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对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北侧及拼墙河渡口两岸进攻日军、救援荚军的那场战斗(《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仁安羌大捷”神话》称其为“仁安羌解围战”)的感受和评价,历来各不相同——中、日、英三方从一开始就各说各话,“各自表达”。中方称此役“我军竟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的友军”,是为“仁安芜大捷”;日方称在仁安羌与中、英盟军的对垒厮杀为“仁安羌歼灭战”;英军则坚称是他们自己战出日军包围圈的……《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仁安羌大捷”神话》作者在遍阅中、英、美、日己出版的各种书籍(英、日文亲自翻译)、论文、采访报道等的基础上,又到档案馆查阅原始战斗详报、战时各方往来电报,采访亲历者,条分缕析地爬梳出各方往述旧说中各种错谬错在何处、是如何产生的,最后客观地、一小时一小时地还原了此战的真实经过,颠覆了“仁安芜大捷”的神话,并公允地给出了自己对此战的评价。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仁安羌解围战的历史背景
一 一次缅战
二 日、中、英、美战略意图比较
三 缅甸战场态势
第二章以往相关著述简要回顾
一 官书、档案文献、专著
二 一次缅战亲历者的著述、忆述
三 新38师官兵的著述、忆述
四 战地记者的纪实报道
第三章参战各方战斗进程
一 日军第33师团战斗进程
二 英军战斗进程
三 新38师战斗进程
第四章“乔克巴党行动”往来电报释读
第五章《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辨析
一 战斗前敌我形势之概要
二 攻击部署及战斗经过
三 战斗成绩
四 敌之兵力、部队番号并可资参考之事项
五 附录
六 作战地图
七 《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附表
八 《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的真实信息与虚假谎言
第六章《史迪威日记》释读
第七章斯利姆回忆录释读
一 15日13:00.斯利姆下令毁坏仁安羌油田
二 16日,英缅第1军团总部及第1缅甸师先头部队撤往桂却
三 16日夜,作问部队将撤退中的英军先头部队3500人分隔包围于拼墙河两岸
四 16日深夜,英日双方在仁安羌发电厂前爆发激战
五 16日深夜至17日白天,第1缅甸师先头部队在拼墙河两岸与日军对战
六 17日11:00,斯利姆给113团团长下达攻击拼墙河北岸日军的命令
七 17日12:30,孙立人赶到桂却,指挥英军配属的坦克和炮兵作战
八 17日夜,第1缅甸师后卫部队抵达仁安羌镇南郊5公里处
九 英军在推岗隘口受阻
十 18日6:30,第1缅甸师后卫部队及第7装甲旅与日军展开油田之战
十一 被围堵英军并非“水粮断绝两天”
十二 113团18日的战斗
十三 中英盟军19日的战斗
十四 斯利姆忆述的其他细节
第八章孙立人相关著述辨析
一 重庆《大公报》对仁安羌一战的最早报道
二 五篇祭(碑)文有关文字
三 《统驭学初稿》有关记述
四 对《缅甸荡寇志》的批注
第九章刘放吾与杨振汉“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一 记者崇学对刘放吾的专访报道
二 刘放吾“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三 记者黄海对杨振汉的专访报道
四 杨振汉“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第十章《伊洛瓦底战记》辨析
第十一章《与史迪威一起撤退》第二部分辨析
一 第8章“毁坏仁安羌”要点
二 第9章“七个疲惫的格洛斯特”要点
三 第10章“从马圭撤退”要点
四 第11章“拼墙河的路障”要点
五 第12章“仁安羌的包围圈”要点
六 第13章“晚上在伊洛瓦底江”要点
七 第14章“攻击通过油田”摘要及辨析
八 第15章“中国万万岁!”摘要及辨析
第十二章仁安羌地理地貌
一 日军记载
二 113团参战者忆述
三 战地记者记录
四 利用Google卫星地图勘察的结果
第十三章仁安羌解围战的时间轴
一 4月15日,新38师两团奉命支援英军
二 拼墙河北岸战斗
三 拼墙河南岸战斗
四 二次拼墙河北岸战斗
第十四章余论
一 仁安羌解围战是一个成功的战例
二 局部的小胜与全局的被误导
三 告别神话
参考文献
主要地名、人名对照表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