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世界上有三种人:自己能看见的人;需要别人指引才能看见的人;还有看不见的人。”列奥纳多·达·芬奇如是说。
善于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是达·芬奇独创的艺术语言。但达·芬奇的天才之处并不局限于绘画,他还是一个执着而热情的博学者,将艺术、科学、技术和想象力融为一体,不知疲倦地发明创造。他在建筑学、天文学、解剖学、植物学、地质学、光学等领域,都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成就。
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达·芬奇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为芬奇,5 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弹自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他在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创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之一,《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之一。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足以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
作者简介:
迈克·兰克福德(Mike Lankford),曾在爱荷华作家工作室学习,著有回忆录《双节拍人生:一位美国鼓手的自述》,记录了他在黑人R&B 乐队做鼓手的岁月,该书被《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和《奥斯汀纪事报》等8 大报社评选为“ 年度最佳音乐图书”。
第一章 死亡之神
第二章 重要的开端
第三章 急不可待
第四章 囚犯
第五章 阳台栏杆上悬挂的奇异果实
第六章 从边缘到中心
第七章 来自佛罗伦萨的音乐家
第八章 创造才能
第九章 胡闹
第十章 不在中心
第十一章 牵强的问题
第十二章 自我交锋
第十三章 列奥纳多的分解图
第十四章 列奥纳多的学术生涯
第十五章 四处奔波
第十六章 马基雅维利来了
第十七章 巨龙出没
第十八章 回到佛罗伦萨
第十九章 作战
第二十章 跳下悬崖
第二十一章 我要离开这里!
第二十二章 又是你?
第二十三章 米兰II
第二十四章 罗马
第二十五章 克鲁堡的踢球游戏
验尸报告
图源
参考文献
致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列奥纳多小时候,除了祖父母和母亲卡特里娜,叔父弗朗西斯科也给了他极大的影响。有叔父是件好事。当其他什么都靠不住的时候,往往叔父会即时赶来挽救局面。根据传记作家瑟奇·布朗利的描述,弗朗西斯科“有独立人格,温和,好沉思,肯定熟知很多植物的名称和性质(这一地区有很多药用植物),知道如何预测坏天气,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还知道那些乡下人深信不疑的迷信传说”。列奥纳多很可能就是受弗朗西斯科的影响,对大自然产生了好奇心。他俩似乎一直都很亲密,甚至在列奥纳多长大后也是如此。弗朗西斯科死于1506年,没有子嗣,他把财产留给了列奥纳多,而不是那些可以享有优先继承权的侄子。 (查看原文)
Illiey
2024-04-01 23:48:40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死亡之神
15世纪的孩子是如何长大的呢?不得不说,很大程度上需要一些运气才能长大。山顶容易引起雷电;暴风雨就更糟糕了。一个陌生人从身旁走过,打了个喷嚏,便可能导致你浑身脓疱。当时人的平均寿命还不到40岁,前提是你得活过童年。列奥纳多认识的人中,便有童年早夭的——每个人都认识这样的人。
死亡随处可见。1456年,飓风席卷了托斯卡纳。列奥纳多当时只有4岁,在屋子里听着飓风咆哮而过——姑且假设屋顶还在。每过一段时间便会出现干旱,爆发严重的饥荒,人吃人并不是新闻。10-15岁这段时间,他所在的地区还爆发过几场瘟疫;27岁那年,他住在佛罗伦萨,瘟疫再次造访;到了32岁那年,当地又一次遭遇瘟疫,这次持续了整整3年,导致米兰几乎丧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对于列奥纳多而言,疫情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无论何时何地,死亡如影随形。当时的欧洲,连谋杀率都是现在的30多倍。 (查看原文)
Illiey
2024-04-01 23:48:40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死亡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