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系列中《孙子兵法十八讲》入选2023年度中国好书
精装典藏版
一本译注,一本解读,名家带你通读《孙子兵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曾任)、百家讲坛主讲黄朴民数十年研究《孙子兵法》心血结晶。
★《孙子兵法译注》
详尽注释,全本翻译,原文和翻译双栏排列,一目了然;精华题解,独到札记,题 解提纲掣领,札记条分缕析。
★《孙子兵法十八讲》
对《孙子兵法》的方方面面都做了细致入微的精心解读,对读者理解《孙子兵法》原文有诸多裨益。
★丰富赠品
两张两本书的思维导图,两枚虎符形制的书签,一张印有汉简《孙子兵法》的明信片,一本古代军事小图册。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译注》的内容,包括黄朴民老师对《孙子兵法》的题解、注释、翻译、札记和附录等。其中题解概括了各篇的中心思想,并分析了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特色;札记是黄朴民老师对《孙子兵法》的一些独到心得;附录则有郑友贤的《十家注孙子遗说并序》,《史记》孙子本传,以及历代名家评孙子。
《孙子兵法十八讲》的主要内容是黄朴民老师对古今兵家脉络的梳理,以及从《孙子兵法》的渊源、思想性、版本学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是黄朴民老师几十年以来研究《孙子兵法》的心血结晶。
作者简介:
黄朴民,历史学博士,师从王仲荦和杨向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3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博导,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他是国内研究《孙子兵法》的专家、著名学者,出版了许多有关《孙子兵法》的著作,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孙子兵法》。其所译注的《孙子兵法》被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推荐,与他人合著的《中国兵学思想史》获第四届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
《孙子兵法译注》目录
凡例
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形篇
势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附录一: 孙子本传
附录二: 十家注孙子遗说并序
附录三: 历代名家评孙子
《孙子兵法十八讲》目录
001 / 导言:怎样读《孙子兵法》
018 / 第一讲 独领风骚:中国兵家的前世今生
046 / 第二讲 先秦兵学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
073 / 第三讲 秦汉以降的兵学流变与“武经七书”的编纂
093 / 第四讲 《孙子兵法》成书的历史契机
104 / 第五讲 笼罩在《孙子兵法》身上的几个谜
116 / 第六讲 先秦兵学的地域特征与《孙子兵法》的吴文化色彩
128 / 第七讲 “运筹于帷幄之中”:孙子的制胜之道(上)
145 / 第八讲 “决胜于千里之外”:孙子的制胜之道(中)
153 / 第九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制胜之道(下)
174 / 第十讲 “五德”兼备:孙子的将帅素质论
188 / 第十一讲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孙子的治军思想
199 / 第十二讲 “杂于利害”:《孙子兵法》的利弊得失观
214 / 第十三讲 殊途同归:中西方军事学宗旨与原则的共通性
236 / 第十四讲 《论语》《孙子兵法》的异同与互补
246 / 第十五讲 “柳暗花明又一村”:竹简本《孙子兵法》的价值
261 / 第十六讲 “别开生面”:也说竹简本《孙子兵法》佚文
271 / 第十七讲 “青山遮不住”:《孙子》的著录、流传及版本
280 / 第十八讲 《孙子兵法》的篇序以及内在逻辑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水在老子与孙子的哲学体系中,同样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取向。古人重视“水”,老子等道家尤其推崇水之德。老子强调“上善若水”,认为世界上最柔弱的就是水,而正是这种柔弱的水才能产生最惊人的力量,也最令人可怕,“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孙子也以“水”为喻,用它来形容用兵制胜的最上乘境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老子与孙子的眼中,水本身没有形状,装在杯子里就是杯子的形状,装在茶壶里就是茶壶的形状,看起来似乎软弱可欺,任人宰割,其实不然。水的力量看似柔弱,其实是绵里藏针,在特定的时候就会忽然爆发。平静的湖水极具诱惑力,可以诱使人们一步步走向深渊,直到遭到灭顶之灾,这是水外表软弱内里刚强的一面。所以,八卦中的“水”是“坎”,中间是阳,外边是阴。这一点和“火”截然相反。火是外表可怕,中间空虚。火焰的最里面是温度最低的地方。而且,火的外露的特点驱使人们离开它,不至于被烧伤。所以八卦中,“火”是“离”,“离中虚”,中间是虚弱的。 (查看原文)
永远在路上
2024-07-01 18:06:48
—— 引自章节:虚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