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1778),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本书的标题是法国第戎科学院1749年公布的有奖论文竞赛题目,卢梭的这篇文章被评为最佳论文,获得了该院颁发的金质奖章。本书是卢梭的成名之作,因而被后世称作卢梭的“第一篇论文”。文中观点独树一帜,论述重点聚焦在抨击社会风气的日趋败坏上,认为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艺术会造成人类道德的普遍堕落;在人们陶醉于科学和艺术的兴盛时,他大声疾呼,要把重振道德作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社会的发展才能步入正轨。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等。
李平沤,资深译者,主持翻译《卢梭全集》9卷本,并译著有多部法政类经典名著。
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
序
小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附录:《纳尔西斯》序言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中译按] 我们的古圣先贤提倡女德,不是没有理由。读史书可知,女德沦丧之日,必是一国祸患蜂起之时。古人多重视女德,唐贞元年间,女尚宫宋若莘、宋若昭姐妹曾著有《女论语》,强调女德。自上世纪新文化运动提倡打倒“三从四德”以来的诸多风浪洗涤之后,在今天的社会中重新倡导似乎为新或(新新)女性所不齿的女德,或许有其重要性。卢梭的这一说法,意蕴深远。 (查看原文)
Kobeni
11赞
2022-06-07 10:46:42
—— 引自章节:四、日内瓦人卢梭的最后答复
一个人一爱上哲学,他就会松弛他与社会的联系,他就不那么尊重人和亲近人。这也许是哲学给人类带来的坏事之中最危险的坏事。
对研究哲学入了迷,不久就会对其他的事物感到乏味。哲学家在不断对人类的命运进行思考和观察之后,便按照人的价值来评判人,因此,他不可能对他所轻视的人产生深厚的爱;
他将把一切利益都捞归自己,而有道德的人则是与他自己的同胞分享的。
哲学家傲气十足地轻视别人;他只爱他自己,他爱自己的心增一分,他对别人漠不关心的态度也跟着增一分。在他看来,什么家庭呀,祖国呀,全都是空话:他既不是任何人的亲友,也不是公民,也不是凡人,他是哲学家。 (查看原文)
Ruarua
7赞
2021-09-21 12:54:35