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第1 卷《全球战争》全面叙述了这场战争的军事史。一个由杰出历史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详细记述了全球主义如何使一场大战成为可能,帝国主义扩张又如何演变成巨大灾难,战争逐年扩大的规模和破坏力远远超过了人们在1914年预计的程度。
通过全球性的视角,本卷将分析战争的空间影响及其对地区和世界造成的连锁反应。它考察了帝国主义国家如何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战争中,以及通过这样做,这些国家又如何改变了世界政治秩序。它也将阐述性质发生变化的战争在道德、政治和法律上的含义,尤其是毫无区别地对待民用目标和军事目标这一点。
作者简介:
杰伊•温特(Jay Winter)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查尔斯•J. 斯蒂尔(Charles J. Stille)史学教授,莫纳什大学的杰出客座教授。他也是法国索姆省佩罗讷市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博物馆的创建者之一。1997 年,他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20 世纪的形成》(The Great War and the Shap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的联合制片人和联合编剧荣获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主要著作包括:《记忆之地,哀悼之所:欧洲文化史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Sites of Memory, Sites of Mourning: The Great War in European Cultural History, 1995)、《勿忘战争》(Remembering War, 2006)和《和平与自由的梦想》(Dreams of Peace and Freedom, 2006)。
【目录】
插图目录…………ix
地图目录…………xiii
总导言…………1
杰伊·温特
第一卷导言…………11
杰伊·温特
第一部分 叙述史…………13
第一部分导言…………15
杰伊·温特
1 起源…………16
弗尔克尔·R. 贝格豪
2 1914 年:爆发…………36
让– 雅克·贝克尔 格尔德·克鲁迈希
3 1915 年:困境…………59
斯特凡那·奥杜安– 鲁佐
4 1916 年:僵局…………78
罗宾·普赖尔
5 1917 年:全球战争…………96
迈克尔·S. 奈堡
6 1918 年:最后阶段…………117
克里斯托弗·米克
7 1919 年:影响…………151
布鲁诺·卡巴奈斯
第二部分 战 场…………175
第二部分导言…………177
罗宾·普赖尔
8 西线…………180
罗宾·普赖尔
9 东线…………207
霍尔格·阿夫勒巴赫
10 意大利战场…………235
尼古拉·拉班卡
11 奥斯曼战场…………264
罗宾·普赖尔
12 海战…………286
保罗·肯尼迪
13 空战…………312
小约翰·H. 莫罗
14 战略指挥…………338
加里·谢菲尔德 斯蒂芬·巴奇
第三部分 世界大战…………359
第三部分导言…………361
杰伊·温特 约翰·霍恩
15 帝国的体系…………363
小约翰·H. 莫罗
16 非洲…………389
比尔·纳桑
17 奥斯曼帝国…………412
穆斯塔法·阿克萨卡尔
18 亚洲…………431
徐国琦
19 北美洲…………460
珍妮弗·D. 基恩
20 拉丁美洲…………480
奥利维耶·孔帕尼翁
第四部分 交战规则 战争法 战争罪行…………501
第四部分导言…………503
安尼特·贝克尔 安尼·德佩尔尚
21 暴行和战争罪行…………505
约翰·霍恩
22 种族灭绝…………526
汉斯– 卢卡斯·基泽 唐纳德·布洛克斯汉姆
23 战争法…………553
安妮·德佩尔尚
24 图说:全球战争…………573
杰伊·温特
文献评论…………577
索引…………643
译后记…………73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东线的局势再一次显示出不同:整个1915年,平民都遭受着长期运动战的折磨。战争导致大规模人口迁徙,总共400万人口出逃,其原因包括躲避德国军队,以及从5月开始俄国当局实行的“焦土”政策,更重要的是俄国民事和军事当局依据种族的国籍以及血缘所进行的攻击。俄国政策的目标是奥匈和德国人以及有德国血统的俄国人,另外还有俄罗斯帝国上为数众多的犹太人,他们被视为“不可靠的因素”,因而有可能帮助入侵者。5月至9月间俄国人的大撤退恶化了这一进程;仅1915年,134,000德国人和奥地利平民被驱逐到俄罗斯内陆腹地。从夏天开始,西乌克兰的700,000德国定居者中的大部分人被驱逐,他们的财产被征用。在这些行动中,直接的身体暴力并未完全消失,偶尔还会出现,如1915年5月26日至29日莫斯科进行的大规模反德屠杀。而对加利西亚的犹太人采用了驱逐和极端对待,伴有系统性的屠杀和肉体的消灭(见下文)。9 (查看原文)
多默
2 回复
1赞
2023-06-28 15:39:39
—— 引自第67页
法金汉会因此进攻凡尔登。但他的最终目标仍引旧不得而知。他是打算攻取这座城市?还是旨在耗尽法国军队?在他的文件里对这两个目标都有所涉及。如果法国人抵抗反击,他将粉碎他们。如果他们垮掉,他就赢得一场大胜。总而言之,无论计划如何展开,法金汉都会是胜利者。法金汉的文件唯一副本已收录在他已出版的回忆录中,所以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可能的情况是,法金汉一直是打算攻取凡尔登,但战后为了辩解凡尔登战争的局面而把一些东西写人其文件。
不管如何界定胜利,法金汉寻求通过何种方式达到它呢?他提议,组建支战争中所见最大规模的炮兵部队,这支部队拥有1,200门火炮,其中500门是重口径的,从而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密集轰炸、摧毁法国防御者,直到以适当的步兵就能占领战场。为达此目的,德国为战争囤积了两百万枚弹药。一开始打算由王太子指挥的德国第五军执行这次行动,但事实上由他的总参谋长克诺贝尔斯多夫(Knobelsdorf)将军指挥。 (查看原文)
多默
2 回复
1赞
2023-06-28 15:39:39
—— 引自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