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司马迁及其时代精神

一 伟大的时代

二 楚文化的胜利

三 齐学

四 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

五 这个时代的象征人物——汉武帝

六 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

附录 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

第二章 司马迁的父亲

一 世传的历史家并天文家

二 司马谈的思想之渊源

三 批评精神和道家立场

四 司马谈与封禅

五 伟大的遗命

六 天才的培养

第三章 司马迁和孔子

第四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上)

第五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中)

第六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下)

第七章 司马迁的精神宝藏之内容

第八章 司马迁的风格之美学上的分析

第九章 文学史上之司马迁

代跋:“因为他是抒情诗人,所以他的作品常新”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山东利津人。20世纪30年代“清华四剑客”之一,与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齐名,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批评家。

先生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注目于那些“文化托命之人”: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李商隐、韩愈,留有《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司马迁研究的名作)、《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白研究专著,日本李白学研究的第一参考书),《陶渊明传论》(建国后陶学第一本专著),还有《红楼梦批判》、《孔子的故事》、《韩愈》等。

原文摘录:

他觉得也未尝不可以自杀,可是他想到他的文学天才,还没有表现出来,那部“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第二部《春秋》——《史记》,也还没有脱稿,他于是倔强而坚忍地,“就极刑而无愠色”了!
在这时,司马迁并转而悟到古人的一切著作正都是产生在苦痛和寂寞里,在郁结而不通的时候,只好“述往事,思来着”;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只好“垂空文以自见”了!
司马迁的受刑,在他个人当然是一个太大的不幸,然而因此他的文章里仿佛由之而加上浓烈的苦酒,那味道却特别叫人容易沉醉了!又象音乐中由之而加上破折、急骤、悠扬的调子,那节奏便特别酣畅淋漓,而沁人心脾了! (查看原文)

飞天遁地小花喵
2012-04-12 11:16:48

—— 引自第119页

只是在初写时,最不满意的是关于李陵案的一章,谁知在重校时,我却为这一章哭了,泪水一直模糊着我的眼。那一天是中秋的上午,我自己也觉得好笑。自己看自己的作品原不足为凭,有时希望太切,就容易格外不满,又有时不免溺爱,也就有些过分的宽容。总之,写过的东西,颇有些象疮痕,非不得已是不大愿意再去揭开的。 (查看原文)

飞天遁地小花喵
2012-04-12 11:16:48

—— 引自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