南为中国之心脏,中国又为反侵略集团之重要支柱,其安危得失关系世界全局实极巨大。故自二次大捷后,最高统帅蒋公即亲莅南岳,召集各军师长剀切训示,并以熟读典范教令,努力学术研究,申明赏罚纪律,加强战斗精神相督勉。十一月十七日,薛上将复集全战区官兵代表于长沙,举行会议,谆谆嘱以战胜决于平时,视平时如战时,视操场如战场,未雨绸缪,戒慎恐惧,加强战备,苦干苦斗,乃能确保已获胜利,争取最后胜利。至诚至正,格天感人。官兵之敌忾情绪,因益热烈坚强;而著名之天炉战法亦于此时创立矣。
天炉战者,为在预定之各作战地带,构成网形据点阵地,配备必要之守备部队,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诸手段,逐次消耗敌之兵力,并挫折其志气,然后于决战地带,使用优越之兵力,炽盛之火力,施行反包围及反击,利用优越之态势,予敌以歼灭的打击之谓也。盖为后退决战之方法,持久抵抗之手段,因敌之变化而变化之,歼敌致胜新方略也。缘「快、锐、坚、密」乃敌军战术之四长(最高统帅柳州会议训词),自第二次长沙会战以来,敌复效颦希特勒之「闪击战」,试用所谓「雷击战」于战场,恃其装备之优越,部队之机动,兵力之集注,期一举突破我要点,歼灭我主力。故我天炉战以先求与敌均势均力,次化敌劣我优,继以我之优势破敌之劣势为最高指导,以通敌交通要道之彻底破坏,中间地带之空室清哥,与夫诱击、伏击地带纵深,强固据点工事之构筑,适当兵力之配备等为… (查看原文)

陌生的面孔
2025-09-09 21:19:06

—— 引自章节:第十三章 第三次长沙会战

12.1 绪论

中华民国三十年秋九月,敌寇十五万众,海军舰艇二百余艘,飞机一百数十架,陆空联合,水陆并进,二次进犯长沙。斯时也,上距第一次长沙会战,恰已二年;去上高会战,仅五阅月耳。
盖自上高会战敌军惨败之后,我军愈强,敌军日弱之事实,已昭示于世,国际视听因以大变。及六月二十三日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侵略集团与侵略集团之壁垒,愈见鲜明,英美援华制倭之行动亦更积极。中英、中美借款既告成立,美国并宣布特派军事代表团东来,同时又禁止飞机汽油输倭,并封锁倭奴国外资金。当此时,倭寇正徘徊于「北进」「南进」歧途,深自苦闷。受兹打击,窘境益甚。尤深恐我乘机反攻,故不惜孤注一掷,纠集南北战场之精锐,大举进犯,冀以此先机攻势,击灭我之野战军,粉碎我反攻企图。并以占领长沙重镇,眩示世人,借以缓和国际上之重压。
长沙,湖南之襟要也;湖南,又中国之心脏也,地位重要,自古已然,于今尤甚。且滨湖粮仓,尤为军糈民食所资,盖我所必守也。故自第一次长沙会战倭寇锻羽归去,薛上将即谆嘱战区军民,本戒慎恐惧之心,积极整备以应事机。三十年三月,复遵最高统帅蒋公命令,策定反击作战计划,及保卫长衡协助第六战区拱卫陪都作战计划,分令各部准备,并饬按照计划要旨举行参谋旅行及干部演习,与阵地攻防演习,以熟谙地形,增进技能;且令各攻击队、各挺进部队,不断对敌正面侧翼背后,加强攻袭,破坏交通通讯,焚敌粮弹辎积,以困耗敌力。故六月初及七月中旬,两次盛传敌有进犯之样,与九月初敌之实犯长沙,我军民沉着如故,努力争取胜利,盖「恃吾有以待之」也。 (查看原文)

陌生的面孔
2025-11-06 23:26:15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 第二次长沙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