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评传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奥地利学派的背景,包括奥地利学派及其对手:历史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实证主义者;第二部分讲述哈耶克的人生旅程;第三部分讲述哈耶克的挑战,分两章,首先评价了哈耶克的旅程,同时试图对他的遗产做出评估,然后以一个经济思想史学者的身份看待哈耶克对经济学家采用的研究方法所持的批判态度,并严肃的看待这些批判,并且透过他们去反思思想经济学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的发展。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August yon Hayek,1899~1992)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学术范围涵盖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人类学、法学、心理学、知识论和伦理学诸方面,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哈耶克于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围。本书旨在勾勒哈耶克平实却又绚烂的生涯,阐释其博大深邃的经济、政治、法律思想,让读者在掩卷之后能对这位被称为“20世纪的先知”的伟大哲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作者简介:

布鲁斯·考德维尔(Bruce Caldwell):北卡罗来纳大学经济系教授,著有《超越实证主义:二十世纪的经济学方法》和《经济思想史》等书;曾任美国经济史学会会长和《哈耶克全集》的主编。

冯克利: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出版有《学术与政治》(韦伯)、《利学的反革命》(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哈耶克)、《尤利西斯的自缚》等多种译著。

导言第一卷 奥地利学派及其对手:历史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实证主义者第1章 门格尔的《经济学原理》第2章 德国历史学派第3章 方法之争第4章 马克斯·韦伯和历史学派的衰落第5章 实证主义和社会主义第二卷 哈耶克韵旅程第6章 哈耶克在维也纳第7章 货币理论和方法论第8章 哈耶克在伦敦经济学院第9章 20世纪30年代的几次方法论论战第10章 “经济学与知识”和哈耶克的转变第11章 理性滥用的研究计划第12章 个人主义和感觉的秩序第13章 规则、秩序和进化第三卷 哈耶克的挑战第14章 旅程的结束:哈耶克的多重遗产第15章 结束语:对20世纪经济学的反思附录文献目录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们对自然世界的知识只能是刺激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的知识。这带来了更多的麻烦。我们的自然科学分类系统变得越来越完善,其中的所有因素只有才能够相互关系的角度加以定义。加入我们这个过程推向它的逻辑终点,我们最后将得到一个完全自足的、其实是同义反复的系统:“因此,科学必然趋向于某种最终状态,这时所有的知识都体现在对与它相关对象的定义之中,按这种定义,有关这些客体的一切真实陈述都是分析或同义反复的,不可能被任何经验所否定。” (Hayek [1952]1967h,171)

Koppl认为,这种有关我们对自然世界的知识说到底有着先验性的言论,证实了哈耶克的立场非常接近于米塞斯的立场。 (查看原文)

海德格尔
1赞
2012-10-20 15:09:41

—— 引自第328页

因此,那些要求更“客观”立场的人,否认了社会科学素材的“主观”性质。那些贩卖“集体主义”的人,否认了社会科学应当以个人的意见作为起点。最后,那些鼓吹“历史主义”的人,否认了社会科学从本质上说是理论性的。 (查看原文)

狼王哈士奇
2011-06-16 22:25:41

—— 引自第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