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铃木正夫为了探究中国作家郁达夫在南洋失踪和被害之谜,多次亲赴印度尼西亚调查,*终找到了下令杀害郁达夫的宪兵,还原了郁达夫被害的真相。本书不仅追溯了郁达夫在南洋组织抗日文化运动直到遇害的轨迹,也描述了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在二战时的爱国文化运动时代背景,是一部详实的著作。该书是首次揭开郁达夫遇害之谜的学术著作,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本次重新翻译补充作者近期新的研究内容以及一些珍贵的图片。
作者简介:
著者 铃木正夫,日本爱知县人,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历任北海道大学文学部助教,横滨市立大学助教、教授。历经20多年对郁达夫的失踪与被害进行十分详尽的调查,多次亲赴郁达夫的殉难地印尼苏门答腊岛进行寻访。1996 年,因为作品《苏门答腊的郁达夫》获得届郁华、郁达夫烈士文艺基金优秀成果奖。
译者 刘高力,北京市人,先后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现在日本国立阿伊努博物馆、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从事研究。因为喜爱郁达夫曾遍访郁达夫生活之地,并于 2019 年重访印尼苏门答腊岛。
译者的话/001
前言/001
序章战争伊始/001
第一章亡命生涯/023
第二章定居苏岛/043
第三章宪兵翻译/087
第四章平常生活/117
第五章
再组新家/137
第六章
酒公赵廉/157
第七章身份暴露/177
第八章暴露之后/197
第九章失踪始末/221
第十章失踪真相/243
终章盖棺之论/269
附录铃木解诗及译文/287
外一篇西苏门答腊纪行/305
旧版后记/325
新版后记/33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酒厂办得有点起色,胡愈之的成本会计算得很精,逼得我非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不可。我把酒糟了两次、三次、四次甚至五次,每次加大量的棕榈糖,于是成本低了,酒精度数高了,味浓烈了,利润猛增了。凡参加工作和干活的都拿二十元工资(当地物价廉宜,维持生活不成问题),老板的应酬费不在此限;沈兹九、邵宗汉干轻活,装装酒;吴柳斯、汪金丁、林醒黄等不久也来酒厂凑伙,当了酿酒师;杨骚、高云览则在酒厂暂作“寓公”,准备转移。巴雅公务真是沸沸扬扬了。 (查看原文)
antares
12赞
2024-02-19 18:18:27
虽然逃难的文化人通过造酒赚了钱,但还不足以维持多人的生活。于是,众人之中的方君壮发明了用草木灰的清液代替苏打制造肥皂的方法,在酒厂的地皮上又开了肥皂厂。方君壮接着还开了造纸厂,名义上的老板也都是郁达夫。后来,肥皂厂和造纸厂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了,酒厂则在日军投降后依然经营。 (查看原文)
antares
12赞
2024-02-19 18: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