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散的筵席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本书是黄蕙兰女士(已故著名职业外交家顾维钧前夫人)于20世纪70年代,近80岁的高龄,在美国女作家伊莎蓓拉·泰弗斯协助下用英文写成的一部自述。黄女士是爪哇华侨首富“糖王”黄仲涵嫡室所生的爱女。其母中年与黄氏分居,常住欧洲,晚年旅美。蕙兰幼年生长在爪哇,曾随父 母到过上海、北京,青少年时期随其母、姊住在欧洲。她一直过着富士豪门掌上明珠的生活,接受其家庭和社会教养,娴习多种语言,形成了独自的性格。1920年,她在巴黎与当时已崭露头角的青年外交家顾维钧相识。顾氏适在新鳏,两人一见钟情,不久就在欧洲结婚。黄蕙兰自此成为贵妇人,挟慈父之多金,依贵婿之显要,生活豪纵,非同一般。

全书以意识流的跳跃笔法,写出了军阀官僚和外交界上层社会人士的骄奢生活、杂事秘辛;写出了她对顾维钧外交事业的支持和帮助;写出了她的家人近戚的离合悲观以及她与顾维钧夫妻间感情的和谐与隔阂,波折与破裂。文笔细腻、坦率,富于感情色彩。

正如黄蕙兰在书中所说:“我嫁给顾维钧,在他当驻法、驻英、驻美大使期间,我过着令人兴奋的日子,和各种有趣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不过这不是一本谈论政治的书,这是一个女人身世的故事。”

作者简介:

黄蕙兰(1893-1993),女,1893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外交家顾维钧第三任妻子,南洋富商黄仲涵之女。1904年负笈美国,1920年与顾维钧结为连理,生子裕昌、福昌。1956年离异。晚年隐居在纽约曼哈顿,1993年12月辞世。

一 我的闺名是蕙兰
二 我的祖父
三 父亲的姬妾
四 父亲的住宅
五 我的母亲
六 妈妈从不轻装出游
七 初恋
八 我信鬼神
九 我通宵跳舞
十 我成了顾维钧夫人
十一 我的新婚夫婿
十二 玛丽王后跳舞
十三 北京生活之始
十四 出生和死亡
十五 实际上是中国的第一夫人
十六 再谈灵异
十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巴黎
十八 几番风雨
十九 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维希
二十 战时的伦敦
二十一 英国志异
二十二 华盛顿的使馆生活
二十三 筵席将散
二十四 回首往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另一桩使我失望的事是,我和一个不跳舞的男人参加舞会,而且他还不赞成他的未婚妻跳舞。我虽然自己安慰自己他的这种态度无关紧要,可是我明白,结婚以后我将不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因而不禁心情有些沉重。

我从没想过,从我爸爸那儿来的钱会有尽头。我的老朋友郑茀庭历任很多政府要职包括驻英大使,曾经写过一段话:“有一位很有学问的英国人曾经问过我,最冷酷的一句中国成语是什么。我想了一下,告诉他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这个噩耗标志着我成为大海中失舵之舟的时期的开始。我一直知道,只要有爸爸在世,我就是安全的。我所谓安全并非指金钱方面而是指我感到没有一个人能伤害我。

我开始选用老式绣花和精致的丝绦,精美的中国绸缎,有些是古色古香的。我选用这些衣料,择取中国传统式样的特色制作我的服装。
她们不懂得本国丝绸之美的价值,不明白那种地道的中国手艺是如何精彩绝伦。

对于我这样的年轻人实在是一种殊荣,而卧视为当然,就像对我的罗尔斯汽车,我的府邸,我的“夫人”称呼一样。我的父亲自幼宠坏了我,社会继而骄纵我,谄媚我,追求我。宠坏了的孩子章程了宠坏了的贵妇。

或许外人看来,这种好生活令人向往,求之不得。可是,我体验到的不幸太多了。在我年事已高、阅历丰富的今天,我足以一是到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世上无人不遭受折磨,或是这方面,或是那方面,正因如此,才使我们相识、相怜。 (查看原文)

阿狸兔兔
6赞
2012-03-28 23:41:11

—— 引自第1页

我小时很喜欢北京,然而直到我作为一个去过巴黎、伦敦、纽约、华盛顿、威尼斯各地的成年妇女来到北京,才真正领略到它是最美的城。我想不到颜色和尺寸比例能达到如此完美。而和上海及丑陋的天津相比,格外现出它可爱之处。以我看来,北京和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我认为威尼斯更浪漫,纽约更使人惊奇,但就纯粹的美而言,巴黎和北京是无与伦比的。由于后来我在巴黎过的那段不愉快的日子,北京就在我心目中数第一了。当我进入这城郭围绕景色壮丽的首都,看到雕饰的城门和高耸的箭楼,我觉得已经全然被它迷住了。 (查看原文)

阿狸兔兔
6赞
2012-03-28 23:41:11

—— 引自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