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于其被迫流亡的1939年至1941年间的个人传记,也是一段风云变幻的欧洲历史。茨威格把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融为一体,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人与事,记录了欧洲社会一代人的命运浮沉,从一战前夜到二战时动荡的半个多世纪,欧洲逐渐从精神的高地坠落到道德的深渊,和平与人性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从前那个平和、包容、友善、自由的文明欧洲,消失殆尽。
茨威格目睹了这一切,开始成为一位不情愿的见证人,在生命沉入黑暗之前,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珍贵而残破的昨日镜像,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对灰暗年代发出的绝望抗议。
🔵【编辑推荐】
◆ 跟当下形成强烈的互文,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适合读《昨日的世界》。
书内是昨日的世界,同时也是今日的镜像。茨威格把“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两种感受交织谱写,读来令人动容。
◆ 奥斯卡认证高口碑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灵感来源。
“在野蛮的欧洲屠宰场上,还有关于文明的微光存在,这就是人性。”电影的诠释也是本书的内核。
◆ 口碑译者文泽尔,历时两年,德文直译。1419条注释,真正读懂茨威格。
流畅精准简洁之外,更是查阅多种资料添加1419条注释,有些是背景知识补充,有些是相关轶事,总之把很多事件的最后一块拼图补上,读来令人心生恍然大悟之感,余韵悠长。
◆ 茨威格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一部饱含悲悯与眷恋、包含人文与历史的自传体回忆录。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们或许不知道道德的上限,但是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为人的底线。它能帮助我们在身处迷雾或混沌时,找到那个做人的刻度,提醒我们如何不变成乌合之众,不对其他人施加平庸之恶,提醒我们在凝视深渊时仍然应该心向光明。
◆ 属于茨威格的“我的群星闪耀的朋友圈”。
茨威格在书中回溯了自己的一生,包括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贝多芬、罗丹、里尔克等作家、哲学家交往的过程,打破次元壁,也让我们得以窥探大师们作为历史见证者的一面。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知名哲学家陈嘉映评《昨日的世界》:“没有哪个时代是全面美好的,而且,属于一个特定时代的美好事物不可能被原样移植到别的时代,但我们只有了解过去曾有过哪些美好的事物,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培养美好的东西。”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奥]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1881.11.28—1942.2.22)
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
茨威格在奥匈帝国维也纳长大,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在世界各地游历。一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成为和平主义者。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1940年移居巴西。1942年2月22日,与妻子在寓所服毒去世。《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是其生前蕞后一部作品,是其自传体回忆录。
茨威格的作品涵盖诗歌、短论、小说、戏剧,尤以中短篇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昨日的世界》《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细腻的心理刻画、深切的人文关怀,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译者介绍】
文泽尔
旅德作家、译者、书评人。
译作有《审判》《城堡》《变形记》《荒原狼》等。
前言
1 太平世界
2 上个世纪的学校
3 爱欲初醒
4 大学生涯
5 巴黎,青春永驻之城
6 探寻自我道路上的迂回曲折
7 从欧洲走出去
8 笼罩于欧洲之上的光辉与阴霾
9 1914年,大战来临之时
10 为志同道合的亲密友谊而奋斗
11 在欧洲的心脏
12 重返奥地利
13 重返世界
14 日落
15 希特勒肇始
16 和平的垂死挣扎
注释
译后记:今日的世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谁表示怀疑,他们就妨碍了他们的爱国主义事业,谁提出警告,他们就嘲笑他是悲观主义者,谁反对战争,谁就会被打成叛徒。时代几经变迁,但总是这一帮子人,他们把谨慎的任称为胆小鬼,把有人性的人称为软弱的人。 (查看原文)
khotyn
23 回复
106赞
2012-06-24 17:14:39
—— 引自章节:为思想上的团结而斗争
你要发现一个民族或者一座城市最关键和最隐秘之处,却永远不能通过书本:同时,即使你整天四处游逛,也永远不能获得;而是始终只能通过这个民族或这座城市最优秀的人物。你要了解民族和乡土之间的真正关联,唯有从你和活着的人的思想友谊中获得,一切从外部的观察始终是一幅不真实的粗略图像。 (查看原文)
竹溪翠影
4 回复
39赞
2012-05-07 13:29:26
—— 引自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