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余华温情之作

HE版《活着》,主角皆幸存,请放心阅读

当初写完《活着》的时候,我觉得光写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苦熬过来的好像不够,还应该再写他们是怎么生活过来的,所以写了《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屡登国内外榜单的口碑之作

-中国百位评论家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十大作品

-塞尔维亚伊沃·安德里奇文学奖

-葡萄牙作家协会文学翻译奖

-土耳其连锁书店“艾德菲克斯”年度最佳小说

-韩国《中央日报》100部必读书

-韩国国家图书馆推荐100部好书

★一本写尽中国人“三观”的小说,展现普通人的爱与尊严

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但却不是通常的世人,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比如许三观,倒不是说他卖血怎么样,卖血养儿育女是常情,可他卖血喂养的,是一个别人的儿子……他又不是为利己,而是向善。这才算是英雄。他不是悲剧人物,而是喜剧式的。——王安忆

★一部当代打工人的心酸寓言

许三观一辈子靠着卖血来交换,或交易,活命的本钱。得失之间,他的身体成为最后赌注,弄不好真是血本无归。——王德威

★媒体评价

《许三观卖血记》属于我们现在所能读到的最令人激动的叙述作品之一,它和我们读到的欧洲文很不同,没有倒叙、内心独白、心理描写等叙述特点……余华保留了这种对于欧洲读者来说十分陌生的文化,正是这一点使他的作品显得异乎寻常的珍贵。——《法兰克福评论报》

虽然《活着》具有史诗般的气魄,但《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更为复杂……这部作品是文学史稀有的成就……许三观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西雅图时报》

【内容简介】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继《活着》之后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丝厂工人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他卖血是为了娶亲,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是为了郑重款待贵客,是为了不被饿死,是为了生存。但是最终,还是为了爱和生活的尊严。

余华在小说中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塑造了一群有着狂热生活欲望的小人物,是当代中国人的生动写照。

我知道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养育了我的写作,给了我写作时的身体、写作时的手、写作时的心跳。而文学给了我写作时的眼睛,让我在曲折的事件和惊人的现实那里,可以看到更为深入和更为持久的事物。——余华

作者简介:

余华

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文城》等。其作品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塞尔维亚伊沃·安德里奇文学奖(2018年)、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纳文学奖(2018年)、俄罗斯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2022年)等。

原文摘录:

最后,许三观给自己做了一道菜,他做的是爆炒猪肝,他说:
“猪肝先是切成片,很小的片,然后放到一只碗里,放上一些盐,放上生粉,生粉让猪肝鲜嫩,再放上半盅黄酒,黄酒让猪肝有酒香,再放上切好的葱丝,等锅里的油一冒烟,把猪肝倒进油锅,炒一下,炒两下,炒三下……”
“炒四下……炒五下……炒六下。”
一乐、二乐、三乐接着许三观的话,一人跟着炒了一下,许三观立刻制止他们:
“不能,只能炒三下,炒到第四下就老了,第五下就硬了,第六下就咬不动了,三下以后赶紧把猪肝倒出来。这时候不忙吃,先给自己斟上二两黄酒,先喝一口黄酒,黄酒从喉咙里下去时热乎乎的,就像是用热毛巾洗脸一样,黄酒先把肠子洗干净了,然后再拿起一双筷子,夹一片猪肝放进嘴里……这可是神仙过的日子……” (查看原文)

antares
35 回复
150赞
2012-03-07 18:37:04

—— 引自第120页

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
“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
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地说道:
“是的。” (查看原文)

S
44 回复
148赞
2016-06-25 10:57:06

—— 引自章节: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