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这个世界不接纳我,那就自己造一个!
《这个杀手不太冷》《碧海蓝天》导演吕克贝松唯一自传,首度回顾自己笨拙又猛烈的少年时代
【内容简介】
让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我的故事。
不加粉饰,不耍滑头,不遮遮掩掩。在时间将其美化之前,用我当时稚幼的声音,孩子的思维,呈现我所经历的、原原本本的生活。
我的学习一塌糊涂。我想要学习的是外面的生活,而不是怎么将屁股粘在椅子上。在学校,我没有交到朋友,大家觉得我太古怪了。只有潜入大海我才感到自在,但这个乐趣被一位粗鲁的医生下了永久禁令。
关于我的未来,没有任何信息、提示、预兆,也没有任何可以追随的榜样。只有一个真实的黑洞,里面全是虚空。我就像搞坏了硬盘,还不知道如何初始化。
这是吕克·贝松跌跌撞撞走到成功殿堂的故事,一个“坏孩子”在这个世界找到坐标和方向的历程。
【编辑推荐】
★名导自传,信息量满满的坦白局
十七岁那年,他正式宣告:“我明天不去学校了,我要去巴黎,拍电影。”这个无学历、无经验、无背景、做着电影梦的小子,经历了怎样的童年,又是如何冲进电影殿堂、拍出一部又一部经典?导演承诺:“不加粉饰,不耍滑头,不遮遮掩掩”。
★逐梦片场的梦想家,“喜剧之王”导演版
托关系、偷摸翻墙、假扮群演,用尽办法进到拍摄现场偷师,在状况频出的片场从打杂做到导演助理,同时不断写剧本、不断被拒,直到终于能拍自己的电影。
★冲破家庭和学校的桎梏,自己掌控命运的齿轮
匮乏的原生家庭、平庸的学校教育,没有摧毁吕克•贝松,海豚、音乐、摄影、电影给了他滋养,孤独和贫穷给了他不断强壮的内心力量。
★能冲也能躺,受挫不内耗。金句频出,领先几十年的精神状态
时而坚强,蛮牛般横冲直撞;时而脆弱,觉得自己就是一坨狗屎。尽管“再小的风都能将我掀倒在地”,但好在“生命本身远比我被给予的更广阔”!
【各界评论】
吕克·贝松:最好莱坞的法国电影人。——《纽约时报》
法国最成功的商业电影人。——《卫报》
欧洲的斯皮尔伯格。——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主席兼创始人塞尔日·洛斯克
法国电影史上最惊人的成功故事之一。——《新共和报》
作者可能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其职业标准的珍贵细节,让我们了解到他的决心,和他的拒绝计较。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有理想的电影人,和那些为找不到投资而沮丧的艺术家阅读的书。——《亚特兰提克新闻网》弗朗索瓦•加尔松,电影史学者
当周围的人说我“疯疯癫癫”时(说得有点道理,因为我完全是天真的无能之辈),吕克鼓励了我。我和吕克一样热爱电影和大海,由于这本特别的书,我得以重温他的整个旅程。读完最后一章后,我就从头开始读整本书,我已经连续读到第三遍了,舍不得合上。这样的体验不是每天都有的。太棒了,谢谢你,艺术家!——珍妮特•格林伯格,作家、出版人、电影制片人
作者简介:
吕克•贝松Luc Besson
法国导演、制片人、编剧。1959年出生于巴黎十五区,1976年辍学进入电影行业,陆续拍摄了《最后决战》《地下铁》《碧海蓝天》《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等20余部电影,多次获得代表法国电影最高荣誉的恺撒奖,在国际电影界享有盛誉。
原文摘录:
大海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表演,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它的面目始终在更新,所以始终不老。它的音乐总在你耳畔,让你心醉。不论盛怒还是沉睡,它都在向你诉说着什么,只要你懂得聆听,它便乐于教导、抚慰。每天我都久久地待在海边,看看海面,或者翻翻岸边的每一块石子。木浮桥和帆船小屋之闻的这一百多米,我每一寸都仔细查看过。这是我的领地,有我独享的小泳池,还有数不尽的滨螺 (查看原文)
trèfle
2025-03-13 15:07:19
—— 引自第20页
如今被生活追赶的我们,已经渐渐忘记生活原本的模样。海滩只是一张色彩饱和的相片,被贴上打折促销的价格。我们想象或者购买,唯独难以再感受。我们忘记了那些感觉:太阳下山后将手伸入尚有余温的沙子中的感觉,将沾在皮肤上的沙粒冲走的感觉,筑起沙墙来抵抗海浪的感觉,画一个被海水刷去痕迹的心形的感觉,或者,只是平躺着,用海滩的温度烘烤脊背,在海浪的波动声中睡觉的感觉。只有当你融入其中,而非自居为主宰,才会发现自然有多美好。 (查看原文)
trèfle
2025-03-13 15:34:30
—— 引自第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