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比起他的梦,费里尼的现实人生甚至更见精彩。他将梦境寄托于电影胶片之上,为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
本书是作者夏洛特·钱德勒花了十四年的时间(1980年至1993年),与费里尼对话的成果,分为三篇上篇记述费利尼年幼时受到马戏、电影及美国漫画的影响,年少时到罗马从事漫画及记者的工作,并进而接触电台、电影编剧的经过:中篇讲述他如成为导演,且逐渐闯出知名度:下篇则着重于费里尼成为大师以后,如何成为一则传奇。费利尼对作者说:“我把我仅有的一生都说给你听了。这些就是我的遗言,因为我已经没有什么可说了。”
本书细节丰富,叙述委婉亲切,对于读者理解费利尼其人其作当有助益。
作者简介:
◆ 费德里科·费里尼 (1920-1993)
意大利艺术电影大师,他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扩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成为欧洲艺术电影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称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被誉为二十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导演之一。
费里尼获 得过4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在1993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此外,他还获得过1座戛纳金棕榈大奖和2座威尼斯银狮奖。他的代表作有《大路》《生活的甜蜜》《八部半》等。
——————
◆ 夏洛特·钱德勒
美国资深电影人物传记作家、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电影协会会员,她长期以来积极从事电影资料的整理与保护工作。她曾采访过多位著名电影人物,并将他们的访谈及自述整理成精彩且有价值的传记。她的作品包括: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自传《这只是一部电影》、凯瑟琳·赫本自传《凯瑟琳·赫本:曾是惊鸿照影来》等。
原文摘录: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幻想情景里,可是大多数的人都不了解这点,没有人能真正捕捉到真实的世界。
有些人哭在心底,有些人笑在心底,有些人不管哭笑都藏在心底。
处事时不瞻前顾后,纵情时不过于谨慎,以及爱恨时可以任其愚昧的那些人,都让我很着迷。
(查看原文)
赛珞璐
8赞
2012-10-30 20:17:12
—— 引自第21页
有人批评我拍电影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这项批评很有根据,因为这是事实。这是唯一能让我工作的方式。假如你拍片是为了取悦所有人,你就谁都取悦不了。我相信首先你得取悦自己。如果你拍出了能取悦自己的东西,那就已经算是你最好的表现了。而如果那东西在取悦自己之外,还能同时取悦他人,而且人数够多,那么我就能继续工作下去,那算是我运气好。但如果我不喜欢自己拍出来的东西,那就会是一种折磨,会让我几乎无法继续工作下去。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够幸运,他自己喜爱的东西,同时也被世人所喜爱。他诚恳,同时也得到了成功。任何想做艺术家的人,都一定得毫不妥协地用自己的风格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借以表达自我。任何只想要去取悦他人的人是不能指望自己成为艺术家的。这儿一点妥协,那儿一点妥协,灵魂究竟要被出卖到什么地步?
依照我的想法,是不是艺术家,和你作品的好坏并没有太大关系,那些只是外在的评断;比较重要的是:你创作的目的是在取悦自己,还是只是在讨好别人? (查看原文)
漫游的墨鱼
1 回复
5赞
2016-04-05 21:22:18
—— 引自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